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及鼻窦良性病变鼻内镜术后的术腔处理及其局部用药

来源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dj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鼻腔-鼻窦常见的部分良性病变鼻内镜术后不同处理及其局部用药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近5年在我科接受鼻内镜手术、并随访1年以上资料完整的患者236例,术后随访1~3年,平均1.5年。常规处理包括在鼻内镜下清理术腔分泌物、术腔囊泡及肉芽。皮质类固醇激素鼻腔喷雾每日2次,共计3周。发现有鼻腔粘连、上颌窦口瘢痕性粘连或缩小者均在内镜下分离,切除部分原粘连部位黏膜及其黏膜下组织,部分患者放置浸润5-氟尿嘧啶(5-FU)膨胀海绵填塞。3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用干扰素a-2b(5 mIU.ml-1)作窦口局部黏膜下多点注射。部分并发术后上颌窦口瘢痕过度增生患者,在内镜下放置微型上颌窦引流支架。结果:治愈83.47%(197/236),好转11.44%(27/236),总有效率94.92%(224/236)。对于术后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分析显示:常规术后处理的195例患者中,4例无效的主要原因分别为1例伴发糖尿病患者术后鼻窦炎症发复、2例鼻息肉复发、1例窦口狭窄和鼻腔粘连。采用常规处理并对鼻腔粘连进行单纯粘连分离后,13例患者中7例失败,均为再发生粘连所致。对于1例鼻中隔矫正术后并发鼻中隔血肿患者,行术后常规处理和血肿清除后发生鼻腔粘连。其余患者(包括对于并发鼻腔粘连进行分离后局部放置浸润5-FU膨胀海绵或内镜下放置微型上颌窦引流支架的患者24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3例作局部黏膜下基底部干扰素注射)于随诊期间均未发生任何其他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术后术腔处理对疗效将产生致关重要的影响。应选择适当方法进行处理,可有效防止再粘连的发生。对于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局部注射干扰素可有效防止肿瘤再复发,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处理方法。
其他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进展性、多发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气流阻塞特征,在疾病急性发作期,会发展为呼吸衰竭,若未及时救治会导致患者的死亡,给患者带来了较大危害。在急性发作期
提升机构作为侧装式垃圾车关键部位,尺度综合是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基于位移矩阵法提出了针对连杆提升机构的尺度综合方法,并根据作业要求对液压缸的铰点位置进行了解析综合.
20世纪上半叶广为流传的“含米特论”,曾经大有凌驾于所有西方的非洲学术研究的趋势。该理论的前提是“种族优越论”,其所以能畅行一时,是根源于西方传统上的种族观念,又返身
尼采全面、深刻地批判了基督教 ,着重谴责它否定人生的虚无主义本质。尼采确立了肯定人生 ,肯定生命 ,尤其是它的非理性方面的基本原则。尼采对基督教的批判在西方文化史上占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P)为基体树脂,双氰胺(DCA)为固化剂,咪唑为固化促进剂,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为活性稀释剂,并加入聚氨酯(PU)热熔胶,制备了用于金属的胶粘剂。通过红外光
<正> 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中学音乐教育则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学校艺术教育乃至中学音乐教育的重
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相控阵雷达朝着超宽带、多功能、高性能和高集成的方向发展。为了适应这些发展需求,微波技术作为相控阵雷达重要的技术基础,也必须不断向前发
人生第一次从家庭走向社会,往往由幼儿园开始。如何让幼儿很快接受和适应集体生活,产生心理归属感是关键。因此,本文试就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幼儿归属感的建立途径进行分析,并阐
蓝碳的保护对海洋生态保护、海洋防灾减灾等具有重要意义,是海洋碳汇交易、海洋产业生态化建设的前提,也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蓝碳保护的理论基础源于国际环
文章介绍广州地铁三号线车辆110 V直流电压检测回路设计原理,蓄电池充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列车执行110 V直流欠压保护的控制原理,并根据列车实际运营中出现的故障,提出相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