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人生旅途中的那一缕芬芳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l5667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还是小姑娘的时候,我有很严重的哮喘。每次病一发作,整个人都蜷缩成一团,像只小虾米一样全身发抖,胸腔里发出巨大的嘶嘶声,拉风箱似的,似乎心肝肺都要出来。
  那时我家里条件不好。父亲是化工厂的普通工人,身体不好,工作几经调动后被派去守仓库,一个月只能拿到三十来块钱。而母亲只是个家庭妇女,不识字,只有眼睛还好,就私底下接了厂里同事的浆洗缝补活。
  我十多岁时哮喘已经到了要命的程度。清晨或半夜,有时甚至是天气突变的白天,那毛病说来就来,阵势之大,气的声音左邻右舍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每天看着父母为我的病忧心忡忡,我连自杀的想法都有了。
  病一直拖了好几年,到我十七八岁的时候,已经到了听天由命的地步。父亲借钱送我到市医院检查,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母亲日日熬夜替人家干活,收了钱一分不剩地买各种水果和营养品给我。我自然也从家里的气氛中感受到死亡的威胁,成天就捂着被子一边掉泪一边等死。
  直到有一天,父亲的一个工友来家里看我,悄声对父亲说,这丫头的病,与其干耗,不如想点别的法,我知道有个姓江的中医,治哮喘特别神,不如你们去找他试试。
  就因这段话,我十七八岁已经无望的生命之花,又开始有了重新绽放的希望。
  
  二
  
  那是四川边远的一个小城,父亲带着我乘船整整一天一夜,才找到江医生的家。我一直记得,1986年3月28日凌晨,天刚蒙蒙亮,晚起的雾还没完全消散,父亲牵着我的手叩开一扇蓝漆木门。
  开门的是医生的妻子,她打量了我和父亲一下,马上招呼说,赶的早船吧,快进来快进来。说完她冲屋里喊,老江,有病人来了。
  我捧着温热的水杯喝水的时候,江医生出来了。大概四十多岁,身姿挺拔,面容俊朗,剑眉高鼻,倒像个军人。他穿深蓝色的中山装,上衣口袋里别着一枝铜色的钢笔,黑裤子黑布鞋,走路都带着风声。他看到我们打了声招呼,就说,这姑娘气管炎厉害,骨架子都变形了。
  我父亲一听这话就流眼泪了,直往地上跪。江医生扶住他说,不要紧不要紧,我先看看,你莫担心。说完他叫过妻子,低低地咕哝了两句,就让我坐在长条木椅上伸手给他。那时候我自卑自责,甚至排斥再就医,觉得老天待我太苛刻,想这样一辈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死掉算了。江医生可能看出了我的情绪,并没问我太多关于病情的问题,只是温和地同我聊天:丫头,你多大了?念书没?家里几个兄弟姐妹?诸如此类。
  我的拘谨慢慢消失,背着父亲,甚至还小声跟他说我不想活了,反正都是要死,死了还免得受苦免得拖累家人。江医生笑了,你这个丫头,谁说你要死了?要是自己都没信心活,就是神仙也救不了你。那时候我看到他的眼睛里有一种光亮,那似乎是对弱者的嘲笑,让我一下子觉得羞愧起来。
  这时,他的妻子端来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几乎一整天没吃东西的我和父亲,一边感谢一边狼吞虎咽地吃光了整碗面。
  早饭后江医生给我开药方,说哮喘是个慢性病,要调养,这姑娘恐怕要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
  我父亲千恩万谢说要留下生活费和医药费,江医生收了药钱,生活费却都退给了我父亲。父亲走的时候说,我就这么一个姑娘,她要是能活下来,那是您给她续的命啊。
  我就这样在一个可以说是陌生人的家里住了下来,江医生说他四十多岁了,大女儿和我同龄,便让我叫他江伯伯,叫他妻子彭妈妈,收我做了干女儿。
  我在伯伯家一住就是大半年,这期间,我的病慢慢有了好转,和伯伯的家人也成了真正的亲人。
  我和他们的大女儿敏敏睡一张床。早上天还没亮彭妈妈就起来,首先把我的药罐子放在煤炉子上煎药。药是一天一服,在早上煎好,浓浓的药汤用一个大白瓷钵盛着,分成三次,早、中、晚按时端给我喝。开始我还不习惯药汤的苦味,伯伯就省点肉钱买一小袋水果糖,橘子味道的,用透明的玻璃纸包着,每次喝完药就背着弟妹偷偷塞给我一颗。后来回想,那种微微苦涩以后长久的甜,总会让我记起伯伯的大手把糖塞到我手心时留下的那种温热和疼爱。
  其实伯伯家条件并不好。他们有五个孩子,老大敏敏小时候和大弟同时出麻疹,伯伯当时被当做牛鬼蛇神关起来了,彭妈妈带着孩子还住在镇上,就只能抱着更严重的大弟跑几十里路去城里看病。而留下来的敏敏就烧糊涂了,从此脑子有点问题,什么事情也做不了,还必须有人在家里看着她。后来伯伯在医院里上班,全家的经济来源就只有他的工资,家里两个男孩都才十几岁,却要下苦力挣学费和补贴家用。
  虽然生活那样艰难,我却在他们家得到最好的照顾。吃饭时彭妈妈总单独盛两碗饭给我和伯伯,同弟弟妹妹相比,我碗里的米饭吃着吃着就会有惊喜。白米饭下面,会埋着两片肥而不腻的梅菜扣肉,或者是两个胖乎乎的糯米丸子。油水渗进饭里,那是一种在如今无法想像的美味。开始我并不知道这是一种特殊待遇,直到最小的妹妹萍萍有一天发现我碗里的肉,睁着羡慕的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我,撅着嘴巴等我吃完后就转身找妈妈要肉吃。
  那天妹妹挨了打,因为四块扣肉只给了我和伯伯。彭妈妈说伯伯本来是买给我吃的,她想着他要挣钱,每天太辛苦,该吃点有油水的东西才保得住身体,就分了两块给他,而我是病人,病人当然应该注意营养。她说话的时候妹妹还在一边抽泣,小嘴巴一瘪一瘪地看着我,我也跟她一起哭了。
  
  三
  
  秋天,我的哮喘时有复发,有一段时间每到半夜,整个人得上气不接下气,彭妈妈就整夜不睡觉,把我抱在身边不停地安抚。伯伯在外屋通宵配药,调整药方,有时候会花好几个小时来给我做针灸治疗。深秋的夜里,他常常和彭妈妈累得满头大汗,眼里布满血丝。
  那段时间我的意志特别消沉,似乎又回到刚刚接受治疗时的状态。这时候,厂里一个喜欢我的男孩因为给我写信我总是不回,专门来看我。那天我一口回绝了他,之后躲在屋里不肯见他,伯伯留他吃了午饭,和他谈了很多关于我的事情,下午送他上了回家的客轮。
  晚上伯伯来劝我,语气显得很沉重。他说,你怎么能对关心你的人轻言人生无趣和死亡?哮喘并不是绝症,你的身体也在一点点好起来,你看你身边还有这么多爱你的人,连他们都没放弃希望,为什么你要对自己丧失信心?如果连你自己都没有坚持走下去的勇气,我们这么多人的努力,又是为了什么?
  那夜他同我谈了很多,将他坎坷的前半生一一尽数。他失去父亲的辛酸童年,他艰难的学徒生涯,他莫名的牢狱之灾,他风光鼎盛后遭受的背叛和落井下石。最后他对我说,生命能带给我们的总是无法预料,只是心一定要积极乐观永远健康。就像我,生活的重压无处不在,可我会想到我的子女可爱,我的工作有价值,而你这么年轻,难道就不想想为你伤心难过的父母,不想想那个爱你的男孩,不想想你将来还要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那一夜我听着他讲话,竟然没有再发病。以后的日子里,我的病也渐渐不再频繁发作,剧烈的哮喘竟然只变成偶尔的咳嗽,然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伯伯鼓励我给那男孩写信,很快,我收到他的回信。伯伯说得对,一个在我发病最厉害、形容最憔悴的时候都不曾嫌弃我的男孩,一定是对我真心实意的。我们的感情在一封封信件里慢慢积淀起来,我整个十八岁的生命,因为有了亲情和爱情的滋润,显得异常丰盛起来。
  那年春节我在伯伯家过,父亲来看到健康开朗的我,眼泪就像下雨。他怀揣着一颗狂喜的心赶回家去向母亲报喜,还带着我写给那个男孩的回信。除夕夜里,我穿着彭妈妈给我做的新衣,和弟弟妹妹在屋外放花炮,伯伯站在门口看着我们,火光里的那张脸上,挂着平和满足的笑意。
  直到春天我回家,距离我苦苦挣扎着求生的日子,已经整整一年。后来我到厂里的图书馆工作,生活很安定。和我谈恋爱的男孩子在几年以后变成了我的丈夫,他为人诚恳,工作尽责,对家庭非常有责任心。他告诉我,当年伯伯对他说,小周弱的不单是身体,还有信心,你有足够的把握帮她把身体和信心都养壮吗?他说,我之所以全心全意呵护你,并且认真工作,努力上进,让家坚固稳定,就是要让你觉得,生活和生命,都不是不堪一击的。
  
  四
  
  我和伯伯,一直保持着一种比亲情还浓的联系。之后,我有了孩子,每当深夜里,俯视孩子可爱的脸,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个在我想要放弃生命的夜里,给我信心和希望的人。这个时候,我的心里总是暖暖的。
  不久前,大弟打电话给我,说伯伯离开了人世。葬礼上,他医治过的病人从四面八方赶来,胸前佩着白花,手里是点燃的白蜡烛。那天凌晨,当灵车从小弄堂里开出来的时候,整个小城被烛光照亮了,城门下面,很多老人在欷,从不同地方赶来的人,在低低哭泣。我从送行的队伍里向前后望,没有尽头的烛龙一直蜿蜒。我想到,这条巷子,是他每天都要走过的路,在这条路上,他留下了大步前行的脚印,留下了朗朗笑声。当我对人生的意义表示怀疑的时候,当我丧失信心甚至想要放弃生命的时候,当无数像我一样的人在路上迷失、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病痛的时候,有这样一位医生,他的双手温暖,他的笑容爽朗,他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就像是阳光面对乌云,竭力要摒弃其中的阴霾,只留下最晴朗最温暖的芬芳。而这芬芳,竟香遍了包括我在内的无数人的人生旅途。
其他文献
即便是能鼓起勇气告诉他一切,这过去的也是回不来了,我当年的那一挥笔,断送的不仅是他的未来,还有我那颗原本纯净、清澈的良心。  1995年,我师范毕业,分配在县里教育部门。教育局的领导大笔一挥,就将我发配到了王庄乡中学教书。这个学校,距县城最远,而且学生少,待遇低。  对于分配的情况,我很不满意,但是作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我除了忍受还是忍受,虽然我也是出生在县城里,但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工人,一辈子
期刊
我一直以为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真正的无私与给予,但那年冬天的一只碗,一个孩子,50元钱,上演了一出最美丽的戏,这出戏成为我一生之中最温暖的记忆,告诉我人性的善良永远大于冷漠。  22岁那年,我突然特别渴望成为一个叱咤风云的女强人。这种内心的渴望来源于我儿时的伙伴梅,她高中就辍了学,近年来下海经商已成了当地有名的小老板。想想大学时我卓越的管理能力,想起我那跟着富家千金远走高飞的男友,于是我毛遂自荐要到梅
期刊
1    周尔立今年29岁,在通信公司工作,人长得英俊,个子也蛮高,可是却没有女朋友,不是没人喜欢他,单位里总有些小姑娘眉目传情,或者托着某某来示好,他总是婉言拒绝,因为他觉得她们都不是他喜欢的。  那天外出办事,像往常一样,伸伸手,便有辆红色的小车缓缓地停下来,他刚开门,一只脚刚刚跨进去,就听到司机发出感叹,你好高啊,有没有一米九?她的声音很好听,像是琴弦,他坐稳,笑了,没有呢,才一米八七。车子
期刊
我们公司原来的老总,因工作失误引咎辞职,想当初人前显赫,如今门庭冷落,尝尽人情冷暖,他一度消沉,差点自杀。  后来,他自己开了一家公司,但举步维艰,生意萧条。  一天,我去看望他,见他谈笑风生,精神很好,如此困境还这么高兴?他说:“我能活着,还能做自己喜爱的事,难道不应该高兴吗?”  我觉得他是故意装样子,毕竟在过去的下属面前,起码的尊严还是要维护的,他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说:“如果你有了自己
期刊
不起眼的小花    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杜晓薇终于留了下来,成为实达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虽说过了第一关,可杜晓薇还是有点害怕,因为她偶然在人事经理的评语栏里看到:“比较内向,胆小,但工作还算认真踏实。”不错,这的确是她的最大缺点,从小到大,在人群中她总是默默无闻的,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让人一下子记住她。幸好她的成绩册是一片明媚的阳光,才进了这家讲究实力的知名公司。她在公司里风格依旧,不管闲事,不凑
期刊
这份担心,并不会因为她的成长而消失。相反,当她成长,离开你,你的担心却会与日俱增。这份担心,从她生,至你死。    (一)    在她之前,你已经夭折了两个孩子。都是在还没成形的时候,用你的话来说,就是莫名其妙地没了。  对于第三个孩子,你自然很珍惜,尽管她的到来很蛮横地剥夺了你作为一个年轻人所有的乐趣。都是因为她,你不能全心全意地工作了,你不能再纵情地去参加舞会了,现在的你必须在下班后立刻匆匆忙
期刊
我承认,我天性里面有种不服输的劲头,但是这种劲头却表现在与别人的争辩之上,就像一个没有脚踏实地的人一样。虽然我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我却不想改变,只为了一时的感觉,一时的满足。    其实胜利并不是一种快乐    自小我就能言善辩,在学校的时候,经常参加学校的辩论会,父母也以此为荣。记得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大院里的邻居就常常逗我,拿一个错误的问题来问我,而我则会有理有据地将那些人驳倒。  十岁那年,院子
期刊
一言小闽在租来的阁楼里煮泡面,先放火腿肠后放鸡蛋,放火腿肠时她很仔细,因为这是最后一根火腿肠了。她想吃完了这份泡面就去找工作。她,言小闽,实在太需要一份工作了。  这是小闽从成都来上海的第二个月。从一个温暖潮湿的城市到另一个温暖潮湿的城市,不亚于一种迁徙。别问候鸟坚持从南往北、从北往南是为什么,在言小闽看来,鸟儿是为了寻找去年春天遇到的那朵花。鸟儿被花儿驯服了,就像言小闽被程健驯服了。可是言小闽呼
期刊
那时他们俩的工资加在一起还不到1000块。他还要供养在农村的父母。日子过得很是拮据。她买了土陶的坛子开始做泡菜。烧上一锅开水,冷却后倒入坛子里。然后加上香料包,干辣椒、老姜、花椒、蒜。第一次泡的菜是蒜薹,洗净晾干,一小截一小截地放进坛子里。最后倒上大半袋盐。盖上坛盖,在坛沿里装满凉水。  他想起小时候在农村时,常听别人指桑骂槐说谁家的女人怎么怎么样,连做的泡菜都不好吃。那时他很不解,人好不好和泡菜
期刊
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游泳馆开始成为最受欢迎的地方了。游泳的好处很多,不但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消耗热量,舒展肌肉,提升协调性,增强骨质密度等等。撇开这些不谈,单单是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气流,就能让人不假思索地往水里跳了。越来越多的MM热衷于这项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清爽凉快的夏日运动,谁不想做水中最靓的那条美人鱼呢?但是,一不小心,隐藏在游泳背后的大伤害就会突然袭来,让她们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案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