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纯度Gd为原料制备Gd5Si1.85Ge2.15合金的磁热效应

来源 :科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研究了以低纯度蒸馏Gd为原料制备的Gd5Si1.85Ge2.15合金的磁性相变性质和磁热效应.蒸馏Gd的杂质含量为O:0.0160%(质量百分数);C:0.0054%(质量百分数);N:0.0016%(质量百分数),低于普通商用Gd,高于高纯Gd.对Gd5Si1.85Ge2.15合金的X射线衍射和交流磁化率测试表明,GdsSil.85Ge2.,‘合金在253K存在一级磁性相变;从磁性相变附近的磁化曲线结果得到的最大磁熵变化为12.5J/kg·K.
  关键词 磁热效应 一级磁性相变 磁制冷
其他文献
摘要 构建了由CMV启动子调控的人凝血因子Ⅸ小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并通过HSv/AAV杂合辅助病毒的方法大量制备成重组腺相关病毒颗粒(rAAV&FⅨ).经Southern dot blot及QC-PCR法测定,滴度达到3.6 X 1012vg(病毒基因组)/mL.将rAAV&FⅨ病毒以7.5 X 1011vg/只直接注射到血友病B小鼠股四头肌中,检测到人Ⅸ因子最高表达量达到387 ng/
期刊
目前,配位化学研究者们利用晶体工程进行超分子构筑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希望得到具有所需性质的材料,如分子筛、磁以及电导等材料[1-3],但是对化学家们来说,晶体工程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金属离子以及配体白组装成超分子的过程中我们无法控制它们的配位模式[4].已经有一些成功的合成策略利用拓扑网络控制建筑块进行结构设计,特别是在设计多孔材料的领域里[5-7].构筑多孔网络的常用方法是在一些简单拓扑网
期刊
摘要 在南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发现了原生高密度流体包裹体.这种包裹体在超高压榴辉岩的石榴石中呈孤立和小群分布,冷冻法确定包裹体的低共熔温度≤—52℃,在重复冷冻—升温的特定阶段,液相包裹体中出现气泡,测得液—气均一温度≤—12.5℃,由此得到流体成分属CaCl2—NaCl—H2O体系,流体密度为1.27g/cm3,在相当于榴辉岩相峰期温度下的压力约为2.4GPa,接近超高压变质条件.这类包裹体在榴辉
期刊
摘要 应用真空击碎释气进样和静态同位素比值质谱测量技术,测定安徽省女山和广东省英峰岭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地幔矿物的巨晶捕虏体(单斜辉石、石榴子石和钛铁矿3种巨晶)中He和Ar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中国陆缘上地幔的3He广He值为7.99-8.58Ra,具有MORB型地幔特征.而40Ar/36Ar值为313-909,显示地幔氩与大气氩二元混合的特征.海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把海洋沉积物带入陆缘地幔,是造成
期刊
摘要 通过RT-PCR获得猪瘟病毒(classica1 swine fever virus,CSFV)强毒株cFll4株(中国标准强毒P114株经PK—15细胞增殖)全长基因组cDNA并测序.与已知其他几株CSFV代表毒株F114,Brescia,Alfort和C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41%,96.80%,86.03%和95.70%;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28%,98.54%,93.33
期刊
摘要 利用LA-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方法,在不同斑束下对吉林省南部永胜霓霞正长岩获得的年龄与SHRIMP年龄(31 Ma)在准确度和精度上均相当.该年龄也与采自辽东半岛的饮马湾山辉长岩体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相同,代表了我国东北乃至整个东部地区出露的最年轻侵入体,指示了渐新世幔源岩浆底侵作用以及该区自30Ma以来的显著地壳抬升与剥蚀.同时,永胜霓霞正长岩的锆石具有十分高的轻稀土元素含量
期刊
摘要 通过单-[6-氧-(对甲苯磺酰基)]-β-环糊精和4-羟基-苯甲酸甲酯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修饰环糊精,单[6-氧-6-(4-羧基苯)]-β-环糊精(1),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二维核磁光谱以及量热滴定等方法研究了其在溶液和固态中的分子自组装行为.结果表明在固态中连接于环糊精主面的苯甲酸基顺次从次面插入到另一个环糊精的空腔,形成了螺旋柱状超分子,并且在溶液中也显示了相似的自组装行为.热力学上,修饰
期刊
摘要 以往只在大别山东段安徽省境内新店一带大理岩中榴辉岩内发现过微粒金刚石.近两年来,相继在苏鲁地区的毛北、大别山东段新店、老油坊以及北部百丈崖榴辉岩的岩石薄片中和黄尾河榴辉岩的重砂样中发现了微粒金刚石.薄片中金刚石以包体形式产在石榴子石中,或产出在石榴子石的颗粒之间.苏鲁地区的3颗微粒金刚石晶体直径分别为30,60和120μm;晶形似为八面体以及和立方八面体.安徽省潜山县新店一颗微粒金刚石的直
期刊
摘要 女山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的中性麻粒岩包体锆石SHRIMPU—Pb定年结果表明,该地区下地壳形成时代主要在约2400+2200Ma之间,经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时代为1915±27Ma.较老的下地壳形成时代与女山麻粒岩包体地球化学资料所显示的古老物质成分特征相呼应,但是其归属于华北克拉通还是扬子克拉通则难以明确.锆石中强烈的Pb丢失现象暗示,女山地区下地壳也受到了中国东部普遍存在的中—新生代时期
期刊
摘要 突触结合蛋白(synaptotagmin)I是神经细胞突触囊泡上的一个膜整合蛋白,C2A是它的具有重要功能的近膜胞质片段.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突触结合蛋白I在Ca2+引发的神经递质快速释放过程中起到Ca2+感受器的作用,而C2A结构域与神经细胞的突触前膜的相互作用与其Ca2+感受器的功能密切相关,但是其作用机制还不清楚.利用气/液单层膜技术结合表面密度的测量,发现C2A存在两种膜结合状态: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