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348892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高职建筑智能化技术专业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强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低的特点,探索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职 自动检测技术 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7(a)-0229-02
  自动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电力、化工、环保、机器人等各个领域,是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必要条件。检测技术的发展,紧跟时代,贴近当前及长时期内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而且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传统技术的改造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所以自动检测技术被作为高校自动化、电力电子、测控,建筑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该次课程改革面向高等职业学院的建筑智能化专业。由于课程涵盖内容广,学科交叉多,理论较复杂。在理论学习上,高职学生相对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相反,高职学生在上实践课程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该课程如果花过多精力讲解理论知识,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降低课程的教学质量。但是如果理论知识不讲解,应用和实践也无从谈起。如何能做到既能提升学习兴趣,又能兼顾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着重与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现状,该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起点,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目的,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要教学方法,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2 教学改革
  2.1 任务驱动教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实践获取知识、增强能力、形成良好品德和科学世界观的过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主动学习、勇于探索。所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指导,从提出问题,到指导学生参与、思考、实践、总结、归纳[2]。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一个共同的任务为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从而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更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进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3]。
  任务驱动法教学的基本环节有以下几点。
  一是情境创设。这一步非常重要,创设的情境需要是学生熟悉的,有兴趣了解掌握的。
  二是任务创建。情境创设完成后,选择一个具体的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使学生面临一个需要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是自主和协作学习。任务确定完成后,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收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解决问题;并且学生之间互相进行讨论,对完成该任务的思路进行碰撞、交锋,最后得出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
  最后是效果评价,解决问题后,要评价学习的效果。一方面最终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4]。
  下面以电感传感器的教学为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设计课程内容。首先是创设情境。在工业现场,经常性要对生产出来的工件尺寸进行筛选,当工件尺寸超过标准尺寸一定程度后,作为不合格产品剔除,留下标准尺寸±误差范围内尺寸的工件。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尺寸分选装置。但是假如用人工来测量的话即不准确,工期又长,很明显不合理。本例创设的情境就是如何在工业现场筛选出误差不超过相关尺寸的工件。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举出几个学生感兴趣的例子来说明哪些情况需要进行尺寸的分选。例如球类的分选,化妆品包装瓶的分选等等,说明尺寸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对企业生产经营利润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二是任务创建,在情境确定下来后,确定课程的中心任务:设计一个轴承滚柱直径分选装置,将正好等于标准直径的轴承选到某个小仓库,而大于或小于标准直径一定量的轴承分别选入相应的小仓库。为了更好地说明此中心任务,列举轴承直径差距大对生产机械的破坏,用以解释这些工作的必要性。三是自主和协作学习。在提出这个任务后,教师先引导复习第一章中电阻传感器的内容,代入熟悉的场景,向学生提问如何使用应变式重量传感器分选不同重量的小球,在教師的引导以及学生的讨论后,获得分选不同重量小球的设计方案。类比至此次设计中,关键是要解决怎么测量微小尺寸的变化。在此问题的驱使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让学生通过自己看课本和查看资料的方式学习如何去解决此问题,教师再引入电感传感器可以测量微小尺寸的变化。接下来通过理论讲授电感传感器测量微小尺寸的原理,用以解决任务中提出的问题。在最后这一步中,教师主要的作用是引导,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和协作的学习来解决提出来的问题。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2.2 分组讨论
  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部分学生的领导及组织协调能力,将班级分成几个组,每一个组设组长一名,由学生推荐担任。分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组不宜过大,不能超过5人,否则每个人参与的程度将降低。二是组内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即是让不同基础,不同性别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均衡发展。三是明确职责。组内需要相关的成员,例如组长,记录员,协调员等等,并且组内成员的职责可以变动,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每个职责的工作中。每个小组组内通过讨论完成任务,形成方案后,每组推荐一名成员上台讲述自己小组的方案,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分组讨论法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讨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5]。
  2.3 课程考核设计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好的课程考核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力。为了激励学生得出更好的设计方案,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如下。首先,对各组形成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判,按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简洁性以及设计方案表达的流畅性,评出最后的得分,此部分分数占总得分的60%。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状态,互相讨论方案的过程以及学习的态度,互相协作的能力占40%。此种课程考核设计兼顾了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对学生在课程的参与度提出考核要求,推动学生更好地融入小组,融入課堂,并且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涉及领域广,包含内容多,要使学生既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能应用到实际,使用任务驱动法来进行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蒲灵敏.高职“自动检测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课程探索 [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78-79.
  [2] 林金泉.以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课堂为例探索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9):136-137.
  [3] 王喜斌,王俊红,刘金梅,等.基于工程项目教育理念的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5(12):45-46.
  [4] 梁森,欧阳三泰,王侃夫.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5] 张立静,李旭.项目教学法在自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3(11):37-38.
其他文献
LED照明是一项近乎主流的技术,换代LED灯使物业管理人员和业主利用传统的电力基础设施即可享受LED的较长工作寿命和节能特性。局域网(LAN)、以太网供电(POE)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
本文报道我院1978年6月~1988年12月收治的42例耐氯霉素伤寒的临床观察结果,发现耐氯霉素伤寒有如下临床特点:(1)多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2)以不规则热型为主;(3)全身中毒症状
油菜素内酯是调节植物生理活动的重要植物激素,DWF1是油菜素内酯合成途径中重要的合成酶之一。为了研究油菜素内酯合成酶基因DWF1在甜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从甜瓜中克隆得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7.11.222  摘 要:计算机是高职高专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计算机课堂教学至关重要,不仅利于培养学生的,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更有利于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应当高度重视计算机教学。该文对如何提升高职高专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首先对当前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基本现
针对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相位截断误差引起的杂散抑制差的问题,分析有限长ROM存储空间对杂散抑制的能力,通过Matlab对正弦波表进行Nicholas线性内插结构的压缩,寻找最优的粗
为了探讨"早水晚用"节水条件下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增苗节氮对双季晚稻产量的影响,于2016年在湖南省冷水滩区梯垄冲田进行了人工移栽、抛秧、机插秧的种植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
摘 要:电力市场改革步伐的加快,对现代供电企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企业业务范围扩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合新形势下对于县级供电企业的发展要求,可知注重不同技术措施的灵活运用,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效益及用户的用电质量,需要供电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概况,选择科学的方法确保供电质量可靠性。基于此,本文就县级供电企业提高供电可靠性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关的方法建议。  关键词:县级供电
摘 要: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随之公路建设的获得快速的发展,其规模与数量不断的扩大,逐渐加剧公路建设市场的竞争。为此,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机制,对于促进公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 公路工程 项目管理的特点 机制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6(a)-0223-02  时代在进步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用电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企业在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成了所有电力生产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的方向。本文从电力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的问题着手,在分析电力安全生产中质量监督的意义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进行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电力企业 安全生产 质量监督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河南农业科学》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多年来,深受省内外农业科技人员、农业院校师生等涉农读者的喜爱。本刊连续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