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y2392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Java程序设计语言发展快,应用广,已经成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主导语言。然而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新的理论和方法被引入到Java语言中,促进老师在内容和实验上的改革和创新;学生的编程基础和自身的专注力不强,推动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材的滞后性和上机环境的配置的复杂性,局限了教师在内容体系上的扩展,促进老师必须关注企业项目的流行插件,框架的使用,并有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有良好的上机环境,才能到达好的效果。
  本文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从教学内容的明确,上机环境的规划,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为改革思路,以适应企业人才技能需求。改革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升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面向对象;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090-01
  1、引言
  由于网络应用的发展,基于J2EE的企业级应用的大规模开发,更多的方法和插件被引入到Java中,奠定了Java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主导语言。这促进了学校在教学中更加注重Java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注重系统开发中插件和框架的应用。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问题、解决现实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更快地适应企业工作的需求,已经成为三本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现提出Java语言课程改革的主线,按照企业需求,明确课程内容;按照实际的教学环境和学生水平,对开发环境做新的规划;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地投入到Java语言的学习中来。
  2、课程内容改革
  对于学习了C语言程序设计,语法和结构有一定的基础,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数值类的小程序的调试并不难。但是Java程序是面向对象的语言,它通常被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体类事件,如何将学生从面向过程的程序开发的思维转化为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基本流程,先分析实体的共有的属性和行为并创建出类,然后创建属于该类的个体对象,调用相应的实例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为主线。用面向对象的思路来解决相关的复杂性问题,理解Java语言的支持复用的性质。
  具体内容上明确为: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Java语言API中常用的类、Java中的线程机制、图形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库的连接、进销存管理系统的实现等几个部分,确定每个知识单元的核心知识点,结合大量案例、大赛的题型,并应用该课程知识对各种小型系统里面设计和分析,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充分的肯定自己。
  3、教学实验环境的新规划
  为了和企业需要充分接轨,就要重视当今软件开发在开发环境上的革新,本改革在开发工具上分为3个层次:(1)采用jdk1.7+eclipse 3.7中文版为基础开发工具,使学生运用它开发出Java应用程序,尽早熟悉Java软件行业的开发环境;(2)在线安装SWT Designer可视化插件,建立Java GUI的开发环境;首先新建一个SWT/JFrame Java Project项目MyFirst,接着新建SWT窗体,输入文件名Data.java,就可以在设计框中,通过拖动鼠标来完成界面的设计。(3)下载并安装Hibernate插件,添加所需的库类包hibernate.jar和sqlserver 2000的驱动库类包、添加配置文件hibernate.cfg.xml、编写hibernate映射文件,建立库表,实现数据库的连接。通过进销存管理系统的完整设计和编码,让学生在项目开发中成长起来。
  4、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课前做了充分备课,一方面吃透本次课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充分分析各种解决方法,在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及时提问,及时表扬。在讲课过程中,注重把所讲知识用相应的思维方法连串起来、熟练地在教师机上通过程序的形式运行出来,使学生感到该知识的实用性,可行性和操作的简单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强化上机教学环节:采用案例法和项目驱动法来强化Java程序开发的实用性和直观性。针对理论课教学中学生一些尚未理解透彻及学生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上机课中进行分析和调试,运行查看结果。让学生学有所用,坚定学习方向和信心。
  采用新的考核方式,从3个方面来计算学生成绩:(1)理论知识考核,占40%,采用纸质试卷,全面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2)平时点名和课后交流,占30%,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生的积极性,(3)课程实训考核,占30%,考察学生综合运行知识的能力。
  5、结语
  教学过程是教和学相互成长的过程。Java程序设计的教改使老师也在不断的积累项目开发经验和教学经验。
  经过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对内容的明確、上机环境的更新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进,明显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珞珈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参考文献:
  [1]黄洪;赵小敏;张繁;叶蕾;王奔.任务驱动教学法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计算机时代[J].2012-04-15
  [2]刘松青.构建“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09(02)
  [3]张雪松,朱作付,王鸿磊.高职软件专业Java Web开发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
  [4]陈昊,明仲.Java语言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0)
  [5]张焓.“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考试方法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07)
其他文献
BIM技术从20世纪末提出到发展至今,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利用BIM模型对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效益进行协同优化管理值得施工企业深入研究探讨。文章从BIM技术的优势入手,提出施工管理的精确协同概念,为工程项目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提出一种思路,供业界同仁参考。
政府投资工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文章初步尝试引入WSR方法论,通过实例阐述了WSR(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实际应用,目的是希望引
本文为了更加真实准确的模拟非能动核电机组复杂的热工水力工况,提高事故分析计算精度,开展了非能动压水堆热工水力多尺度耦合计算分析研究。首先应用热工水力系统分析程序RE
本文简要介绍了青藏高原长江河源地区冰川,冻土和地质构造对水系发育和河况的影响,初步分析了该地区河流的经流、洪水、枯水、水温和冰情的变化规律。文中着重阐明河流洪水形成的基本特征,并据观测资料和洪水调查资料,探讨了百年一遇洪峰流量的分布规律,该成果可供长江河源地区铁路,公路桥涵设计参照使用。
国有施工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营销生产一体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阐述国际卫星陆地表面气候的研究思路、气候模式与陆地表面参数之间的关系。综述由卫星遥感信息转换为陆面参数的推算原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最近国际联合试验(以FIFE为例)的纲领和目的。
期刊
失去厂外电源是在中国实验快堆(CEFR)运行寿期内可能多次发生的预计运行事件。本文基于自主研发的系统瞬态分析程序FASYS分析了CEFR失去厂外电源后单台主泵停运的事件,并将事件
根据长江口历史演变规律,讨论了北支堵塞的影响及其与南水北调的相互作用。
宁波绕城高速公路跨杭深线高速铁路,桥梁采用钢-混凝土叠合梁结构,钢箱梁采用单箱三室截面,桥梁上跨甬台温高速铁路,文章主要介绍了该工程钢梁施工及叠合梁桥面裂纹控制技术
本文应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江、浙两省水热气侯要素与地理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空间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