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盘县中三叠世混鱼龙类研究进展及“Mixosaurus yangjuanensis Liu and Yin, 2008”的疑问和相关问题

来源 :古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nlucif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盘县新民乡羊圈村及其邻区关岭组上段产出两种混鱼龙:Mixosaurus panxianensis Jiang et al. , 2006和Phalarodon of. P. fraasi Mcrriam. 1910.含混龟龙类化石层时代应为中二叠世安尼期Pclsonian亚期。“Mixosaurus yangjuanensis Liu and Yin, 2008”命名所依据的正模标本无关键的头骨特征。选取的头后骨骼做鉴定特征对混鱼龙类种一级分类无意义.鉴定特征所依据的基本骨块存在鉴定错误;“Mixosau
其他文献
草本石松植物原始鳞木属(Protolepidodendron)一名,最初由Krejci根据波希米亚泥盆纪地层中一种具叶的茎干标本所建立,当时为了强调其与石炭纪鳞木属(Lepidodendron)石松植物的相似
对提供政策信息服务的相关部门和组织以及接受政策信息服务的农民进行调查,并从农民的视角归纳了“三农”政策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最后提出若干建议。
对基于文本的图像检索与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的存在问题,以及Folksonomy的优势进行分析,得出Folksonomy在艺术专业图像数据库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的结论。
阐述了国家图书馆在RFID扩展项目的应用开发中,以打造智慧型系统为出发点,在数据无线传输、构建服务器模式、开发新型RFID终端设备、优化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的创新,突破了原有工
首次对青海南部曲麻莱-治多地区巴颜喀拉山群上部(上三叠统)遗迹化石进行了系统采集,共采获遗迹化石33属54种。据遗迹化石的形态、习性、水深等环境成因特征,可划分为两类组合:一
2006年9月10~14日,“第七届国际侏罗纪大会”在波兰克拉科夫市成功举办。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瑞士、捷克、波兰、匈牙利、葡萄牙、俄罗斯、
通过昆明海口马房村同一个采坑的化石连续采集和统计,对澄江化石库中两种埋藏相(以事件层泥岩和背景层泥岩所代表)内化石保存和组合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事件层内化石量并
前列腺癌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男性泌尿系统肿瘤,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男性。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男性居民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对浙赣交界地区志留系兰多维列统底部编号为DK4(浙江省淳安县大坑坞剖面安吉组)与AFL68(江西省玉山县上坞剖面仕阳组)的两批腕足动物化石中的雕正形贝(Glyptorthis)进行度量与描述,
放射免疫治疗(radioimmunotherapy,RIT)以单克隆抗体为载体,通过特异性结合于表达相关抗原的肿瘤细胞,实现对肿瘤细胞的近距离内照射。与传统放疗相比,RIT较长时间内持续低剂量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