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感的培养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slc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英语语感。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
  一、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在字典的使用上,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容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的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作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增大学生语言实践的量
  我认为不仅阅读应有精泛之分,听、说、写也应有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这样既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有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在“泛”的语言实践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要通过“泛”与“精”想结合的实践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错误,要通过“泛”与“精”相结合的实践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错误,逐渐改正错误,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当然,“泛”不等于“滥”,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知道和帮助,让学生“泛”的实践尽量在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范围之内。
  三、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大量背诵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些都是告诉我们积累语言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用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创造出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正常幼儿都能逐渐学会母语,能分辨词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这有力地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联系外,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师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如联系许多理科中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其他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
  五、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音与形的联系,不利于创造英语语境。学生说出来的英语,汉语味很浓,听起来别扭生硬,严重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运用彩色粉笔,用同一种颜色的粉笔分别写出单词的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音标。这样就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把字母与读音联系起来,以加强音形联系。要求学生在需要注音时必须用音标,而不能用汉语。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标注音标或根据音标读准单词,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听到读音或能说出、想起读音的情况下,准确写出或头脑中马上就能反应出该词的拼写形式,并能准确读出单词,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六、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七、要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注意交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直呼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需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其他文献
沈阳惠天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城市集中供热为核心,集供暖运行管理、热力设计、工业安装、房地产开发、热力技术研究、非标准结构件制造等多种经营为一体的国家大型上市公司
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出现了疲软现象,企业面临着资金流短缺甚至是生死存亡的问题。本文将深入剖析当今的企业应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建设进程在不断加快,电力系统作为公共基础设施之一,在城市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与此同时,由于
初冬时节,广西百色市右江河谷田野里金黄的成熟晚稻、泛青的秋种作物、盖膜的冬种田块绕着古朴美丽的壮族村落,构成色彩斑斓的田园风光,犹如美丽的调色板,把冬日的壮乡装扮得
1978年以来,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是一座改革的历史航标.在万众瞩目与期盼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了.中国的改革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rn这次会议,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
【摘要】异化劳动思想是马克思的重要思想,在唯物史观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内涵的解读和其思想内容的阐述,论述了异化劳动理论的局限性及其理论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局限性;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106-1.5  马克思在前人对异化研究的基础上,从《1844年经济学哲
摘 要 长期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改革开放之后这种发展水平和发展结构的差异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将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稳定。 本文从制度、文化、人口、科技、地理等角度出发,分析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通过改造区域文化来解决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 因素 探析  一、制度因素。制度是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或共同认可的模式,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
合理的运动是“降糖”良方,因此糖友应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地进行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则需要马上停止运动。剧烈头痛运动过程中,心脏输送的血液量会增加,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测绘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测绘单位如何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好资金,保障单位利润成为了测绘单位一项关系生死存亡的
变压器在变电所中的主要功能也就是将发电企业提供的电力进行转变,从而变成安全的电能传输到人们生活当中,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要.变压器可分为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两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