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观察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moji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观察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所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实施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加用药物治疗后患者的溃疡愈合以及HP感染的清除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临床效果的显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的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奥美拉唑药物能够提高临床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为60例发病4.5-6小时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的60例发病时间4.5-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收治时间在2018年4月-2020年4月,按照双盲法的方式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实施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相差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析死亡教育联合人文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择74例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平均分组,采取常规、死亡教育联合人文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研究组更优,两组差异显著(P < 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患者行死亡教育联合人文护理,可以改善患家属负面情绪,缓解患者家属悲伤程度,值得推广.
目的:研究山腊梅叶乙醇提取物对肝脏糖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山腊梅叶提取物低剂量、高剂量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采用糖尿病大鼠模型.使用ELISA法测定五组大鼠肝脏中葡萄糖激酶、葡萄糖-6-磷酸酶两个糖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并比较结果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它几组葡萄糖激酶表达皆降低、葡萄糖-6-磷酸酶均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二甲双胍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葡萄糖激酶表达水平更高、葡萄糖-6-磷酸酶表达水平更低(P<0.0
目的:归纳小儿内科急性腹痛(AA)的病情特点,并总结治疗经验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内科AA患儿为研究对象,从患儿性别、年龄、腹痛位置、伴随症状及病因方面总结病情特点分布情况;并根据患儿病情特点实施针对性的内科综合对症治疗,评价临床干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患儿腹痛程度评分(VAS法).结果:本组120例AA患儿中,男女性别比例为0.97:1;3~6岁小儿为AA主要年龄区间;大多数患儿腹痛位置分布在脐周;发热、呕吐为患儿主要伴随症状;急性肠胃炎、腹泻性腹痛为小儿AA主要病因.经内科对症治疗后,临床
目的:分析D-二聚体在急诊胸痛患者临床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500例急诊胸痛患者看作是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D-二聚体检测,根据结果分别计算阳性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500例患者中,有99例为阳性,阳性率为19.80%,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49例,肺血栓栓塞症19例,主动脉夹层18例,通过影像学检查全部确诊;剩下13例中肺炎4例,胆结石1例,胸膜炎3例,带状疱疹5例,特异性为86.87%.有401例为阴性,阴性率为80.20%,当中肋间神经痛76例,自发性气胸
目的:对偏瘫患者开展改良站立位重心转移能力训练结合中医针灸的价值及作用进行探析.方法:研究纳入对象选取时间以及范围为2020.7-2021.7以及确诊为偏瘫的患者,共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标准,一组以常规康复治疗为方案,一组增加改良站立位重心转移能力训练以及中医针灸,前者纳入40例设为对照组,后者纳入40例设为观察组.完成干预后对比组间肢体功能、平衡能力、步态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分值、BB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上述分值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究DR联合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挑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多发性骨折患者展开研究,均给予DR、CT联合诊断,归纳临床诊断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多发肋骨骨折,发生骨皮质中断.DR诊断检出70例160根肋骨骨折,其中,连续性51例、跳跃性19例.CT三维重建共检出100例236根肋骨骨折,伴肩胛骨骨折11例,胸椎骨折5例,肋骨连续性骨折70例,跳跃性骨折30例,其中,骨折主要发生在第4-7肋间,占50%,其次为第8-10肋骨间,发病率为30.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及循证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接受PICC治疗的101例患者资料,观察所有患者置管期间的通畅情况,对比堵管与未堵管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PICC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101例患者PICC置管期间,有28例发生了堵管事件,堵管率27.72%,其中19例部分堵塞,9例完全堵塞.对比堵管与未堵管患者间的临床资料发现,结果显示两组在置管时间、置管部位、血小板、FBG水平以及原发疾病上出现显著差异(P<
目的:探讨I期子宫内膜癌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子宫内膜患者60例.其中盆腔组30例行筋膜外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组30例行筋膜外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结果: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期高危型子宫内膜癌需做全面的淋巴结切除术.Ⅰ期子宫内膜癌实施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必要性尚需多中心联合研究.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社区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未开展社区护理)与实验组(41例:开展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舒张压、收缩压等血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Barthel指数、FMI运动能力评分以及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自我护理能力(ESCA)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