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体育课程改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_H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体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体育课程改革已经在具体工作中得以落实,从某种层面来说体育教学迎来全新的阶段,进一步促使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大面积推广,优化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体育教学活动,在增加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促使其教学有效性得以提升,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观念;更新;体育课程改革;探究
  从目前情况分析,体育教学观念更新已经是教学的主流趋势,促使体育课程改革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推动体育教学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以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获取体育知识的同时增长见识,推动体育教学智能教学质量得以改善。
  一、 关注学生体育能力培养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于体育知识及技能的传输,但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及方法,基本上是忽略的,虽然很多学生从中获取到体育知识及技能,然而体育能力却没有得到提升,从而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能力素养较差,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非常不利的。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更侧重于学生的体质训练,而在体育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并没有给予极大的关注度,这样的教学难以达到最优的教学状态。随着新课程的提出,促使体育教学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教师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而能够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化,教学的重点也随之发生变化,教师更注重学生的体育发展,基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进一步为之后的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根据学生差异性施以异性体育教学改革
  新的體育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其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他们在体育学习及吸收能力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差异性,所以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不能统一规划,不能一刀切,不能齐步走。传统体育教学在实际推广过程中显现出一定的弊端,组织体育活动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差异性,比如地区、经济、文化差异,还有学生自身的差异性,依据国家统一标准,对体育教学予以科学有效的改革,并且从多个层面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评判。正是因为统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虽然喜欢体育,但是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程,这样的教学现象对教学效果也是非常不利的。全新的课程教学标准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更侧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个体差异性,并且还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层面着手,从而推动体育教学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成果得以落实。
  三、 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体育教育改革促使教育主体地位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以往的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推广,教学模式得以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并且促使教学呈现出多样化及灵活化的形式,教师更侧重于学生的学,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从而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与此同时,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主要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分析,从当前教学弊端层面着手分析,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同时更注重培养他们乐于探究的精神,让他们能够勤于动手,教会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掌握锻炼的方法,并且给予准确的评价,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推动体育教育改革取得更良好的成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与改善,优化教学质量。
  四、 注重教学过程
  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更看重的是教育结果,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动作及技能训练为主,而对于教学理念的渗透则是基本忽略的,这样促使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毫无头绪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只顾着掌握体育技能,却没有注重对体育兴趣的激发,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没有将其当作教学的主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看重学生的体验,还有对动作的感知,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注重学生对技能的认知,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可以获得有效的运用。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过程,并且能够让学生在过程中参与和体验,更重要的是促进学习与发展,引发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真正付诸于行动。
  体育评价是对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有效判定,但是在之前的教学评价中,教师过分重视结果性评价,对于过程性评价,还有发展性评价基本上处于忽略状态,教师在发展过程中更侧重学生对运动技术的掌控,还有对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除此之外,还将身体素质的提升作为参考标准,这些评价标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非常不合理的,忽视学生的体育基础情况,并且对其所付出的努力基本上忽略。这种评价模式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极大的挫伤,而且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伴随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过程中更侧重过程性评价,只有关注过程,才能保证对学生的评价是科学且全面的,从而促使学生体育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的弊端,为之后的努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观念与体育课程改革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才能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取得更理想的成效,更重要的是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教学的有效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优化教学有效性。文章具体分析了现阶段教学过程中体育观念更新的重要性,并从多个层面阐述体育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庆选.探讨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体育课程改革[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0:50-51.
  [2]王宝珍,张宾,李晓艳.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5:47-49.
  [3]唐建华.论初中体育教学新课改中教师观念的更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49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国家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国家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社会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教师对陈旧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不断探究合作自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能够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切实执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创设相应的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自愿的加入到学习的全过程当中。从而有效的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
摘要:所谓四基,通俗而言就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以及基本活动经验。对于初三阶段的学生而言,这四个基本能力十分关键,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具备夯实的数学基础。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四基”的培养和提升,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夯实自身的数学基础,为今后的数学学习铺路。本人结合自身多年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初三数学总复习阶段帮助学生巩固“四基”阐述自身的看法,希望能够给广
摘要:在国内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教育背景之下,教育事业已经得到了极为迅猛的发展,各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不断涌现,为现今各学科教学工作的有效改革给予了充分的理论支持。而就高中数学来看,其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及运算能力的重要学科,有着极高的教育价值。结合现今教育背景,为开拓数学学科教学的现实功能,必须构建起内涵丰富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以此为学生数学素养与能力的全面提高给以充分的保障。  关键词:认知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非常突出的学科,因此这门学科的学习需要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而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其重点不在于掌握解题技巧,在于形成数学思维,了解数学概念,为今后的学习提供重要的保障。所以,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来说,如何能有效地进行概念引入,成为了教师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引入;方法探讨  一、 引言  概念的学习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无趣,都是一些理论性的内容。小学生
摘要:本文通过对本校初中三年级体育后进生进行分类和特点的分析,找出转化的依据。提出切实可行的转化方法。  关键词:自信心;闪光点:外部环境  一、 前言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接班人身体不合格,不仅影响其今后的工作、生活,而且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进步。但长久以来,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都客观存在相当数量的体育后进生,他们直接影响着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这
目的: 探讨大鼠酒精性肝病肝细胞凋亡与肿瘤坏死因子-a及氧自由基的关系。 方法: 采用灌胃法制备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模型组用40%酒精8g/(kg.d)分二次灌胃,共8周,对照组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