马英九的胜利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平和地实现第二次政党轮替,意义非凡
  
  □ 本刊特派记者 苏勇鹏 特约作者 奥尼尔 发自台北本刊记者 黄山 发自北京
  
  3月22日晚,在马英九台北住所附近,记者看到邻居们纷纷上街放鞭炮庆祝。
  与“那么帅”和“有能力”的领导人做邻居,李小姐说自己“与有荣焉”;另一邻居陈先生更表示,要自掏腰包宴请附近所有居民,“迎接新时代的来临”。
  八年一轮回。经历了台湾岛内首轮政党轮替的中国国民党,终于在失去政权八年后,以多出对手221万票、接近17个百分点的压倒性优势,重新上台执政。代表国民党出战的马英九将于5月20日正式就职。
  在台湾政治走势“五五波”的今天,17个百分点的优势,于胜者言,可谓酣畅淋漓;对败者言,无异于当头一棒。2000年,民进党的陈水扁、吕秀莲搭档,仅以3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当选;2004年,两人更是只以0.22%的极微弱优势胜出。
  民进党此次大败,败在经济,败在八年执政期间的腐败。马英九的胜利,用其竞选总部文宣负责人杨渡的话来说,标志着“民粹时代的结束,踏实政策时代的到来”。而台湾平和地实现第二次政党轮替,亦显示出民主趋于成熟和理性。
  
  选情悬念
  马英九此番胜出实乃预期之中。因为早在今年1月12日,被认为是2008台湾“选举”风向标的“立委”选举,国民党就赢得了113席中的81席,占据了四分之三的议席;而民进党仅获得27席,惨淡收盘。
  投票前各项民意调查,也均显示马英九稳操胜券,领先谢长廷至少10个百分点。根据台湾《联合报》3月10日在投票日前最后一次进行的民调,马英九及谢长廷在经过第二场电视辩论后,蓝营跟绿营支持度的比率为52%对22%,谢长廷几无胜选可能。
  但马英九的竞选并非全无悬念。事实上,就在投票日前的最后一个多星期,马英九的选情一度告急。谢长廷阵营在最后时刻,针对马英九的美国“绿卡”问题和“两岸共同市场”提议发起猛烈攻击,令马英九处于被动接招状态,为竞选笼上了一层不确定性因素。
  所谓“绿卡”问题,系指马英九在上世纪70年代留学美国时持有的“绿卡“现在是否仍然有效的问题。马英九的说法是,马氏夫妇两人于1977年因为申请助学贷款和在美国工作的需要,以投亲方式取得“绿卡”,但已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放弃,至今已有20多年。他又提出,过去20年多次到访美国,均是使用非移民签证,代表“绿卡”已经失效。
  但“绿营”在这个问题上不依不饶,紧抓不放,坚持“绿卡”必须要亲自到“美国在台协会”注销,才会失效。谢长廷自今年2月开始,就一直以马英九持有美国“绿卡”作为选战的主轴,发起铺天盖地的攻击,以此标榜自己是台湾本土党派,国民党则由“外省人”和“美国公民”控制。
  谢长廷也在马英九提出的“两岸共同市场”议题上大做文章,将其演绎成“一中市场”。3月14日,在台北市举行的选举游行活动中,民进党别出心裁,上演了一出《木马屠城记》。剧中,助选员扮成大陆劳工,从三层楼高的黑色巨型木马肚中钻出来,借以讽刺马英九上台后,将有大量大陆劳工和廉价产品流入台湾。
  民进党并在台湾多家报章上刊登广告称“再怎样专业,‘一中市场’后,让你通通失业”。这则广告让本来支持马英九的出租车司机陈光荣看了后,信心也开始出现动摇。他问记者,“小马哥上台后,我们是否真的能保住饭碗?”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李锡锟对《财经》记者表示,在选前最后的两个多星期中,谢长廷把竞选策略拉回到民进党的传统基本价值中,就是强调台湾的“主体性”,并不断挑起恐惧。不少选民开始改变初衷,投向绿营。
  台湾《天下》杂志主笔李雪莉向《财经》记者分析指出,谢长廷自30岁以后,就一直在打选战。不论是选高雄市市长,还是争夺民进党“总统”候选人,他都是“绝处逢生,在逆境中胜出”,选举经验非常丰富。相反,马英九一直是国民党刻意栽培的人,台北市又是国民党的重镇,他选市长时也没受过什么重大考验,在选举技巧上难免有所不及。
  有评论指出,由于马英九在形象上较年轻、清廉,是政治市场内一种“完美的商品”,所以,谢长廷通过攻击马英九的个人诚信,以图消弭他头上的光环。
  民进党的“最后一击”出现在投票日前一天。有消息称,民进党将请出前“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席夏馨(Theresa Shaheen),出席当晚于台北举行的“绿营”竞选大会,力证马英九的“绿卡”仍然生效,以图改变选民第二天的最后决定。夏馨曾于2003年以美国政府公职人员身份,擅自表态支持陈水扁。
  不过,夏馨终究没有出现。而选民也选择忽略那些被民进党拿来大做文章的议题,而视经验和经济管理能力为重。
  76%的台湾选民参加了投票,投票率接近2000年和2004年的水平,显示出选民的参政热情依然很高。有许多在岛外工作、定居或学习的台湾人,千里迢迢从世界各地返乡投票,包括马英九在美国读书的两个女儿。其中,从福建、广东、上海返回的就各有4万人。
  竞选中,曾出现至少三起企图“暗杀”两党候选人的传言。台湾警方3月17日表示,根据一项重要的情报,台湾新竹县东镇,一名51岁的吴姓男子,原计划在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到新竹造势之时,以泼汽油引火自焚的方式袭击他。所幸,此次选举没有发生任何类似2004年陈水扁遭“枪击”的事件。
  
  民粹时代的结束
  国民党此次大胜,可以说既是国民党在失去政权后多年反思的结果,同时也拜陈水扁执政八年以来,民生不振、贪腐严重所赐。曾有美国学者向《财经》记者指出,过去八年台湾的困局,主因是民进党尚未学会做执政党。
  陈水扁任内八年,以台湾标准衡量,其经济一直表现不佳。2001年到2005年间,GDP年均增长3.2%;2006年增长到4.7%;2007年到5.5%;今年,GDP增幅预计为4.2%。相较之下,同期东盟的平均年增长率至少为4.5%,而新加坡2007年的增长率为7.5%,马来西亚也有6.3%。另一方面,尽管陈水扁努力阻挠一体化,但他当政八年里,台湾对于大陆的依赖有增无减。台湾官方数据显示,去年,台湾对大陆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25.4%,这个数字在1998年只有0.8%,2000年为2.9%,2004年则有19.9%。
  大陆既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其最大的投资目的地。根据大陆官方的数据,截至去年9月,台湾企业在大陆一共投资了451亿美元,已建项目74327个。非官方数据的投资额则在1000亿到1500亿美元之间,这使台湾成为大陆最大的投资来源地。但陈水扁对台商到大陆投资设定了种种障碍,包括只允许台资企业将净资产的40%投资于大陆。
  此外,陈水扁家人和助手频频爆出腐败丑闻,也让人们对他强烈不满。2006年,陈水扁的女婿赵建铭因股市内幕交易被判六年徒刑。陈水扁妻子也被控用政府资金进行私人消费。陈水扁本人则身涉“国务机要费案”。
  凡此种种,被认为导致今年1月“立委”选举,选民因对陈水扁不满而“用脚投票”。
  民进党缺乏执政党素质的另一个重要表象,是日趋保守化。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陶仪芬就此告诉《财经》记者,在民进党成立初期,支持者多是知识分子,并非一个只由农民、基层人民或“台独”极端分子组成的政党。但一朝执政,内部派系却越来越地方化,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农业派系的性质,导致许多学者、知识分子失望离开。
  而陈水扁对台湾“本土”意识、“主体认知”的强化,特别是一系列“去蒋化”和“去中国化”做法,也在相当程度上“绑架”了民进党的主流意识形态,使后者囿于“统独”之争而不能自拔,丧失了利用执政优势主导议程设置的时机。
  民进党之失被处于新旧交替的国民党抓住,成全了国民党自2005年12月3日台湾县市长、县市议员和乡镇长“三合一”以来一系列选举的胜利。针对陈水扁任内两岸关系停滞乃至不断倒退的事实,国民党拒斥陈水扁政府挑衅性的两岸政策;针对陈水扁亲信乃至家人贪腐的问题,马英九以前“法务部长”时期“扫黑金”的形象,同时通过对贪腐行为的严格党纪约束,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国民党的形象;针对陈水扁政府对开放台商投资大陆,以及在“三通”和开放大陆游客来台问题上所设的重重限制,马英九提出“拼经济”的竞选主轴,打“民生牌”,提出各项开放的时间表;针对陈水扁分裂族群、剑走偏锋的做法,国民党提出向中间靠拢,走温和路线。
  因此,在许多台湾选民看来,这是一次重要的、可以改变台湾的选举。“如果民进党获胜,台湾经济就会变得更边缘化,更孤立,最后就完了。”居于香港的台商协会主席江素惠女士表示。
  马英九承诺上台后,将允许两岸“三通”,并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时间表——今年7月1日前开通周末包机;年底前开通每日包机;2009年7月前开通常规性的直飞航班。
  马英九承诺的另一主要转变是,放松台湾企业在大陆投资额不能超过其净资产40%的限制。这一限制一直受到台湾企业的强烈反对,因为许多人都认为大陆是发展最快的市场,也是最需要投资的地方。
  为了迅速刺激经济发展,马英九还承诺,将每日允许进入的大陆游客数从1000人提高到3000人;下一年提高到5000人;此后两年再分别提高到7000人和1万人。
  他还表示,愿与大陆方面商讨“共同市场”,以加速双向的货物流动。为了加强经贸往来,国民党方面甚至原则性同意,允许大陆人士到台湾来投资房地产。不过,为了避免投机,将设定一些限制条件,如购买住宅必须持有五年以上才能出售。
  马英九的这些提议措施,最直接受益者当属在大陆设厂、经营、生活的150万台商。台湾第一大食品制造商统一集团总裁高清愿说,他希望马英九能够允许两岸进行自由贸易,以提升台湾的国际竞争力。台湾电子电机工会主席焦佑钧则说,马英九应该把“三通”作为首要任务。
  正是希望马英九的政策提议能够变为现实,今年返台投票的台商人数大增,超过20万(据国民党统计)。台湾股市在投票日前一天,在马英九当选的预期下已经攀升;选举结果公布后,更是于选后首个交易日暴涨,其中涨幅最大的是金融证券股和“三通”概念股。
  
  选后的政治生态
  尘埃既已落定,现在需要考虑的是选后台湾的政治生态,以及国民党如何兑现选前承诺,走一条不同于陈水扁政策的“执政”之路。
  选后第一时间,属于“泛蓝”阵营的亲民党领导人宋楚瑜表示,将考虑进行“泛蓝”的实质性整合。实际上,随着新的“立委”选举制度的引进,台湾已然呈现代表“泛蓝”的国民党和代表“泛绿”的民进党之间较量的态势。第三股政治势力的生存空间几殆消失。台湾两党制的轮廓经此一役,终于得以厘清。
  不过,台湾政坛虽然出现了“一家独大”的局面,却并不表明国民党就此可以毫无约束地行使公权力。毕竟,“立委”选举和此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结果都表明,民进党所握有的近41%的基本盘并未动摇,“泛绿”选民基本不受具体施政结果的影响,而更多是认同于一党所代表的政策理念。
  由于国民党今后四年大权独揽,任何政策失误都可能被无限放大,被反对党视做权力失去制衡而引发恶果的证据。因此,国民党的施政需要更加小心,避免“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的局面。马英九本人在获胜后举行的记者会上称,自己胜选后的笑容不多,就是因为感到责任愈来愈大。
  如果要兑现选前的承诺,比如今年7月1日实现周末包机常态化、到年底实现每日包机常态化、到明年7月实现正常的两岸直航,以及陆续提高大陆观光客访台的上限到执政第四年的每天1万人,执政后的国民党需要就这些具体的推动两岸关系政策,同大陆进行磋商谈判。
  值得一提的是,外界一直关注有可能改变台海现状的“入联公投”和“返联公投”,都因领票人数没有过半而未得通过。其中,“返联”提案获552.9万张支持票,只占选民人数的35.82%;“入联”提案获496.2万张支持票,只占选民人数的35.74%,均未达到法定的50%门槛。
  其实,早在选前,这两种做法就被认为荒诞不经。众所周知,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能行使一票否决权。反对者因此认为,公投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且是对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无谓浪费。不过,台湾“民主基金会”副执行长董立文向《财经》记者指出,两岸的一些结构性紧张,并不会随着一次选举或一次政党轮替而改变。
  在董立文看来,虽然国民党愿意回到“一中共识”,但有关台湾“统独之争”并没有就此消失。美国康奈尔大学中国与亚太研究项目副主任徐昕认为,这个议题此次被重新包装在了两岸共同市场的争议上。
  此外,包括马英九未放弃的争取台湾“国际空间”的问题,也会成为两岸未来就具体事务进行磋商时,最终不可回避的问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曾做出表述,希望“两岸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而马英九本人亦在竞选过程中也有过类似表述,两岸在此问题上有着一定的共识。
  总体而言,随着国民党重新执政,普遍的估计是,台湾方面将会采取更务实政策,两岸经贸、人员、投资往来将会更加频繁,两岸共同市场的建设将更有前景。诚如杨渡所言,此次台湾的二次政党轮替,意味着两岸和平、开放交流、互助融合时代的开始。
其他文献
是像十年前那样主动调整,还是继续维持现状被动适应,不同的策略将导致迥异的结果。在当前急剧动荡的金融市场中,信贷紧缩依然挥之不去,未来的一段时间里,Libor或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在对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的一片质疑声中,经过近两个月的漫长等待,英国银行家协会(BBA)于5月30日宣布了对Libor的审查评估结果。BBA认为:L
期刊
金融创新推动国际活跃银行向交易型主体转变,从这个角度重新审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它不仅带来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再造,更将是一场从数据技术到计量技术,从业务流程到治理结构,从监管理念到银行体系的大变革    新银行商业模式成型  随着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银行作为信贷发放者的重要性正在不断下降,国际大型银行逐步由传统的买入持有(buy-and-hold)商业模式向发起分配(originate-to-
期刊
十年来,在中国改革最重要的时刻,《财经》都有比较完整的报道和忠实的记录     2008年4月18日,是《财经》杂志创刊十周年纪念日。   在4月28日出版的2008年第9期《财经》杂志上,《财经》编辑部以“改革十年 我们十岁”为题,发表了一组创刊十周年纪念文字,并推出《财经》封面十佳评选活动。   这组纪念文字回顾了从1998年至2008年,中国十年改革的历程以及《财经》在此期间的重要报道。  
期刊
长期油价将推动现货油价在当前水平平均上涨14%,我们将2008年下半年WTI平均油价预测从107美元/桶上调至141美元/桶    长期油价再度推高  当前的石油市场,正在经历一个与2004年-2005年非常类似的结构性重估时期。在保持了两年多的稳定之后,长期油价(五年远期)再一次推高市场。与2004年-2005年相似的是,由于长期油价推动现货价格至更高的水平,人们又一次从投机活动、美元走软以及各
期刊
股市不应救,不能救,亦不必救    股市并不总是让人激情澎湃,现实很冰冷。3月27日,上证综指跌破3500点,距去年10月逾6100点的高位跌幅近半。于是,我们频繁地听到要求政府救市的热切呼吁。当前,市场上救市建议五花八门,既包括一些证券市场发展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有一些旨在托高指数、伤害制度的短期行为,性质迥异甚至互相矛盾。其核心则在于强调政府必须救市,有责任也很有必要,可谓求救声声急。  或
期刊
·大型全球性交易所集团再加上一两个潜在的集团,将经营多样化的现货股权和衍生产品业务,并对亚洲、欧洲和美国市场造成影响  ·将来必将有一家或两家亚洲交易巨头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并获得巨大发展  到去年秋天为止,过去几年对于大多数金融机构来说可谓大好时光,交易所尤其如此。证券交易业的公司,包括成熟的证券交易所和衍生产品交易所、电子交易网络和多边交易平台等新进入市场者,以及交易结算所和证券存托机构,都实现
期刊
·当新兴市场的政治向有利于经济的方向变化时,就能催生出绝佳的投资机会,这时就应该是投资者入市或者增仓新兴市场资产的好时机  ·对于任何看好新兴市场的投资者,除了要从下而上寻找拥有良好成长前景的公司,研究当地的政治催化剂也非常重要,因为这将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市场的未来走势,找到优质的潜力股    活力充沛的全球新兴市场,由于拥有内需、基建和自然资源等强劲增长主题,成长空间巨大。不过,在众多利好的基
期刊
外资法人银行在华的数目由最初的五家扩大到了20多家,其业务全面推进,对中国银行业的“鲶鱼效应”亦渐次展现    从2007年4月首批外资法人银行转制至今已有一年,外资法人银行在华的数目由最初的五家扩大到了20多家,其业务全面推进,对中国银行业的“鲶鱼效应”亦渐次展现。  《财经·金融实务》记者近期分别采访了汇丰银行(中国)行长翁富泽 (Richard Yorke)、花旗银行(中国)行长黄晓光、东亚
期刊
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因病医治无效,2008年5月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8岁    (一)  □ 汪丁丁/文    孤独,确实是思想者的命运。他在世时,绝不迎合众说。他因追求精神之独立和思想之自由的境界而受世人尊重,他在“学术凸显和思想淡出”的时代倡导“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他在病危期间口述一信致友人林同奇,说他觉得他的生命只是因了他的思想而延续着。似乎命运之神也听到了他口述的信。象征性地
期刊
银行系租赁公司几乎都奔着分享飞机融资租赁的市场大蛋糕而来,但真实的市场境遇不仅仅是面对成熟而强大的境外租赁市场的竞争、国内极不利的税收政策等,还可能要面临极端的供给瓶颈——满世界找不着飞机    多重困境  近一个月来,中国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再添两名新丁。  国内注册资本最大的金融租赁公司——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下称国银租赁)5月29日在深圳正式挂牌运作。国银租赁的前身是深圳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