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幼儿的素质教育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其中幼儿素质教育应作为幼儿教育的一门重大课题。
  关键词: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其中幼儿素质教育应作为幼儿教育的一门重大课题。那么,如何做好幼儿的素质教育呢?
  一、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实施幼儿素质教育,促进了幼儿教育从思想观念到教育实践的一系列根本的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以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全面性和基础性,凡是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在教育内容上都有所反映,主张把学习与幼儿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孩子学会“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同生活;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则强调孩子自主性的游戏活动,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学习,在游戏中求发展;在教育评价上,素质教育强调形成性评价,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根据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幼儿基本素质的全面衡量是测评的主要内容。实行平日考察、阶段性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的结合是评价方法的主要要求。
  为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素质教育强调的环境不仅指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一切空间,而且包含了幼儿在任何时候地方生活的一切空间和受到影响的一切因素。积极创设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蕴藏在大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变自发、偶然的环境影响为环境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
  实施幼儿素质教育是一场长期的、深刻的教育革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做好幼儿的素质教育的策略
  1、注重幼儿智力开发
  智力的发展与其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幼儿认识周围事物,掌握知识技能和社会行为准则,养成良好的社会和生活行为习惯,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和心理因素的前提条件,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只向幼儿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小培养幼儿具有独立获取各方面知识的能力。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另外,也应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2、注重孩子的语言培养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孩子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个阶段对孩子语言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对普通话学习的培养。学说普通话有利于识字和阅读,为孩子入学后掌握书面语言、理解字义打下基础。普通话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语感,也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幼儿期的口语训练会让他们掌握一批词汇,对字的音、形、意形成统一联系认识,促进辨音能力形成,有利于孩子的自主学习。
  3、注重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
  科学素质,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科学知识经验,二是科学的方法,三是科学的态度。幼儿早期的科学素质的培养,也是幼儿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实施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要从以下主要目标着手:
  第一目标,要扩展幼儿的科学知识经验,并且在科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简单的科学概念。
  第二目标,要帮助幼儿学习一些科学的基本方法。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设计了许多活动来帮助孩子们学会一些科学的方法,如(1)学会观察,(2)学会分类,(3)学会测量,(4)学会思考,善于思考,(5)学会东西能够交流表达,(6)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第三目标,是发展幼儿的好奇心、自信心。
  科学教育从小抓起,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为此,教师为幼儿选择科学教育内容必须是幼儿兴趣的,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并善于把幼儿自发的观察纳入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去。例如:认识摩擦现象,能让幼儿联想汽车轮胎和鞋底等事物,为增强摩擦力而设计的凹凸纹,通过让幼儿观察和感受学习科学知识,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学习积极性更高。
  4、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1)、通过参与制作游戏材料,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动手实践机会和能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幼儿创新素质的发展。因此,要经常组织幼儿一起动手制作游戏材料。指导幼儿为自己的游戏设计、创作简易玩具,有利于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另外,通过动手实践,可以使思维和想象变为现实,从而让幼儿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习惯和能力,使幼儿的创新能力逐渐发展,创新意识更加强烈。
  2)、通过教师具有启发性的引导,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积极的活动离不开教师及时、恰到好处的指导,而教师具有启发性的引导更能激发幼儿创新意识。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重视幼儿的游戏意愿。在角色游戏中无疑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主导。教师想好主题、定好情节,幼儿只是按规定去表演,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干扰太多,幼儿难有发挥的余地。当幼儿自发进行有主题、有情节、有趣味的游戏时,教师不妨“静观其变”,让幼儿的游戏在愉快、自由的氛围中发生、发展、结束。因为,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他的创新意识极易被某件小事物启发而生。
  3)、教师的积极评价,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幼儿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教师不恰当的评价会使所被评价的幼儿对自己产生不良评价,从而影响其行为和以后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对幼儿进行正确、积极的评价,正确使用评价语言。(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三幼儿园)
其他文献
由于研究性学习必须以学生已有知识储存为基础,综合探究能力为前提,个人兴趣为研究方向,因而不同年级、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其主题研究学习活动在内容、形式和深度上是有差异、分层次的。因此,学生研究性学习开展的顺利与否,取决于学生在学科教学中获取的基本知识与必备技能的多少。地理教学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由于是以地球表面的事物的发展演变作为研究对象,关注现实生活,因而地理内容已成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
期刊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应用于实践。因此,我们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我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在以下几方面有意识地开展了对
期刊
“数形结合”是初中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和“形”是数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数是数量关系的体现,形是空间形式的体现,两者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在探讨数量关系时常常借助于图形直观地去研究;而在研究图形时,又常借助于图形间隐含的数量关系去求解。即将数与形灵活地转换,运用彼此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去有效地探求问题的解答,我认为这就是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华罗庚教授曾精彩地诠释:“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
期刊
素质教育强调全面性,整体性、基础性和发展创造性,实质上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是让学生主动、生动和谐发展的教育,这样才能适应21世纪世界范围的经济,科技,人才的竞争。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一、提高教师素质,树立新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教师,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谈不上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更加突出了教师个体素质的重要性。一名好
期刊
期刊
早单八是我所1978年从晚粳单八(苏粳5号×853)中系统选育,于1980年育成的早中熟晚粳新品种。1985年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可在太湖地区较高肥力条件下种植。 (一)
花生低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试验拟从花生植物学、生理生态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寻求提高结荚率的有效途径。现将调查、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e l
目的探讨带蒂肋间肌瓣移植在预防肺癌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PF)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7月期间89例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行全肺切除
根据豫东地区土壤严重缺锌的特点,1985年,我们进行多点夏红薯施锌肥试验,现总结如下: (一)试验地情况及试验处理:试验地为沙壤土,前茬小麦250公斤,为中等地力,6月17日整地栽
语文教学融知识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综合运用语文活动、口语交际、名言名句、心理疏导、情感激发、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能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又能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培养品质、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新课程实施以来,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放飞心灵,利用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现在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