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y_1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2、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3、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交流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热爱和平的意愿。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探究比和分数、除法之间关系的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六(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18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镇安到西安的路程是140千米,汽车行驶100分钟可以到达,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3)汪老师买了10斤板栗花了70元钱,每斤板栗多少钱?
  二、创设情境,引出“比”。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天宫一号”发射过程视频。)师:看完这段视频,你的心情怎么样?师: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铸就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我国第一位乘坐宇宙飞船登上太空的航天英雄是谁,你知道吗?(出示课本情境图:杨利伟在飞船内展示国旗)师: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顺利升空。宇航员杨利伟叔叔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我国国旗。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师:这面国旗就是杨利伟叔叔展示的国旗,长15厘米,宽10厘米。比较这面国旗长和宽的关系,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长比宽多几厘米?宽比长少几厘米?15-10=5厘米
  (2)长是宽的几倍?15÷10
  (3)宽是长的几分之几?10÷153、导入新知,揭示课题。师:关于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表示方法。那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比”。(板书课题:比的意义)
  三、探究新知,认识“比”。
  1、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前项和后项顺序不能随便调换。师:刚才我们用15÷10来表示长是宽的几倍,我们又可以把它们之间的关系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请同学想一想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又可以怎么说呢?师:15比10和10比5一样吗?能随便调换两个数字的顺序吗?(引导学生理解前后项互换后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2、教学不同量相除也可以用比的形式表示。师:“神州: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千米的高空做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千米。那么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生列式,师板书:42252÷90。)师:我们也可以用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的关系,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
  3、引导归纳比的意义。师:比较一下上面两个例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说出:(相同点:都用除法,又都能说成几比几;不同点:第一个例子中的比是同类量的比第二个例子中的比是不同类量的比,不同类量的比得到的是一种新的量,如路程和时间的比表示的是速度。)师:现在,谁能归纳一下,什么是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4、谁把课前练习的几个算式变成“比”的形式。
  5、根据自学提纲,自学教材,掌握比的相关知识。师:关于“比”,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P44内容,同桌谈论交流,全班反馈交流)
  6、完成《分层测试卡》28页基本练习1、2小题和4小题的前两个。检测知识掌握情况。
  四、沟通旧知,探究“比”。
  1、通过具体生活情境,比较、辨析,加深学生对“比”的理解。师:大家现在对“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举几个生活中的“比”的例子。(屏幕出示足球比赛场景图片,比分为2:0)师:这是比分,这里的2:0是什么意思?你们觉得这个“比”想说明的意思和我们今天学的“比”一样吗?师:其实,这个2:0本身就提醒了我们它不是表示相除关系的,哪里提醒我们了?(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不能为0)师:这里只是用比的样子记录各自进球个数或所得分数,并不是表示两数相除的关系,大家可要注意哦。
  2、小组合作,探究“除法”、“比”、“分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师:,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那前项呢?比号呢?(课件出示“除法”、“比”、“分数”三者关系表,小组内互相讨论并填写卡片,全班交流)
  五、趣味练习,巩固“比”。
  1、填空题3÷7==():()
  a÷b==():()
  2、讨论题小强的身高1米,他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小强说他和他爸爸的身高比是1:173,对不对?如果不对,你认为是多少呢?
  3、比一比哪杯糖水更甜?
  六、联系生活,拓展“比”。
  引出“黄金比”的概念,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芭蕾舞表演。(播放视频)师:芭蕾舞演员为什么都要踮着脚跳舞呢?干嘛不找高一点的演员呢?其中的道理就和我们今天学的比有关。(教师出示未踮脚和踮起脚的演员的腿长和身高,算出腿长和身高的比,求出比值。)
  未踮脚:90:160=90÷160≈0.563
  踮脚后:105:175=105÷175=0.6
  师:踮脚后的比值非常接近0.618,人们研究发现,当一个比值为0.618时,最能引起人的美感,这个比称为黄金比。所以,芭蕾舞演员踮起脚尖跳舞是在创造黄金比的美呢!现在,你知道妈妈为什么经常穿高跟鞋了吧,她也是在创造黄金比。
  师:关于黄金比在生活中的应用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查找。
  七、总结提升,深挖“比”师: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比,回顾一下你有什么收获。……师:老师有个疑问,既然除法和分数都可以表示相除关系,那人们为什么还要创造比呢?(出示一杯香浓蜂蜜奶茶)师:这是一杯很多同学都喜欢的蜂蜜奶茶,你想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制作蜂蜜奶茶需要的原材料有奶精、茶粉、蜂蜜和水,我给大家一个比,看大家能不能看明白。(牛奶、红茶、蜂蜜、水下方对应出示5:1:1:5)师:用除法和分数能一下子将四种物品之间的倍数关系表示出来吗?师:是呀,多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组成连比,不仅两两之间的倍数关系很明确,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都一目了然,威力真大。小小的“比”,看来还蕴藏着更丰富的内容,后面我们继续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萧山作为浙江省重要的服装进出口基地,需要大量的懂外语、具备一技之长的人才。如何在大班化环境下有效施行英语教学,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通过多年实践,笔者在我校服装专业中比较成功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一系列探索,总结出小组成绩分工法、小组游戏竞赛法、切块拼接法、小组调查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实践证明,这些方式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群体意识;有
【摘要】中职学校要把发展“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确立主体性德育观,着力创新德育模式,优化德育环境,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德育实践,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中,增进道德情感,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关键词】德育主体实践  1问题的提出  顶岗实习是中职学生毕业之前的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这既能让毕业生预先体验到职场上的要求,又能让学生将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操作能
【摘要】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虽然改进了教学手段,即从传统的“板书教学”变为“多媒体教学” “上机实践”,使教学内容表达直观化。增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教学方法单一,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忽视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师生缺少交流,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甚至被压抑,这些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从而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1、引言  英语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很重要的,这不仅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可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自己所教的这届学生很少有独特的见解和新颖的想法,课堂上的发言只会按部就班,课后的作业也大多是“百人一面”,缺乏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  2、背景  我教的两个班虽然在学生整体素质上稍
期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巩固7个生字。复习写“请”、“就”两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过程和方法: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等一些科学知识。在资料的收集交流中知道更多的益虫以及一些科学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和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
期刊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它蕴涵着丰富的美学原则;而张弛有度、疏密有致的节奏之美,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更具有不可忽视的美育效应。《草原》篇幅较长,教学若面面俱到,实则是“面面不到”,因此抓住重点、张弛相济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草原》这课的教学设计中,有活动场景的栩栩如生,有交流颐表灵动展现;有时浓妆艳抹,有时淡然点缀,美不胜收,呈现在跌宕起伏的教学过程中。  作家老舍先生的散文《草原》,是一篇文笔雅逸,充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