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调蛋白激酶C-β对糖尿病肾病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ro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明确下调蛋白激酶C-β(PKC-β)是否可以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巨噬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

方法

3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肾病组和治疗组,肾病组与治疗组用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法制作糖尿病肾病大鼠动物模型。除对照组和肾病组外,治疗组给予PKC-β抑制剂10 mg/(kg·d)灌胃,共2周。2周后检测大鼠尿蛋白和肌酐,HE染色后光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

糖尿病肾病建模成功后,大鼠尿蛋白增加,肾脏巨噬细胞浸润增加,肾小管间质明显损害,MCP-1和MIF的mRNA和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经过PKC-β抑制剂治疗后,大鼠尿蛋白明显下降,MCP-1和MIF mRNA和蛋白水平下调,与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CP-1、MIF和PKC-β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

结论

下调PKC-β通路可以拮抗巨噬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MCP-1和MIF水平,可减少尿蛋白的漏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改良静脉淋巴管端侧吻合方法对阻塞性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兔一侧后肢淋巴水肿动物模型30只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改良静脉淋巴管吻合治疗组10只(A组),无任何干预的非治疗组10只(B组)和传统静脉淋巴管吻合治疗组10只(C组)作为对照,术后测量兔淋巴水肿后肢体积变化并行淋巴核素造影。结果A组动物患肢体积经历手术应激以后持续下降,B组动物患肢体积呈缓慢增长趋势,C组动物患肢体积在术后10周以后呈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电切术后宫腔放置水囊加宫腔注射粘停宁联合定期宫腔钝器探查预防宫腔再粘连的效果。方法将112例Ⅲ度以上宫腔粘连患者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均行宫腔镜下粘连电切术后宫腔放置水囊+宫腔注射粘停宁治疗,同时口服戊酸雌二醇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定期宫腔钝器探查,拔除水囊后每周行宫腔钝器探查一次,共四次。比较两组的月经恢复和再粘连发生情况。结果观
目的:评价围术期舒适护理应用于痔疮手术患者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因痔疮而手术的患者9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93例患者进行分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