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风筝

来源 :大众科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le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风筝起源于距今约两千多年前的古代,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由人们以经典故事、神话传说等故事为题材,运用比喻、谐音等手法,赋予风筝不同的寓意以表达人们对生活美好向往的文化。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家庭观十分重,作为一个来自风筝之都的人,我将把风筝与家庭观结合起来,展示出风筝的另一面。
  风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看似只是一个普通的玩具,但这个普通的玩具已经有将近两千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风筝的起源大概有这样几个说法:春秋战国时期,鲁班见鹞鹰在空中盘旋飞翔,深受启迪,于是“削竹为鹊,上天三日不下”,这是风筝的雏形。汉初,韩信用竹篾扎出架子,糊上纸,做成了更接近于现在风筝的飞行物,以线牵引使其乘风在空中飞翔,即“纸鸢”,五代时期,李邺在纸鸢的头上装竹笛、安置丝鞭,风吹竹笛,鸣声响起,宛如古筝,于是就有了“风筝”之名,风筝自两千年前产生开始就一直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这两千多年里可能有无数的东西失传,可风筝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玩物却紧跟时代经历风雨后顺利保存下来了。
  唐朝的时候,中国的风筝相继传入朝鲜、日本、东南亚、阿拉伯以及欧美各国。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还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把风筝称为中国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古代的风筝作用很多,比如,战争武器;战争中的通讯工具;科研工具;生产的工具,当然,风筝最大的作用还是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放松身心、寄托情感。在这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承载了人们太多的情感。它一直融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由于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所以在风筝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福禄双全”“百鸟朝凤”“龙凤呈祥”等这样的富有传统气息的吉祥元素,人们也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祈求福祉,表达自己的美好感情。
  另外從风筝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国人浓厚的家庭观念,风筝对促进家庭和谐也有着重要意义,人们在风筝上画图、题字,一般来说都是为自己的家庭祈求福祉,希望家人健康平安,希望家庭美满,或者子嗣成才,风筝就现在来说,它也有在促进家庭和谐的当代价值。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对于家人的陪伴比较少,有空闲时间也放在了手机上,或者是旅游上,很少有单纯的家人相处,认认真真的做某一件事,所以就风筝的制作来说,日常风筝的制作相对比较简单,对工具的要求也比较低,可实现度还是比较高的,而且制作过程中又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共同想办法出点子,这对于行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另外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良好表达对于家庭和谐有这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在风筝的制作的选题过程中可以表情达意寄托自己的美好情感。对于家庭制作娱乐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交流作用。
  其次,风筝制作完成后有少数人可能选择摆放纪念,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相信在家庭生活中中,每当看到家人们一起努力的成果,想到相互支持配合制作的过程,大家心里都会产生一股大家庭的暖意。有的家庭会选择带着家人,带着野餐工具,走进公园放飞风筝,你追我赶,大家一起快乐的玩耍,享受难得的惬意时光,这就可以促进家庭成员的交流互动,从而达到推动家庭的和睦的效果,所以风筝在增进家庭感情方面意义重大。风筝的制作放飞成本比较小,过程也比较轻松,所以在偶尔的闲暇时间里,大家一起动动手做风筝,然后一起放飞风筝,也是家庭中的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潍坊的风筝具有造型优美,选材讲究,扎工精巧,形态逼真,色泽鲜明,题材广泛,集各种工艺及造型艺术于一体,旦有浓郁的东方工艺风格与强烈的乡土气息的特点,国家于1984将潍坊确立为风筝之都,并于每年的4月举办风筝文化节,这时会吸引来自各地的人来旅游参观,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很多个国家和地区参赛,风筝的样式有了很大的丰富,同时还有世界上最大的风筝由千百个人一同放风筝,也是难得一见的盛景,在娱乐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周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古人从来都没有想象到有一天风筝会演化成现在这般壮观的景象,我们也无法预测将来的风筝会是怎样,但是对于这样一种既可以推动人文方面丰富又可以推动经济方面发展的宝贵文化资源一定会受到大家的重视,并不断普及,风筝也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件平常而又丰富的文化生活方式。
  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对休闲娱乐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了要求,风筝这种年代久远的东西不但没过时,反而成了新时尚,每年春天气温回升万物复苏的时候,不少人家会选择带上家人,带上朋友,带上风筝开车兜风,去郊外一起放风筝,甚至随意一个时间点也能在风筝广场中看到有老老少少在放风筝,潍坊市为了响应群众的需求,也为打造良好的城市氛围专门修建了风筝广场,风筝走出了以往古朴意蕴美被赋予了更多的现代涵义,但我相信它最根本的情感永远都不会变,保证风筝之美最重要的就是把风筝的文化融于生活,是生活中很平常却又很有仪式感的一件事情,并逐渐内化为心中的一种感情,每当放风筝的时候在娱乐之外能够触发自己的一些美好的情感,使放风筝成为一种人们很自然的娱乐方式,在娱乐中增进彼此的感情,打造和谐家庭。可能很多人都觉得风筝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东西,但是其实原创风筝千千万,一模一样的确实是很难找到,每个风筝都被人们赋予了自己不同的感情,虽然现在的流水线生产确实是让风筝变得很普遍,人们不用费心耗力就可以得到一个精美的风筝,但是真正的美好需要自己去体会的,所以我希望风筝可以真真正正的走进每一个家庭,家人们一起体验制作放飞风筝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家人之间也多了一些陪伴和交流,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在风筝中体会到一份来自风筝的美好,体会到不一样的风筝之美。
  风筝传千年而犹存,看似普通却大有玄机,亲身体会方能了解,我们大家也应该慢慢学着走进传统的老物件体会其中的一份欢乐。
其他文献
摘 要:干部档案信息是能够直接反映出干部个人情况的一份资料。通过干部档案信息,领导以及单位的其他工作人员,能够对干部的基本素质以及工作经历形成全面的了解,也能够更好的对干部的工作进行分配以及管理。整体来说,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干部档案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以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为基础,对如何推进干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事业单位;干部档案;信息化建设  前言:为了能够更好
期刊
“小鲜肉”一次是近年来兴起且比较火的一个词,它主要是形容一些外貌白白嫩嫩,比较突出,年就纪又比较小,在各领域走红,这类人我们称之为“小鲜肉”。这一词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近几年来娱乐圈涌入了很大一批新生力量,他们一般都具有白白嫩嫩外貌比较突出的特点,而且年龄相对又比较年轻。  当下这些小鲜肉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做练习生,在韩国学习唱歌跳舞和穿衣打扮,回国后以一种潮流小生的面貌参加选秀积攒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不断进步,很多人在参观博物馆时,对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讲解知识过程中,语言需要得体,要让受众听清楚并且感兴趣,另外也需要根据现场情况随时做出讲解内容及讲解方式上的调整,尽可能吸引更多的受众。那么,要做好讲解工作,其实跟讲解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讲解技巧有很大的联系,讲解員只有清楚了解博物馆的专业知识,并掌握一定的讲解技巧,这样才能达到良好
期刊
摘 要:我国历史悠久,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探索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熠熠生辉是我们每个人的重要责任。而将传统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毫无疑问是最行之有效的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策略,应用传统文化并不是照搬照抄,也不是盲目堆砌,我们必须要对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积极因素进行整合,以正确的应用方式将其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保证视觉传达设计效果
期刊
摘 要:“信天游”是我国陕北地区的一种民歌,是当地的人们用来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传递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语言特色鲜明,风格独树一帜,有着浓重的地方特征。它的诞生是一定的历史条件、地理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的风格特点和地区心理,是我国优秀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称“信天游”是山沟沟里的调子,但是随着这几天的产业化探索,山沟沟里的调子飘出了山溝沟,它身上所携带的文化因子也影响着越来
期刊
啊, 好大的雪。秋天就在你不经意间又悄悄地划过了北半球。  今年的雪比往年来的早了一些,也不知道它到底是想让你忘记过去从头再来, 还是像钢刀插入你心田。  记得那一年, 我和琼一起在雪中飞舞, 那段欢乐的时光就好象精彩的电影片段一样, 时刻在我脑海里回荡。雪下的那么大, 我们的追逐比雪花飞得还要快, 我们的笑声也打破了寒冬的寂静。“琼, 你是我今生最爱的女人, 我要让天地为我们做证, 永世不忘。”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互联网 +”背景下,如何科学、高效地推动农业发展,是我国农业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基于此,主要分析了“互联网 +”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出现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以供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 +”;现代农业;发展  我国的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 7%,再加上农业人口众多,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
期刊
一.产生背景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一种流传于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的传统民间版画,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木刻版画三大产地,2006年5月20日,杨家埠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家埠生产木版年画,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对于它的起源大概有两种说法,一是明朝末年一位料衣太监回杨家埠省亲,从皇宫带回一幅形象生动的彩绘门神,乡亲们非常喜爱。当时有个会画善刻的人,巧妙地把
期刊
摘 要:现阶段,国内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以往的信息传播方式和途径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传统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目前时代发展的需求,这也导致以微信和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应运而生,且达到了极为快速的传播。自媒体时代的带来,对于思想宣传工作而言,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正是基于此,以自媒体环境作为研究背景,对该环境之下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自媒体环境;思想工作;宣传;创新
期刊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新”,正改变着传统共青团工作的环境,特别是新的载体平台、新的变革空间,都给传统共青团工作带来挑战。传统青年组织的影响力正被新媒体所弱化,工作方式的变革、团组织工作主客体地位的变化,都是当前共青团所需要面对的突出挑战。新媒体时代共青团工作的优化,要审视当前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依托新媒体,重塑团组织与团员青年关系、提升团组织与团员青年互动质量、改进团组织工作思路,促进共青团工作的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