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如歌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mi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1日至20日,玉林市玉州区举办了有史以来参展本地名家最多的画展——“故乡如歌——玉州籍画家画玉州画展”,画展在玉林城市博物馆隆重举行,广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刘绍昆、广西书画院院长苏蔚红、广西美术出版社总编黄宗湖、《美术界》主编蒋晓东、漓江画派促进会副会长苏旅以及玉州画院画家、玉林市、玉州区领导和数百名来宾出席开幕式并参加“玉州画院”成立挂牌仪式。这次画展成为蛇年春节期间玉林市文化活动的焦点之一,在广西区内外好评如潮,反响热烈,不仅数以万计的本地市民前来参观画展,甚至广州、深圳、南宁、桂林等地的众多丹青爱好者也纷纷慕名前来欣赏。
  玉州是书画之乡,据资料,玉州籍画家中有26人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书画院特聘的27名画家中,有7人为玉州籍,由此可见玉州籍画家在广西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地位。根据这一特点,去年重阳节前夕,玉州区党委和政府举办了“喜迎十八大·故乡如歌——玉州籍画家画玉州写生采风活动”,邀请了二十多名玉州籍著名画家回家乡采风。他们在深入高山村、佛子山、南流江等地采风后,将乡情、才情、激情融为一体,创作了七十多幅充满浓郁玉州故土味的作品参展,斑斓入色乡情入画,格调高雅,内涵丰富,多角度反映出玉林璀璨的人文风俗及秀美景色。如庞泰嵩运用其独创的“见笔云”手法创作的《佛子山之春》气势磅礴,气象万千;黄宗湖创作的《清湾江畔》温润清新,刻画出玉林“母亲河”的勃勃生机;黄宗海创作的《高山村古民居印象》厚重古朴,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人文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梁耀创作的《古定小学》秀润天成,令人仿佛感受到这所百年名校的墨韵书香;蒋晓东创作的《云天宫揽胜》清秀明朗,使壮观的云天景色跃然纸上;另外,南流江、万花楼、挂榜山、云龙古渡、家乡民居、父老乡亲等也悉数成为作品的题材,这些作品无不蕴含着画家对美好家乡的深深眷恋,也使本地景色融入更有魅力的文化元素,令观者深有共鸣,一位市民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我虽然到过很多次高山村、佛子山、云龙桥,但是欣赏了这些精美的画作后,我真想立即重游这些地方。”2月1日,前来参观画展的玉林市委领导也对玉州区籍画家以丹青弘扬家乡风土人物、推介本地风景名胜的做法给予赞赏和肯定,希望画家们进一步挖掘玉林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多关注家乡的建设和变化,创作出更好、更多的精品画作宣传玉林。据了解,由于对家乡怀有真挚的感情,画家们的创作过程十分愉悦;而观者由于被作品本身魅力的吸引,更增添了对这些景点的向往,令作品达到了以艺术的形式推介了本地景点及人文风俗的效果,因而参观者、收藏者都十分青睐这些高水平画作,展品被民间收藏家争相预订收藏,画展取得圆满成功。
其他文献
于友善  1957年生于山东乳山。1982年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本科毕业;1989年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人物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画人物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分别为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江苏美术馆等收藏。
期刊
郭善涛  河南濮阳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委员,北京《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特聘画家。200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山水画专业,获硕士学位,师从黄格胜先生。现任教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出版有《山列千重静—之间艺术—郭善涛卷》、《丹青锦囊系列丛书》、《中国画临习速成-山水》 、《中国画青年名家书系-郭善涛》 等多部
期刊
张荣国  1975年生,山东肥城人。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阮荣春工作室助教,华东师范大学《画院》编辑部主任。美术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作品在《美术观察》等发表数百幅;学术论文在《民族艺术》、《中国书画》、《荣宝斋》、《画刊》等发表60余篇。作品曾在国内外多次参加联展并被收藏。
期刊
版式设计是一门用 “版面语言”跟读者进行沟通、进行无声的对话的课程,也是艺术设计专业课中承上启下的一个课程。2006年以来我们一直以传统模式在上版式设计这个课程,一直改进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到2009年采用“学生自学、当堂指导、重实训”的教学思路,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课堂训练减轻了学生课后学习其他知识的负担,解决了学生依赖老师的问题,这几年上这门课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课堂所训练的内容
期刊
凡 仁  广西上林人,1999年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广西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河池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并在《中国油画》等各类刊物、杂志发表。
期刊
卢云标  浙江温州雁荡山人。曾就读于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北京大学书法名家精英班、工笔画院创作班。浙江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黄宾虹学术研究会会员,中国扇子艺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多次在国内书协、美协展览中入展获奖。
期刊
我与蒋振立先生认识是在十多年前,那是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展上,我们都是评委。蒋振立先生作为广西美术出版社的资深编辑,从我手上接过了我的一部55万字的书稿《二十世纪中国画研究》,这是一部已被四个出版社因观点出格而被婉拒过的书稿。事实上,这本书出版后,学术界不错的反应和一售而空的现实证明了蒋振立先生的学术眼光。而我之所以把此书稿交给振立先生,一个直接的原因是他曾主持过漓江出版社的工作,而该出版社在当时的出
期刊
李学强  山东人,2010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硕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原工学院。
期刊
沈 璐  1987年生于黑龙江,2011年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2013年研究生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至今。曾参加第八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并荣获佳作奖;2010“新创作连环画展”荣获新人新作奖,“人·插图·生活”全国首届高校插图艺术作品展获特等奖,作品曾在《美术界》《美术观察》《连环画报》等刊物发表。曾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刘先平著《野生动物探险系列》、叶永烈著《科学家故事100个》图书绘制插图,并于2
期刊
关于“师法造化”一词,人们并非陌生甚至觉得有点老生常谈之感,不屑一顾,但又有谁能够真正理解个中真意呢?有人干脆把写生叫做“师法自然”,这是极其肤浅的认识。就“写生”这个概念而言,它也有着理解上的差异性,同样是对景作画,中国画家面向山川操笔运墨谓之写生,西洋画家对着一组静物上测下量亦谓之写生,然而写生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这当然是由中、西绘画美学思想的差异所致。即使就中国画这个范畴来说,不同时代、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