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hao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渗透,运用师生感情的互动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使整个教学活动趋于“和谐”,进而促进学生自身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19-1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充分利用教材、创设情境、师生互动把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情景之中与主人公形成共鸣,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情感上的整合作用
  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初中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试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养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当然在这里,教师也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的心理情绪去影响和调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反映,如果教师的情感投入太少,不能打动学生的心,就很难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共鸣。
  例如我们在讲述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就可以在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上下文章。在反复引导学生阅读,弄清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家庭情况后,可以启发学生联想:朱自清先生对父亲的印象和我们对父亲的印象有无相似之处,区别在哪?这样,通过联想、比较,就可以增强学生对父辈的敬爱和尊重之情。进而我们还可以启发学生再联想到现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这种联想将唤起学生特定的情感,产生一种特定的感受。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需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从积极的情感出发,抓住作品中蕴藏的丰富内涵,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调动情感,深入学习。
  二、借助教材文字的传达,引导学生与教师形成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分诗,七分读”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中。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试想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发起学生的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吗?比如《沁园春·雪》上阕要读得豪情万丈,下阕要读得居高临下,最后三句要读得意气轩昂才能体现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同样只有抱着挖心掏肺的心态,带着恳切无比的语气朗读才能体会得到《出师表》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良苦用心……在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时要顺势引入课文深层次的学习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激起一种强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呼唤学生情感
  初中语文教学面对的是已有一定情感体验的十四五岁学生,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充分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来实施情感教学,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激情。心理学认为: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增强艺术效果。而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正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有助于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我们在教《生命的意义》一课时,可以先讲一段故事:1999年10月3日,本该愉快的假日里,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在高高的缆车放飞他们的欢笑,欣赏着被枫叶染红的峡谷美景。就在这时,缆车忽然间离开了缆绳,急速地坠落。十几条鲜活的生命一瞬间就要消失了。就在缆车坠地的那一瞬间,父母用双手奋力托起了年仅2岁的孩子。父母双双遇难了,而他们却用双手托起了孩子的重生。这个孩子叫潘子浩。此时,多媒体播放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屏幕显示歌词和FIASH动画。听歌曲时有些学生已在啜泣。然后,在音乐声中,我们开始提问:“这是个近乎残酷的换位体验,假如你是潘子浩,在父母为你托起了这第二次生命后,你对生命是否有更深刻的理解?请你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开头,说说人生目标与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充分展示文字艺术的魅力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在情感上创造一种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其中,从而揭示情景中的寓意。讲到这里,配以相应的多媒体照片和背景音乐的时候,学生们的眼中闪耀着坚毅的目光。课堂顿时沉寂了下来,但我们却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他们内心的澎湃激情和勇气,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唱起了国歌,现在所有的语言都是多余,情感的共鸣已经连接了教师与学生。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应引起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更要把它贯彻到课内课外的各个环节中去。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设计和促成一种民主的、活泼的、适合于学生情感、心理发展的文化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在这种氛围之内得到真正完善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把握和加强学生的情感功能,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的渗透,运用师生情感的互动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使整个教学活动趋于“和谐”,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目标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情感教育一定会更多的走进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在潜移默化中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光彩,进而促进学生自身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以情境导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分别以影视作品、歌曲音乐、时事政治和身边资源为素材创设情境,从中结合图片展示、历史对比、情境小剧等手段来进行阐述,并对情境导入的创设注意事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指出情境导入创设需注重技巧性、新颖性和整体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学过程服务,而情境导入展现得也会更完整。  关键词:情境导入;导入方式;导入事项  中图分类号:
摘 要:为加强中学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突出培养学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创办了刊物《海天》,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由遐想;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89-1  诸葛亮躬耕於南阳,未出茅
摘要:本文从涉及社会、家庭、学校的现状研究入手,从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切入,营造契合教师个体内在需要的、开放的、合作沟通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以此克服个人主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局限,回应区域名师工作室对教师自身变革的需求及其为之所做的努力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教育评价;以人为本;有效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7-005-
摘要:我们应该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使他们乐于表达,有表达的自信心,逐步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其今后语言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口语交际;语文教材;日常生活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27-2    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是人们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的基
摘要:用教师的情感感染学生,用教材丰富学生的情感,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产生审美的情感体验,从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情感教学;活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21-1  一、用教师的情感感染学生  让怎样的情愫弥漫课堂,浸润学生心
摘要:小学体育教育不仅是要教会学生基本的体育技能,更是要帮助他们从小养成敢于面对、敢于承担的性格品质,培养孩子的意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得小学生的身心都得到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抗挫力培养;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8-077-1  一、小学生心理特征  现在的小学生在家中往往是独生子女,对长辈的依赖性比较强,家长对其过
摘要:诗歌是有丰富阅历、有深刻思想的人写的,而读诗的人则是在生活阅历和思考上比较浅的,这就造成了阅读理解上的障碍。笔者从诗歌教学中提炼出一些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援引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诗歌;调动旧知,温故知新,以助学生解读诗歌。  关键词:诗歌;隔膜;情境;体验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0-027-2  古典诗歌以其凝练、概括、跳跃
摘要: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受年龄发展规律、语文知识积累、训练方法、生活积累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而这个发展过程呈现出一定的阶段特点。语文教师在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不同层次的习作训练,并且要分阶段安排不同内容的训练和作文评改训练。  关键词:小语教学;习作训练;阅读能力;年龄特点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
摘 要: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材“一标多本”,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赋予传统的历史教学以现代教学元素,构建开放多元的教学模式;通过确立鲜明的教学主题,构思精巧的教学主线,营造合适的历史情景;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提升学生的价值观等;让枯燥的历史生动起来,让沉寂的课堂生态起来,让狭隘的思维开阔起来。  关键词:布局;细节;高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
摘要:本文从体现教学意图,呈现课文特点,突出教学重点;显示教学思路,连接读、写,提供作文提纲范例,有利巩固记忆两个方面浅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书写板书的优点,从而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语文板书;优点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92-1一、体现教学意图,呈现课文特点,突出教学重点  教师备课必须有明确的意图,突出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