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大脖子病的诊断与防治

来源 :畜禽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j1988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发病情况发病猪只均为刚下产床的断奶子猪,平均体重15kg左右。自下产床2d后,就开始陆续发病,用磺胺类药和青链霉素治疗效果不佳。就诊时.已死亡1头;其余猪只呼吸困难,张口喘气,鼻流出红色泡沫样液体,精神沉郁.步行不稳,拒食呆立、皮肤苍白,个别猪只耳朵颜色深红.颈部腹侧严重水肿,有淤血斑。临床检查,病猪体温升高40~42℃,咽喉部发生急性肿胀,高度呼吸困难,个别猪只口、眼、粘膜呈紫红色,腹侧、耳根和四肢内侧等处的皮肤可见红斑,指压褪色,后腿跗关节肿胀。
其他文献
2005年8月在笔者自办的猪场发生了一起初孕母猪及后备母猪高热稽留。食欲废绝,呼吸困难,便秘、粪便呈珠状,怀孕母猪流产的急性传染病.经过专家会诊,发病情况调查分析、临床检查、
骡鸭具有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及肥肝性能好等优良特点,但初春与初冬时节,其雏鸭成活率较低,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致死。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
在养猪生产过程的早期,细菌和霉形体病是主要的猪病类型,通过药物治疗和改进管理来处理,效果一般比较显著,病毒病只是极个别的发生。但是,目前病毒病发展变化很快,大有成为猪传染病
笔者在养猪技术指导与跟踪服务过程中,广泛与养猪专业户接触,发现有的农户养猪成本偏高,导致养猪经济效益低,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现就养猪经济效益低的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谈谈自己
本文就水面大跨距数字微波电路工程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结合实际设计中的一些体会,提出对这些问题的基本考虑和解决方法。本文提供了用于工程设计的一些数据和资料,供设计
根据大竹县农村散养畜禽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提出了畜禽寄生虫病感染情况调查方案和驱虫试验。
在我国加入WTO后,为了更好地防止欧美国家在我国的农副产品上实施的技术壁垒,推行生态养殖小区的规范化生产势在必行。生态养猪小区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及生猪饲养”环境,控制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