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中的感官叙事与疾病隐喻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we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在悬疑光影中,梳理出一个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动人且无奈的故事.曾凭借《沉默的羔羊》(乔纳森·戴米,1991)荣获第64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著名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因在《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中炉火纯青的表演再次荣获第93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同时《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还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可谓是该年度奥斯卡的最大赢家.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注,很多电影中都有涉及,比如韩国纯爱电影《我脑中的橡皮擦》(李宰汉,2004)就讲述了女主角患病之后男主角的不离不弃;电影《恋恋笔记本》(尼克·卡萨维蒂,2004)的故事设定也是相伴终生的爱人,即使其中一个人开始遗忘,另一个人总会不厌其烦地讲述他们曾经的故事,即使记忆真的抹去了,也要在重复中制造新的回忆.这些电影大多从照顾者的角度展开叙事,主题多与爱情相关.《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以患病的父亲为叙事主体,通过他的引导展开情节的建构.也正是因为父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使得他的叙述具有不可靠性,本片因此呈现出“悬疑”的效果,碎片化的记忆拼接宛若迷宫般混乱.但随着故事接近尾声,一切又逐步清晰.镜头的调度、演员的表现、重复的情节等都在缓缓进行中迸发出巨大的动力,观者对于亲情、自我、生命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其他文献
高校思政教育指的是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学校“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高校思政教育对国家人才培养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思及开去,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内容、功能与高校思政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有着一致性,两者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期刊
1.外景小区夜rn一辆红色轿车快速地拐进小区,在单元门前猛然停下,车轮摩擦地面发出了刺耳的噪声.rn小勇匆忙地从车上走下来,神色慌张地喘着粗气,他反手关上车门,定了定神,放缓脚步走进楼内.rn2.内景走廊夜rn电梯门开了,小勇走出电梯.rn小勇听见身后有声响,他惊恐地回头看向走廊,走廊内黑漆漆的,什么也没有.
期刊
随着中国电影不断发展,不论是票房的屡创新高还是“爆款”作品的更迭出现,都不断向大众展示中国电影迈向产业化发展的累累硕果.这种产业化进程最鲜明的转变,首先是市场规模和空间的拓展,其次则是新兴创作群体和创作力量的加入,对电影美学方面的创新,其中,类型电影的本土化建构是重要一环.如果作品的商业价值和票房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大众审美取向的显影;那么,喜剧类型则因其创作模式的可拓展性与定义的宽泛性,以丰富多元的面貌,成为最易被大众接受,同时又可与多种类型相杂糅的“元类型”文本.这一特性虽促进了喜剧类型在中国电
期刊
中国共产党在无数次艰难困苦和迂回曲折的斗争中,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社会变革潮流之中,不胜枚举的优秀共产党人始终凭借自身勇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不仅赢得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而且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新时代,取得了辉煌而伟大的成就.承载着民众集体记忆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以其独特的影像深刻地影响着民众的审美价值观念,引领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实践意义.著名电影编剧石方禹先生认为,“所谓革命历史题材,指的是从1921年建党前后到1949年全国解放
期刊
2021年9月17日,正值暑期档和国庆档之间的淡季,电影《峰爆》低调上映,借助中秋节小长假的市场红利,《峰爆》票房收入达4.3亿元,以微弱优势超越《失控玩家》夺得9月份票房冠军.如果单从票房成绩看,《峰爆》并不算亮眼,可如果把它放在现实题材英模片这一类别,就得承认,能有这个成绩已经是不小的突破,何况还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的形势下.《峰爆》是市场上难得一见的以基建战线英模人物为题材的主旋律商业片,不仅拓展了国产片的题材领域,在社会意义和商业价值上也都值得肯定.
期刊
《小小港湾》(伊韦塔·格罗福娃,2020)是斯洛伐克女性导演伊韦塔·格罗福娃(Iveta Grófová)的第二部作品,也是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水晶熊奖的获奖作品.本片讲述了两个原生家庭生活不幸的孩子展开的一场生存的冒险,在充满想象力的奇妙旅程和残酷的现实中,导演试图寻找一条可以供纯真生命之舟停泊的港湾.
期刊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以来,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电影发展带来诸多机遇和挑战.在好莱坞“高概念”电影的影响下,中国电影发展进入“大片”时代,催生了国产“大片”的创作.显然,国产“大片”是中国电影与商业嫁接、融合的产物,它强调大导演、大明星、大投入、大回报,被认为是“构成了一个国家文化想象的重要侧面,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部分”.
期刊
自21世纪一批引起观众热议的青春片上映以来,青春片成为大陆电影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中文化主题的探究,也成为电影研究与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内容.2021年7月底上映的《盛夏未来》(陈正道, 2021)以两名高中生为主要人物,在呈现青春故事的同时展现两名高中生背后的文化结构与社会热点问题.
期刊
2021年9月,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顺利举办,作为评委会主席的巩俐成为焦点人物,不仅有其主演的多部经典影片特别展映,更适时推出了由她主演、娄烨导演的新片《兰心大剧院》,在银幕上演绎了一段孤岛时期上海租界内错综复杂的谍战风云故事,颇具关注度与影响力.
期刊
电影属于空间结构的叙事艺术,音乐则属于时间结构的宣情艺术.在二者交融互渗中,电影音乐或是作为一项情节要素参与叙事,或是作为一种声音意象营造氛围,或是作为一种话语手段优化影像时空,从而彰显出电影音乐独特的审美价值.许多电影音乐中的经典电影歌曲甚至超越电影本身的传播力而成为观众对一个时代的一段集体情感记忆.回溯中国银幕之旅,歌唱家李谷一几十年间曾演绎过百余首电影歌曲,并有大量歌曲已成传世经典.李谷一电影歌曲中的人文之美、古典之美、地域之美对于后世电影音乐的创作美学具有奠基贡献与镜鉴意义.其中,人文之美是李谷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