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交生人机会多

来源 :可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df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为什么到了大四找不到工作?首先要问你在社会上认识几个人。
  社会资源是依循社会网络分布的,社会网络仿佛一根藤,社会资源就是那些瓜,要想吃瓜,就得顺着藤去摸。问题是,你有藤吗?在大学期间,“建藤”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我常常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发名片。发出100张,有多少人会回赠名片?40%。你给这些人写邮件,有多少人会回?15%。回邮件的人中,有多少人会成为你有一定交往程度的朋友?1/5。一年发出100张名片,意味着每年你会增加一到两个社会上有一定交往价值的朋友,四年下来就会有五六个,咱道儿上有人了!衡量社会关系时,你不要全交一个行业的朋友。你的社会关系中有个体户,有公务员,有大学教授,有媒体记者,不同行业的人越多,意味着可能给你提供的机会就越多。
  认识陌生人的方法很简单。第一,要干净,身上别有味(尤其对于男生来说),人家才愿意接近你。我们有那么多机会坐公共汽车、坐火车、坐飞机,隔壁的那个人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愿意与你认识的,只要你肯主动。第二,如果你担心,要认识的陌生人是坏人怎么办?人本来有一半是坏的,一半是好的,要看在什么条件下、他的哪一部分发生作用。你要是老给人家送书,人家也变成知识分子;你要是老给人家行贿,人家当然变成受贿分子了——互动决定关系的性质。
  还有,担心跟陌生人交往受到损害?如果你三岁就开始跟异性打交道,那一般的色狼还真对你下不了手。要是到了23岁还在想不能跟男人打交道,你知道谁是色狼?你以为不是色狼的那个,恰恰有可能就是。
  我21岁读研一时,去北大拜访著名法学家、宪法行政法权威龚祥瑞先生。我跟龚教授素不相识,他在家里开课,我就到他家敲门,听完课后举手发言。后来,我收到教授的信。当时,教授78岁,信的抬头是:“岳弟台端:北京一晤,闻弟数言,受益匪浅……”写了满满一页纸,署名:兄祥瑞。
  在读本科和研究生期间,我认识了十多位这样的教授。很多事情,你一个人在黑暗中痛苦地摸索,时间成本太高了,就算多活20年,也摸索不出什么名堂。遇到合适的人,特别是在江湖上还有些地位、明白一些奥妙的人,给你一些指点,你就有了所谓的捷径,直接跟着走就是了。
  认识陌生人不只是简单地积累社会经验,而是当你重构人生版图时,可以使用和同龄人完全不一样的方式。一个70岁的老人,知道自己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就会想,我的资源应该给谁?所以,我鼓励大家去结识忘年交,往上的忘年交,往下的忘年交。
  资源有两种获得方式:一种是所有资源都靠你自己痛苦地摸索,还有一种则是有人愿意把资源转移给你。扩大社会交往面,意味着你的资源获得方式将会多样化,所以,不要整天待在学校里。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不需要也不能光依赖比爹,需要比的,应该是在陌生人中发展起来的社会关系。
  (摘自《邯郸晚报》)
其他文献
在职场中,很多人喜欢抱怨环境,把自己的碌碌无为归咎于缺乏机遇、境遇不佳等。然而,许多畅销书作家独辟蹊径,创造条件让自己成功,他们的经历,对那些找起工作来挑三拣四、做起事情来怨声载道的职场“草莓人”来说颇有启示:    六六:善待那头驴    女作家六六以作品《双面胶》《蜗居》崭露文坛,赢得好评。但很少有人了解其成名背后的秘诀。最初移民新加坡时,六六学历不够,亦无人际关系,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只能靠做
我很少介绍书,一来自己读书、看书的抉择很主观,你喜欢的书,别人不一定投缘。读了一本好书,与作者的心意契合,也不过是作者与读者两人间的私隐,其实很难像当前最流行的一个滥词,叫做与人“分享”。  但是在非常时期,却不妨例外。知道一册可以加强对诡辩和魔障的抵抗力的论著,觉得像一种疫苗,总希望多一点人知道,让多一点人得到一点抗体。在中世纪欧洲的黑暗时代,教廷专横地建立绝对权威,垄断了圣经的所有解释权,严禁
明代陈眉公《小窗幽记》中说,“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则自足”。清代石天基《长生秘诀》中也说,“每遇不如意事,即将更盛者比之,心即坦然大乐矣”。诚哉,斯言!  在我们的身边,常常会有些人怨天尤人,总感觉到活得不自在。他们也不是没有钱,不是没有权,不是没有好妻子、好儿女,而是执意要跟胜过自己的他人进行比较。是的,好多东西是没有办法比较的。人不知足,就是由比较而来的。精神上的不知足往往不会造成什么伤害,因
倔强的孩子在外面打架、游戏,吃了亏,受了损,一定咬紧牙关忍下来,不会在别人的面前流泪。但是当他回到家中,遇上自己的亲人时,想起在外面的委屈,一定会哭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  倔強的成年人,也是一样,不论受了什么样的伤害,都善于掩饰自己的感情,眼泪,只会向肚里吞,给人看到的是毫不在乎的欢笑。有时,笑声可以震撼屋宇,尽管他内心想哭,但在外面,决不会哭,哭给谁看?哭声只会换来讥笑。  然而,再倔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