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_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对教学目标做了调整,强调对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开发和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物理老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符合社会要求,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新课程 物理教学 创新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026-01
  物理是一门极其理性的学科,学好物理对于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都有极大帮助。在新课程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过程和方法、物理知识的应用上。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和不同见解,鼓励思维碰撞,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提倡学习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1 新课程评价理念
  新课程培养目标体现时代要求,全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具备法制意识、树立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在教育中引导学生具备创新知识、实践能力、人文和科学意识等。新课程倡导三大基本理念: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新课程中强调新的课程观、新的学生观、新的发展观、新的知识观、新的学习观、新的教学观、新的教师观、新的课堂观、新的课标观、新的教材观、新的评价观、新的作业观、新的目标观、新的方法观。这些思维和理念上的改变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适应新课程发展,不断创新物理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新的体系中不断成长,才能使学生成为真正高素质的人才。
  2 转变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最后会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对“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倡导,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学方式要转变,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体现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改变教师包办式的教学模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也要发挥“平等中首席”的作用。新课程的教学并不排除和否定必要的讲解,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3 发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物理课本中充满大量的自然规律,这些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高度抽象的理论。如果物理教学中仅仅是填压式的知识灌输,在40~50 min的课程上,学生的注意力很难保持始终集中,如此,课堂的效率低下。而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应该是我们首先保证的,因为课堂上有老师指导,会有重点地讲解难点。有些学生课后自己学习,因为没有老师指导,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有些学生在课上没有听懂的情况下直接放弃课后自我学习,造成知识学习滞后甚至出现知识盲点。针对物理教材的特点,老师在课堂上必须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将学生的情绪带回课堂,英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老师在备课时,有必要根据物理教学内容,发现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在课堂的不同阶段通过生动的趣味故事、引例、实验等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回物理课堂。
  4 开展第二课堂
  新课程的理念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以学定教的理念。老师在物理的教学中起引导的作用,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创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例如在物理知识的揭示上,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做实验,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老师告知实验结论并让学生记住。如此,学生仅仅是实验的观看者,而不是实验的参与者,没有实际参与的过程,很难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在新课标下,实验的设计、进行、总结都应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在一旁进行方向性指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过程发现自然界的规律,如此得来的知识让学生倍加珍惜,记忆效果好。通过这些方方面面的转变和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从而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到实处。
  5 课堂中的适时提问
  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诱发学生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同一问题,提问的方式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采用设疑式的提问,能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渐进式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从浅到深地掌握知识的内涵,通过环环相扣的提问,引导学生在深度和广度上层层发现,体会学习的乐趣。对比式提问,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物理规律的共性,区别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方式。课堂提问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经常变换方法也要注意转换角度。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同时,要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如何提出问题的,这对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6 人文化物理教学
  观察物理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就极具人文气息。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再到近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是物理学家思维意识、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物理学就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机统一。在物理教学中不能让学生产生物理就是公式和计算的印象,物理中蕴藏着众多的美学特质,物理规律是来自自然界的一种和谐美,它总结了自然界瞬息万变中的不变规律,这些规律支配着自然界有序的发展,这正体现了物理的审美价值。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中存在的美学特质,培养学生对科学美的辨别和鉴赏能力,使学生形成对科学美的内心体验。
  7 结语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物理已经深入到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新课程倡导众多新的教学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必须反思原有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评价标准不仅仅是知识丰富,更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因而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指导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就成为高中物理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总之,为了适应时代对学生的要求,需要高中物理教师反思原有的教学过程,对物理教学进行全方位的重新认识。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提高物理实验的效果,为学生展开物理世界的一角并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斌仁.谈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J].新疆教育,2012(4):24.
  [2] 师会欣.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6):67.
  [3] 高小敏.浅谈高中物理教学[J].中华少年,2012(5):177.
其他文献
面对药学类高职高专基础和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应如何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满足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能力发展的要求教学是一个难题。本文旨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本科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取得了诸多成绩。然而,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我国高校本科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也存在诸多与经济发展不相适
目的探讨氟西汀合并个别心理治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46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氟西汀治疗组(药物组)、氟西汀合并个别心理治疗组(心疗组),并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
为了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加快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学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