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儿媳赵力平:悲欣家事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lei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2月1日,是朱德诞辰125周年。此前,朱德唯一儿子朱琦的夫人、年过八旬的赵力平老人,一直忙于大型纪念活动的筹备工作。
  赵力平1926年出生于河北定县大定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解放后,赵力平任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组织科科长。1957年任天津中心妇产医院副院长,1979年任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1988年离休。
  赵力平与丈夫朱琦育有四子一女,分别是朱援朝、朱和平、朱全华、朱新华、朱国华。其中,朱新华是他们唯一的女儿。而最小的儿子朱国华则在1983年9月“严打”期间,以“流氓罪”被枪决了,死时年仅25岁。1997年刑法修订,“流氓罪”被删除。很多人为朱国华打抱不平。对此,赵力平女士在接受专访时,坦然做了回应,对于唏嘘往事,她非常释然,“想得很开”。
  朱琦的生母和养母
  爹爹朱德是一位军人,但很重情意。由于烽火战乱,他一生先后有过4位妻子。
  爹爹的原配夫人是肖菊芳,他们是在昆明认识的。肖妈妈的爸爸在昆明有个货栈。爹爹从上海到云南陆军讲武堂考试,步行就得70多天,那个时候爹爹没钱,在路上生病休克了,肖家救了他,爹爹就在肖家养病。
  养病期间,爹爹总是每天早起扫院子、挑水,特别勤劳。肖家父母一看,这么好的人呐,爱劳动,还朴实,就把还在师范学校上学的女儿肖菊芳介绍给了爹爹,爹爹和肖妈妈就这么在一起了。
  他们结婚后生了一个男孩,那就是我的丈夫朱琦。生产之后肖妈妈得了妇女病,数月后病故。朱琦出生时,爹爹发现他右耳际有一根细细的“拴马柱”,于是为他取小名“保柱”。
  朱琦还小,爹爹带着不方便,朋友就介绍了四川泸州人陈玉珍与他结婚,陈玉珍是一名比较进步的青年学生,婚后一直带着朱琦。
  朱琦很小的时候,陈妈妈就把他带走了,有人说他1917年出生,有人说1919年出生,他自己也说不清。陈妈妈对他就像对自己亲生儿子一样,特别好。朱琦由陈妈妈带到十六七岁,直到1937年,他在泸州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爹爹很感激陈妈妈把朱琦养大成人。
  1929年,红四军由赣南进入闽西,占领了闽西重镇长汀,部队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休整。就在休整期间,经过贺子珍和曾志的介绍,爹爹和康妈妈结婚了。
  拒绝了组织介绍的对象
  朱琦被抓壮丁后没有暴露身份,要是暴露了身份就被杀了。后来,在周恩来的努力下,组织找到了朱琦,1937年底将他送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朱琦1938年到了延安,在中央党校学习。
  毕业后,爹爹把他送到前方去了,让他去打日本鬼子。朱琦打仗当中腿脚负伤了,甲等残废,也不能打仗了,分配到抗大七分校的校部,当队列科的科长。
  康妈妈找到抗大七分校的校长彭绍辉,让他给朱琦找个对象。那时候找对象还得经过组织批准组织调查,还得查三代,后来调查完找到了我。
  我1926年出生,老家是河北定县大定村。我父亲赵鸿儒很早就参加了八路军,大哥赵士珍、二哥赵士斌也都参加了革命。
  1944年,抗大七分校女生大队教导员顾玉玲通知我到大队部来一下。队部里头有几个人坐着,有个男同志,当时也没介绍他是谁。人家看我,我没看他。他走了以后,校部说没事,让我回去。
  第二天,顾玉玲指导员问我说:“小赵你看那人怎么样?”我说:“上次那人啊?我没看他呢。”指导员告诉我那是谁,说想给我介绍总司令的儿子。我说:“我现在多大呀,18岁,太小了,不行。我们那有风俗,找对象得通过父母,父母不同意还不能结婚。”当时我一直没同意。
  几个月以后,组织上把我们调到一起了。我从女生大队调到了七分校校部,分配在队列科当参谋,负责统计工作,归朱琦领导。我工作上向他汇报。天天见面,那时我还是坚决不同意。
  有一次,他说:“咱们两个怎么样啊?组织跟你谈了吗?”我说:“谈了,不怎么样。你们家官太大了,我们家是老百姓,不行。”他也就不敢再说什么了。
  其实,我对他的印象还行,比较热情,也挺客气的。
  贺龙“逼婚”
  1945年9月。七分校校部迁离延安,转移到晋绥根据地的内蒙古丰镇。我和朱琦都到了一二零师司令部,他当通讯科科长,我是文书科参谋。
  后来贺龙天天动员谈话,他是晋绥军区司令员,这是交给他的任务啊。贺龙和甘泗淇将军的夫人李真没事吃了饭就说,小赵出去遛遛吧,遛遛就问我想好了没有。
  有一次,贺龙跟我谈话说:“咱们快进张家口了,小赵,你们两个的事定下来,定下来我们就进张家口了,不结也得结,结也得结。同意不同意?什么时候结?”他说:“我是司令员,我说了算,我签字,说结婚你们就算结婚了。”他拍着桌子说:“怎么还没同意,还等什么?今天不同意也得同意,朱琦哪不比你好?马上结婚!”
  说完,贺龙就写了一张条子:“批准朱琦同志与赵力平同志结婚。”边写边说:“这是你同意的,可别说我逼你的,我没逼你。”条子写好后,交给了政治部,算是我和朱琦的结婚证书。
  1946年3月23日,我们在丰镇结婚。贺龙主持的婚礼。他叼着烟斗眯缝着眼睛说:“我的任务完成了。”
  1948年8月,我才第一次见到爹爹和康妈妈。见面时。爹爹穿着一件褪了色的旧军装,待人和蔼,慈祥的脸上总泛着笑容,言谈举止间一点架子也没有。我心里一下踏实了,拘束感也消除了。
  康妈妈还笑着说:“你们早点要个孩子吧,爹爹喜欢孩子。”我和朱琦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三天就早夭了,由于怕引起他们伤心,我们没有告诉两位老人。
  不久,铁道部需要人,朱琦去了石家庄铁路局当工人,已经是团级干部的朱琦先当练习生,后来又当火车司炉,三年后当副司机。又由副司机转为司机,学会了开火车。
  孩子们被送进中南海
  1949年天津解放,我参与接管了伪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随后成立,我担任组织科科长。1957年,干部支援文教系统,我被调到了天津市中心妇产医院做副院长,一直做了17年。
  后来,朱琦调往天津铁路局。上世纪50年代初,中央在北戴河建立避暑区。在北京与北戴河间的往返中,火车常常会在朱琦工作的天津铁路局换车头。
  一次,朱琦从北戴河开车回到天津,他还未离开机车,就接到通知:“朱琦同志,首长请你立即到车厢里去一趟。”因为乘车首长的身份是保密的,朱琦也不知这位首长是何人,来不及收拾,就匆匆赶到会客室。
  因为那时开的是蒸汽机车,烧的是煤,朱琦手上、脸上和身上都是黑的,雪白的沙发套都被他坐黑了。这时会客室的门开了,爹爹走了进来。朱琦这才知道,他今天拉的首长原来是爹爹。
  从司炉干起,朱琦一直到“文革”前夕,才当上北京铁路局车辆处的处长。
  1950年,我又怀孕了。孩子降生之际,正好是抗美援朝的第三次战役结束。于是,爹爹给孙子起名“援朝”。爹爹和康妈妈一再要帮我们带孩子。我只好把10个月的援朝送到了北京。
  一年后,我们的第二个孩子又出生了。此时,双方已开始在三八线附近的开城为停战而谈判,虽然常常是谈谈打打,但和平前景可瞻,因而爹爹为他取名“和平”。和平刚8个月,就被送进了中南海。
  爹爹一直没有忘记家乡的兄弟,他参加革命早早离家,养家糊口的担子全落在兄弟们身上,家境困难。爹爹决定尽自己所能,替每个兄弟家供养一个孩子来北京读书。
  如此一来,孙子、外孙、侄孙们聚在一起,有十五六人了。再加上爹爹和康妈妈老两口,将近20人。全家聚在中南海西小灶饭厅一起吃饭,就得挤满两大桌。
  当年,在中央最高领导层中。有三家生活比较困难,就是爹爹家、刘少奇家和陈云家,原因都是家庭成员多,需要接济的亲戚多。中央办公厅曾设法给予补助,但是爹爹从来没有去领过。
  朱琦病逝
  朱琦在“文革”中受到了很大的牵连。当时造反派不敢对爹爹太放肆,他们整不着爹爹,就拿朱琦撒气,批斗、抄家便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
  1972年,朱琦恢复工作后,由于劳累,也由于“文革”这几年的折磨,患了心脏病,在家休养。
  1974年6月的一个周一,我和往常一样上班去了,朱琦和单位一位老同志在家聊天,突然感到不舒服。等我赶回家,他已经走了,没有留下一句话。孩子们都不在家,他们都当兵去了。朱琦走时,只有50多岁。
  怕爹爹经受不住这个噩耗,只说“朱琦突然犯病了,在医院抢救”。6月20日,朱琦去世后的第10天,我们回北京去见爹爹,康妈妈才告诉爹爹。
  那天,爹爹显得很虚弱。看到爹爹拄着拐杖步履艰难地来到客厅,我忍不住就哭出了声。爹爹说:“你们开始不告诉我,这不对,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这么年轻就走了。他上过中央党校,受过高等教育,走得这么早,太可惜了。”
  最小的儿子被执行死刑
  1983年“严打”期间,天津一天内处决了82人,国华就在里面。国华1957年出生,出事时才25岁。他不是什么天津人民银行的行长,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天津铁路系统工作。与国华一起被枪毙的还有天津警备区政委的子女。
  国华不爱说,不怎么出去,他喜欢画图,制作写字台、单人床,像个“小木匠”。家里也不像人传的那样,地上有地毯,桌上有电视机,都没买。
  当时的形势是“严打快打”。当时有人说把责任都推到国华身上,朱国华有他爷爷朱德,肯定不会难为他,国华被推到最前面,结果其余人被放,最年轻的国华被枪毙。
  这个事情在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有很多不实的传言。其实,康妈妈从未介入此事,也没有任何领导人找她谈过话。我听到不止一人说朱国华并没有死。但30年已去,死不死无所谓了。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2.15期)B⑨
其他文献
近年来,法院系统出现一些错案,比如佘祥林错案、赵作海错案,虽然最终得到纠正,但不可避免地对司法公信力造成伤害。今年4月5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下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办法(试行)》,决定在河南试行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办法》界定了错案的标准和内容,提出“谁用权,谁就要负责一辈子”,并有相应的追究程序和细则,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错案的发生。“终身”两个字,足以让一些法官惊出冷汗。  
期刊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对政治局势掌控的力度和解决矛盾方式的不同,带来的结局是不一样的。以下列举一些不同时代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解决方式,为现实社会提供借鉴。  绝望中爆发的抢米风潮  1909年,湖南水患严重,使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美誉的湖南粮食收成锐减,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灾荒的影响持续到1910年,米价也跟着上涨,已是平常年份价格的好几倍。由于饥饿和绝望,一场自发的抢米风潮在湖南省会长沙城
期刊
共和党预选尘埃落定,美国大选迫在眉睫。为了给自己拉人气,3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推出了自己2012年竞选纪录片《我们走过的道路》。在这段17分钟的宣传影片中,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出现了4次:他眯着眼、手指着屏幕,用低沉的声音全力宣扬奥巴马在挽救经济和拯救汽车行业、公共医疗保健改革和外交等方面的政策。  在克林顿的表现中,我们看不到两人在上届总统竞选前期的“刀兵相见”,看到的是卸任总统对现任总统
期刊
王维亚,男,1960年5月生,河南西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文学院副院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涉入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抒情诗集《童话岛》,散文集《云中的红月亮》等多部。幼承家教,兼习书法,读书写作之余临池不辍,曾受聘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教授书法艺术。近年致力于中国碑林文化随笔的写作,已出版有《镌刻石头》、《悟对西安碑林》等。
期刊
在墨酉哥,腐败存在于从达官贵人到贩夫走卒的社会各层。行贿更容易办事,好过填表格、排长队,还要面对难伺候的公职人员。  在墨西哥,一个孩子很快就会认识到,腐败是一种生活方式.上学、工作和从政,“不耍诡计就行不通”。  我念初中时,历史老师卖给我们彩票,承诺我们买得越多,分数就越高。他说,全国彩票会开出中奖号码的。我碰巧买了那个号码,得到了最高分,但票在他手中,我根本拿不到钱。  多年以后,我已是一个
期刊
十年前,在黄河的东岸,一个叫碛口的小地方,我远远看见一群小朋友帮家人搬煤。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空间,他们抱着、提着、担着大小不等的煤块,爬坡。年轻的妈妈擦着汗,看着孩子们跑上跑下,心里一定美滋滋的。此刻,劳动带来的乐趣一点也不亚于玩耍。  我们当时几乎跑遍了榆林的每个县,为三秦都市报的发行“喝彩”。晚上喝酒,白天采访。今天回想起来,我们几个大人拿着相机拍照,当然是工作,但也跟玩一样开心。  五年前,我
期刊
2012年4月21、22日,83岁的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济南谈民间借贷,呼吁“消除金融垄断,鼓励民间资本进入”;82岁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则在北京再次强调改革的“顶层设计”,并期待今秋的高层换届,带来一个“由改革推进增长的新时代”;82岁的学者资中筠在武汉纵论世界趋势和中国前途,提醒大家不要“陶醉在表面的繁荣”,“中国非改不可”……  此时,一群耄耋之年的老人,正活跃在为中国改革鼓呼的第一线。他们的奔走呼
期刊
近日,著名书法家杜中信《楹联写法》、《扇面写法》、《竖式写法》、《横式写法》、《榜书写法》、《斗方写法》六本书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和美术用品店公开正式发行,初版发行量达到惊人的7.2万册。本套书图文并茂,杜中信耗费一年时间,收录了他的480幅创作作品,这些作品可以供研究书法的人参考和借鉴。该套书主要是谈书法的技法、入门、选贴、创新。本书针对书法书写形式上的一些分类,分为常见和常
期刊
十年前,我们结伴来到巴特尔的家乡,内蒙古的巴林右旗。这里有著名的石头和原生态的那达慕。我们的镜头是如此地投入,以至于摔跤大会的广播里不时传来问候:摄影家们不要拍了,休息一下吧!  第一次来到大草原,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辽阔,绿毯似的辽阔,民歌奶茶美酒浑成的激情,以及涌流变幻的羊群。  十年后,我和一群画家再次来到同样遥远的青海湖畔写生。他们用画笔,我用相机。  当年制造原子弹氢弹的地方,就是今天的
期刊
1960年1月,林彪在广州珠江宾馆主持召开全军高级干部会议。  准备讲话稿前,林彪决定从列宁的著作中,看一看他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本观点。  他向秘书交代:“从广州军区政治部借一套《列宁全集》来。”秘书把书找来后,他数了数,共有38卷,于是和秘书分了工,第1卷至19卷由秘书看,第20卷至38卷由他自己读。他指示秘书把凡是讲到战争问题的语句章节都摘抄下来做成卡片。他自己读的部分由他用红笔划出,找别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