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监测研究与应用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infeng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监测是免疫检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从细胞到生物分子等多种指标.在此重点讨论3个问题:首先,T淋巴细胞是所有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对其进行检测,对了解免疫相关疾病非常重要.在临床检验中应根据实验室条件(如流式细胞仪)和检测目的 (如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数量或功能)选择不同方法.其次,自身抗体是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指标;有些自身抗体甚至可预测疾病的发生,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肿瘤患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有可能对肿瘤诊断、治疗肿瘤靶分子的筛选提供帮助.另外,检测细胞因子是了解疾病免疫学机制的重要途径;细胞因子检测有助于判断疾病活动程度,但不具有器官或组织特异性;应加强细胞因子检测的质量控制,以提高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质量。

其他文献
答:C1q是一种由18个多肽链组成的糖蛋白,含3个不同的亚单位,相对分子量分别为29000、26000和19000。C1q与2个C1r和C1s分子形成复合物,即补体系统的第一个成分C1,在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起重要作用。同时还参与介导单核巨嗜细胞系统清除感染因素,凋亡产物及免疫复合物。1971年,Agnello等最先在SLE患者血清中发现一种能够与固相C1q结合的小分子反应物。
目的 分析多发性硬化患者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鞘内IgG合成及血脑屏障功能状态,以探讨Protis分析软件和传统脑脊髓液(CSF)IgG生成指数以及24 h IgG合成率在评价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鞘内局部IgG合成与血脑屏障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BN-Ⅱ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34例多发性硬化患者、80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20例CSF正常患者血和CSF中白蛋白(ALB)、IgG含量,并用CSF免
目的 探讨湖南省CTX-M型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基因型分布情况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方法检测CTX-M型ESBLs基因型的准确性.方法 用多重PCR扩增标准菌株和ESBLs表型阳性的临床菌株blaCTX-M基因,扩增产物经DHPLC分析得到标准菌株和临床菌株色谱峰图,通过比对标准色谱峰图对临床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同时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择25株多重PCR扩增阳性菌株进行特异PCR
目的 评价血清肌酐测定常规方法的校准偏差及肌酐制备物常在常规方法上的基质效应.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和标准化协会(CLSI)EP14-A2评价方案,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LC/MS/MS)测定血清肌酐的方法为比对方法,15种常规肌酐测定系统(7种酶法,8种苦味酸法)为待评方法,测定40个新鲜冰冻人血清和36种制备物的肌酐浓度,评价制备物的基质效应和测定系统的校准偏差.结果 大部分商
目的 在HIV/AIDS患者中筛查活动性结核(TB),并对TB/HIV双重感染患者的活动性rrB诊断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2006年8月至2007年3月调查南宁市和柳州市4家AIDS定点诊疗机构的660例HIV/AIDS患者,对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或至少有TB可疑症状之一的HIV/AIDS患者进行胸部x线平片、痰抗酸染色涂片和液体快速培养检查.结果 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
期刊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是我国白血病分类构成中最常见的一类,其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晰,可能与遗传因素、外界环境因素和自身免疫因素等有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肿瘤的免疫监视作用密切相关,HLA与白血病相关性研究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1-3],但结论不一。
期刊
期刊
尿液内有形成分(也称尿沉渣)染色有多种方法,目前应用较多的为含有龙胆紫、沙黄的Sternheimer-Malbin法(S-M法)和含有阿利新蓝、哌洛宁的Sternheimer法,不同的染色法对尿有形成分的染色特点有所不同。
期刊
目的 研究分析腹泻门诊患者中分离的喹诺酮耐药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机制和遗传关系.方法 对2002-2005年问武汉同济医院腹泻门诊患者中分离的36株喹诺酮耐药鼠伤寒沙门菌进行了耐药谱测定,并通过PCR方法和序列测定对整合子、β内酰胺酶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的突变、qnr基因和aac(6')-Ib-cr基因进行了分析,运用脉冲场电泳方法(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