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跳槽时的内心戏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ue_h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家创业公司的投资经理—这是刚满24岁的夏弥多的第4份工作。
  从2012年正式工作以来,她几乎保持着每年一次的跳槽频率。最近这份工作是她找得最久的一次,足足两个多月的时间,她在上海、北京、深圳间飞来飞去,“朋友都觉得我怎么最近出差这么频繁,其实我是在找工作。”
  求职的阶段曾让她很焦虑,除了要应对面试官关于资历、背景、能力的考察,她也很担心自己的简历,“跳槽太多会不会给公司一种不安分的印象。”但在“既有工作的无趣”和“找不到工作的焦虑”之间,她更畏惧前者。
  夏弥多的情况并不是少数。“害怕无聊、喜欢挑战、频繁跳槽”已经成为90后求职者越来越明显的标签。人力资源管理公司中智(CIIC)的调研报告显示,应届生的一年内离职率在快速攀升,2011年还只有17%的应届生在一年内换了工作,到2014年这一比例已经涨到24%—每4位职场新人中就有1位工作不满一年就要跳槽。
  客观上看,90后所处的时代,正好是行业发生大变革的时代。正如风险投资家约翰·杜尔(John Doerr)所言:“互联网是这个星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合法的财富创造活动。”很多互联网公司不仅自身存在大量对人才的需求,也带动了很多有待革新的传统行业—它们同样需要年轻的血液和新鲜的想法。
  另一方面,90后新生代大多是独生子女,且成长于经济状况较好的年代,在物质条件更容易被满足的情况下,他们对于个人价值的实现看得很重。在中智的报告中,90后由于薪酬原因选择跳槽的比例在降低,只有 33%的人因为薪水不高而离职,有65%的人离职是因为缺少对目前工作的兴趣—比起钱,他们大多数人更抗拒“无聊”。
  90后也同样在意晋升空间、公司的发展前景,甚至于上司的个性,他们是“理想的现实主义者”,智联招聘的高级职业顾问王一新这样概括。
  跳槽可能是他们不断试错的过程。这些新生代在毕业时对职业的认定不够清晰,对工作没有充足的准备,却又抱有很高的期望,他们对公司和团队存在的问题、不喜欢也不擅长的工作没有太多耐心。他们甚至比你想象的还要乐观,把不同的尝试当做体验,毕竟年轻是资本。
  企业正在试图了解这些新生代的年轻人。中国雇主品牌咨询机构HiAll首席运营官王文佶告诉《第一财经周刊》,90后这一代很容易“抓不来,留不住,用不好”,这给企业内部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更好地“使用”90后,不少企业都在想办法调整,比如建立新生代的社区,让同辈人互相帮助;让年轻人更早地到企业实习,习惯职场环境;工作模式向项目制转变,让有想法的人可以在不同项目和团队中实现价值……
  我们并不想否定90后的频繁跳槽,尤其当我们与一群90后的公司人聊过之后,我们发现,他们跳槽的原因不是工作辛苦,而是工作无聊;不是薪水微薄,而是缺乏成长;不是缺乏耐心,而是想要尽快找到自己—就算他们对职业的规划和自我认知还不够清晰,但至少都表现出了渴望挑战的积极态度。
  我们以5种90后跳槽时最常见的内心潜台词为线索,和一群90后聊了聊职场价值观。



  到底什么是“无聊”的工作?
  夏弥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美国做金融分析师,以分析股票为主,3个月后,她发现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股票分析的那套方法,“一年后就感到有点无聊了。”
  她试着在第二份工作中找到些变化,尽管还是做金融分析师,但这次她分析的对象是“人”。在她看来,金融行业相对细分,到不同领域看一看,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多视角。不过这次的跳槽并没有解决她离开第一份工作时的问题,“很快就无聊了。”夏弥多说。
  “工作无聊”似乎经常被90后挂在嘴边,也成为很多人跳槽的原因之一。夏弥多对此的解释是:“一旦一份工作不能挑战自己,无法让我有成就感,我就很容易觉得无聊,并且想要离开。”
  刘琦的几次跳槽也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她目前是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结算专员,大学刚毕业时,她接受父母的安排进入了一家国企,但“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培训都是走流程,很形式化。”这让刘琦感到焦虑,3个月后,她离开了公司。
  在谈到如何理解“无聊”时,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的几位90后给出了一些关键词:重复、不具挑战性、成长空间小、没有成就感。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接受忙碌、有难度的工作,这会给他们带来更多个人价值的实现。在中智的报告中,90后员工在选择职业时,将“个人成长”放在第一位。
  “3个月你确实可以把该做的事基本学会,这一点我很认同,90后都很聪明,尤其在大公司,很多专业化、细分的工作,3个月后可能会感受到工作的重复性。”在王文佶看来,对于一些能力很强的年轻人来说,3个月可以让他们掌握一份工作的基本技能,但工作并不只是技能,还有很多沟通、协调等软性技能的提升,“3个月后做事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在面对不同的环境和人时,如何协同他人一起把一件事情做好,如何跨部门合作,怎么在职场中与人打交道,这些都是需要花时间掌握的。”
  而对于那一部分特别聪明且能力出众的年轻人来说,王文佶建议他们冒一些风险,选择更灵活的中小型创业公司,“很多大公司的组织架构严谨且流程化,年轻人未必能在其中获得很多展现的机会,在轻量的创业型公司,他们的能力更容易得到体现。”
  都在鼓励不断试错,那不断试错的界限在哪里
  在公关公司工作的韩杰换了3份工作之后才发现自己最喜欢创意性的工作。
  在美国读完大学后,他先后去过外资银行和咨询公司,前者待了3个月,后者也只有3个月。这两份工作对于他来说太枯燥,直到进入公关行业,他觉得找到了方向,“很多东西都是在不断摸索和试错中找到的。”   试错没什么问题,但是90后似乎愿意付出更大的代价来找到他们认为最适合自己、能发挥所长的工作。“其实刚毕业时大部分年轻人对未来的职业认定都是不清晰的,但相对来说,70后、80后并不会对一份工作有太高的情感诉求,而是会去适应公司和工作,90后则相反,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中智人力资本调研中心副总经理庞丽敏说。
  “最大的风险恐怕就是一次又一次跳槽之后仍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王文佶说。他也同意,有进取心的人,可以不断试错,但要学会从每段经验中有所收获。需要想明白的问题是:每段经历中你本来想获得什么?为什么后来没坚持下去?下一份工作能不能满足你?在HR看来,对于任何一份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专注度和持久,很难说是这件事本身不对,更多的疑问在于“你有没有花足够的精力去把它做成?”
  “所以大学里多花一些时间去做社会实践,找到专业知识和个人兴趣的契合点,尽可能多地实习,接触不同行业的人。”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王一新建议。
  这个世界上有令人满意的上司吗?对上司不满意就要跳槽?
  “找工作跟谈恋爱一样,不合适就分开,为什么要勉强自己?”王青在一家招聘网站担任项目主任半年后悟出了这个道理,后来她辞职了。“之前的老板不懂,也不看重我做的事情。”有一次她费了很多力气找到一家国外的合作伙伴,电话会议时她基于之前的了解,向老板提议希望能多讨论一些战略层面的东西,但老板坚持要聊细节,最后合作失败了—王青不认同老板的做事思路和方式,也没法给自己争取到更多实践和证明的机会。
  “如果碰到非常不合适的老板,或者跟对方在根本的价值观、做事的方法上有冲突,该走还是走。”王文佶认为有些情况也没必要忍耐。
  不过他也提醒90后,在考虑是否还要继续一份工作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在这份工作中尽快证明自己的价值。这种前提下,如果遇到了一个赏识你的老板,那自然很好,你可能会获得很多证明自己的机会。但反之,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坚韧,而不是一旦没有被重视就想要换一份工作。“如果一个人把离职的原因归咎于老板,我会更想要知道他自己内心的反省和收获。”在王文佶看来,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职业生涯遇到跟自己不配的老板,但“这正是你提升自己的机会,因为越往上你就会碰到各种各样不同的人,要学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甚至影响别人,这种能力在我看来也是领导力的一种体现。”


4名90后的工作简历


数据来源:中智《90后员工吸引与保留趋势报告》

  没有上升空间,问题出在哪?
  在中智关于90后的报告中,26%的人因为“发展空间受阻,晋升困难”而选择离开。“国企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前面人不走,后面人就没法跟上。”这让刘琦觉得自己的努力和能力都没有被认可。
  不过刘琦遇到的这类国企的职场环境如今已经减少,在大部分的外企和民企中,按部就班的晋升已经不多见了,更多的还是看能力。但这里面有一个经常被90后忽视的问题:当公司考察你的时候,个人能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不管你有多优秀,这个世界是靠团队才能成功的,个人英雄主义也许能在你刚参加工作时把你凸显出来,但大部分工作仍然需要团队一起完成。”王文佶说。因此当公司在考虑是否要让你的层级升一个level的时候,除了看你为公司做了多少事,也要看你能否与团队一起有更好的发展。“当你想要让周围的人都无条件支持你时,你也要想想你能为周围的人带来什么,这样才能取得平衡。”
  频繁跨行业到底在追求什么?
  吴妮娜先后在网络公司和化工企业工作过,如今她在一家医疗企业做市场营销经理。这可能是另一种90后频繁跳槽的趋势,和我们之前提到的不断试错不同,这类90后的想法是,把工作当成一种人生经历,去不同行业体验一下,再决定要做什么,并且他们相信自己有足够的适应力。韩杰就觉得适应的过程很有乐趣,“越换越适应,越换越开心。”
  这当中有客观的原因,90后新生代处于经济状况较好的时代,有更多的资本和空间去探索,只不过“适应力能让你快速地了解一份工作,但不能让你的能力上一个台阶,适应归适应,能力归能力。”王一新说。
  王文佶也见过一些特例,“真正聪明的人,通过跨行业的体验,反而产生了好的创新力,这叫跨界产生势能。”当在各行业的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如果个人有足够好的创新力和联想力,就会形成跨界爆发。
其他文献
2014年,平安好医生启动了医生招聘计划,CEO王涛也参与了招聘。他们去上海的三甲医生找了10个医生谈,得到的答复大多是no,有的甚至是根本不可能。而那一年他们的目标是要招400名医生。  平安好医生是平安集团旗下的一个互联网医疗平台。与其他互联网平台不同,平安好医生采用了自建医疗团队的模式。这意味着平安好医生成为了传统医疗机构的直接竞争对手。  对平安好医生来说,医生的顾虑通常都很简单:在医院里
期刊
有人描述过大卫·拉切贝尔曾经的纽约工作室:无数美艳的模特等候在工作室,供他挑选、拍摄,其间不时有赶来拍照的大明星,不论是安吉丽娜·朱莉、希拉里·克林顿还是Lady Gaga,要见拉切贝尔都得提前预约。  大卫·拉切贝尔是谁?18岁时,他是安迪·沃霍尔的助手,后来,他成了VOGUE、Rolling Stone、Vanity Fair、GQ这些大刊追捧的摄影师,并凭自己的实力入选了全球十大最重要摄影师
期刊
在这特朗普之年,美国大地遍是政治评论家的悲叹,他们撕心裂肺地叫喊着:“怎么会这样?”也有少数勇敢者愿意悄然道出这个残酷的真相:许多选民支持特朗普,因为他们实际上认同他的观点。  不过,这篇专栏并不是关于特朗普,而是关于参议员克鲁兹。既然其他不太讨厌的候选人已经出局,克鲁兹的出现受到了共和党精英的青睐。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个相当显著的变化。坦率地说,克鲁兹在很多重要议题上的立场很疯狂,共和党精
期刊
大概人们都希望看到蝙蝠侠和超人两个通常意义上的正义化身打上一仗。在3月25日开始的这个周末,尽管烂番茄新鲜指数只有29%(分数越低则越差),这部险些成为史上投资最大的影片,在首周末依然获得了美国本土1.9亿美元、全球5.5亿美元的成绩。  与其说这是蝙蝠侠大战超人,不如说是DC和漫威之间终于开始的一场新的战争。如果说20世纪这对宿敌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漫画书的销售上,那么现在已蔓延到可以影响整个世界的
期刊
观致刚刚显露的一点转机又变得模糊 了。  3月24日,负责观致汽车市场与销售的执行副总裁孙晓东辞职。据多家媒体报道,3月22日晚孙晓东已被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带走,可能与他在上汽通用的工作有关。而两个月前,履新不到一年的墨菲(Phil Murtaugh)已经辞任观致董事长。这两位职业经理人都因在上汽通用时期的出色业绩获得声誉,被认为是市场营销高手。观致请他们加盟的目的只有一个—提升销量。这不会是观
期刊
给一个成熟的时装鞋公司搭配出一条合适的时装业务线并不容易。  但拥有21个女鞋品牌的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丽”)就这么做了。  这家公司在3月22日宣布收购一家意大利休闲服饰集团Fashion Box S.p.A. 29%的股权。双方将在大中华区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经营Fashion Box旗下的牛仔品牌Replay。  卖完鞋子卖衣服和配饰,是运动公司的品牌延伸策略,但这么做的时装鞋公
期刊
冰鲜的三文鱼肥腴爽口,除了能在寿司店吃到,Rosa Downing每周有两天会去上海徐汇区乌鲁木齐中路的Little CATCH吃poke。这是这两年在夏威夷开始流行的色拉饭,在夏威夷当地poke意思是“小块”,指的是海鲜、蔬菜切块做成的色拉。  黄佳仪乐意和顾客分享她的手艺。她和姐姐黄温仪是Little CATCH的店主,留学时她经常去夏威夷玩,如今她在当地poke配方的基础上添加了米饭、日式拌
期刊
3月10日起,伦敦巴特西公园里举办了为期4天的“买得起艺术节”。这个艺术节展出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售价基本在40到4000英镑(约合373到3.73万元人民币)之间。亲民的价格,使得人们可以尽情地挑选自己喜欢的画作、摄影作品、装置或是雕塑作品,然后用普通人都能负担得起的价格把它们带回家。不再高高在上的除了价格,还有态度。艺术节主管尼克·惠勒说:“来这里的人,不需要是专业艺术学院的毕业生,他们
期刊
3月25日和26日,中国的两个超级城市—上海和深圳,分别出台了对本地房地产销售的限制政策。这多少有点出人意料。  这两个更严格的房地产购买政策主要针对购买者资格作出了调整。上海规定非沪籍人士如果想在本地购买房产,要在上海连续缴纳5年的个人所得税或者社会保险。而此前的政策规定只要在3年内累计缴纳两年此类保险或所得税就可以了。在深圳,对买房者的缴纳年限从1年增加到了3年。  同时,上海规定居民购买第二
期刊
那个特别擅长吐槽,每条视频都能被转发100000+的papi酱还能红多久?  “不知道,鬼都不知道。把未来一次性收割了,落袋为安,有什么不好?”另一位网红罗振宇对着台下的近百位观众说,更重要的是,对着镜头外数量难以统计的观众说。3月27日,罗振宇难得穿起了衬衫和夹克,在台上花40分钟做了一场关于网红的演讲,并声明这场演讲将是他的视频节目《罗辑思维》里的一集。  以往的节目都是罗振宇在位于北京郎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