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学以治校 躬身而力行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常思考:作为一名校长,该如何带领学校迈向一个新的高度呢?我边学边悟、边做边反思,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用知识武装头脑。要当好一名校长,必须勤于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一名合格的校长,要认真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和教育政策法规,学习有关办校思想与理念,用知识作向导,在工作上才能有思路、有創新。我曾问道北京,蹲点上海,深入巴蜀,辗转各地学习各校办学的特色,听了各位学者专家对学校管理的独到见解,撰写了校长学习笔记一万多字,总结了不少经验,并在学校管理中进行逐步的渗透运用。
  与师生平等共处。校长不应高高在上,而必须能够沉下心来、静下心来、蹲下身来。只有这样,才能潜心研究学校的发展,才能处理好和团队的各种关系。校长要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校长和教师要平等对话、平等相处,放下架子,时刻为师生服务。
  以质量求生存。学校工作的核心是抓好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衡量一所学校是否具有竞争力的标尺。我校成绩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偶尔出现不稳定现象的时候,我会和学校管理人员、带课教师多次进行问题诊断。比如,由于疫情原因,数学学科成为六年级拖后腿严重的学科,因此对于数学学科,我们每周进行错题专项检测,同时关注班级学困生,心理辅导和学科辅导双管齐下。在学校的集体努力下,成绩稳中有升。但是我们没有满足于小小的进步,仍然在积极探索,力争在质量上有更大突破。
  走创新办学之路。校长要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现代课程观、人才观、价值观。“五育并举”是时下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同时也给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因此,推行五育融合与并举是刻不容缓的使命。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校长,必须立足实际,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学校的发展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带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我校是一所半寄宿制农村小学,关于创新办学思路,我们进行了诸多尝试。本学年,我们从培养学生习惯入手,每天坚持实行早读、午写,每周四下午开展二胡、书法、电脑编程、舞蹈、手工制作等兴趣小组活动……在创新办学方面,我们迈出了一小步,但远远不够,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
  向社会递交名片。我校虽然是农村小学,但我们也时刻在向前看,努力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向社会递交自己的名片。首先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教师人手一台电脑,班班配备多媒体一体机,利用微信、钉钉平台,建立班级管理群、学科群、家长交流群等,实现了班班通、人人通。其次是优化校园环境,让每面墙壁都会说话,处处渗透德育。
  “教育就是一场修行,不在高深难行,而在日用常行之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提升自我,引领团队创造辉煌。
  (作者系高平市三甲南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田薇
其他文献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一首词,这首词的风格与南渡之前的作品差异较大,而要理解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并不算难,学生可从“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找寻答案,但是如何通过意象来解读作者的愁绪,对高一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然而在分析意象时生发出一些与教师预设不一样的答案与问题。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方凌小学秉持“以仁爱之心,育有志之才”的办学理念,以“以文化人,惠及一方”为办学宗旨,致力打造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新样态学校。作为有着六十多年医药传承的药厂子弟小学,学校以中医药科普为突破口,积极打造中医药校园特色,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中,深入实施“藏修百草,息游润志”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学校呈现出勃勃生机和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综合分析,谋势而动
近年来,柳林县薛村镇中心校以校园课堂为载体,大力发展美育,在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上结出了累累硕果。中心校以“让真善美为孩子的一生奠基”为办学理念,深入践行“让教师体验成长的幸福,让学生感受校园的快乐”的教育主张,努力实现“围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个中心任务,突出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两个重点,狠抓中小学生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四个环节,努力创办农村特色学校,办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办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