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监禁的法律适用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ao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贪污贿赂罪中适用终身监禁这一刑罚执行措施一经问世即引起了广泛的热议。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下的中国,终身监禁制度的设立表明了我国坚决惩处贪污腐败犯罪分子的态度,缓解了死刑和无期徒刑之间跨度太大,缺乏合适过渡刑的问题,也体现了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根本上有着良好的立法目的,但针对仍属于经济类犯罪的贪污贿赂罪设置如此严厉的制度,与罪责刑相一致的刑法理念相违背,显然是带有迎合民众情绪的冲动立法。因此,在法律适用上,终身监禁制度在发挥其作为配套执行措施积极意义的同时,与刑罚目的、刑法理念等也存在诸多冲突。
  一、终身监禁的规定及法律性质
  (一)我国《刑法修正案(九)》终身监禁的规定
  从2015年8月29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第44条第4款规定可知:  “当贪污犯罪分子贪污数额特别巨大的,同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还可以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同时决定在死缓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适用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受贿罪的处罚依从第383条之规定,即《刑(九)》对贪污罪和受贿罪规定了终身监禁制度(我国刑法中终身监禁未制度化,和英美法系成熟的终身监禁制度存在重大差异,为论述方便,文中未作特别标记,皆可作同一概念理解)。为惩治一类特定犯罪而在刑法中专门规定终身监禁制度,这在新中国刑事立法中尚属首次,可以说是我国刑法历史上新的篇章,标志着我国刑法向人权保障迈进了一步,和国际刑法精神相衔接。
  二、终身监禁在贪污贿赂罪中的法律适用
  (一)适用罪名
  《刑法》第383条规定了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的犯罪分子可能因犯罪情节而适用终身监禁,根据第386条对受贿罪的处罚依从第383条,所以受贿罪也可以适用终身监禁。对该条款的字面意义进行双重解析:从严厉性来看,重特大贪污贿赂犯罪分子可能面临的处罚是死刑立即执行或者死刑缓期执行,设置终身监禁后,可能只被判处纯粹死缓的罪犯即将也被适用终身监禁,不难看出,这是加重的刑罚的惩罚性;但另一方面,被直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罪犯可能因为终身监禁的存在而缓和一步,转而被判处死缓并决定适用终身监禁,减少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这样看来又体现宽大的精神,可以说这是对严重贪污受贿犯罪之处罚融宽严于一体的新举措。
  (二)适用条件
  解析《刑法》第383条可知,犯罪人实施贪污的行为;行为人贪污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的损失;依法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死刑缓期执行的考验期已满。同时符合以上条件的,法院才可以根据犯罪情节、结果等因素决定是否适用终身监禁。
  终身监禁适用的前提条件是,贪污贿赂犯罪分子贪污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人民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但并不意味着一旦贪污数额特别巨大就适用死刑,还需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司法解释对贪污数额特别巨大予以规定,但对重大损失的具体标准目前尚未有给出相关规定,只能在实践中根据司法经验做出。
  终身监禁适用的实质条件是,人民法院在贪腐犯罪分子符合贪污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情形下,还需司法工作人员依犯罪情节判断是否适用终身监禁。在进行实质性判断的时候,应考虑设置终身监禁的目的,一味滥用达不到防范贪腐犯罪的发生,也违背了刑罚的目的。只有当重特大贪污贿赂犯罪分子犯罪情节严重但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倚重的情形下考虑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同时适用终身监禁。这表明,适用终身监禁需同时满足前提条件和实质条件,严格规范终身监禁的适用标准才能避免其被滥用。
  三、终身监禁法律适用的评析
  (一)实施终身监禁的积极方面
  在当前特定现实下,新设的终身监禁制度无论是在刑法体系中还是在理念政策中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完善刑事处罚,平衡刑罚体系。我国的无期徒刑并不是真正的“无期”,通过《刑法》第78条第二款可知,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低于13年,意味着通过减刑可以降低无期徒刑的服刑期限。如此,无期徒刑的惩罚力度和震慑力都被大大减弱了,在整个刑罚体系中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死刑与有期徒刑之间的梯度悬殊,致使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犯罪分子借此漏洞对司法工作人员进行收买贿赂,容易滋生司法腐败。这种创新的做法随即改变了无期徒刑被架空的状态,使得死刑、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真正衔接起来,使得我国刑罚体系更加平衡。
  (二)实施终身监禁的消极方面
  终身监禁的入法过于急促,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笔者认为该项制度与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理念都存在难以融合的矛盾:
  1.违背了刑法罪责刑相一致的基本原则。“重罪重刑,轻罪轻刑,罚当其罪”是罪刑相适应的根本内涵。贪污贿赂罪被安排在刑法分则的第八章,按刑法分则分布体系来看,贪污贿赂罪的社会危害性并不是最严重,但却规定了严厉的终身监禁制度,委实缺乏了相当的合理性。一旦适用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对比《刑法》第50条关于累犯以及八类重罪被判处死缓后限制减刑,累犯及其这八类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直接威胁国家、社会、公民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危险程度远胜于贪污贿赂类犯罪。在死刑改革的浪潮中,立法者发现对经济犯罪适用死刑过于严苛,不符合人道主义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内涵,張明楷教授在其文章《死刑的废止不需要终身刑替代》中表明终身刑的残酷程度与死刑相当。针对仍属于非暴力的经济类犯罪——贪污贿赂罪适用如此严厉的刑罚措施恰是与刑法基本原则相悖离。
  四、结论
  终身监禁作为严厉的刑罚措施被写入《刑法》以来就备受争议,不可否认的是,终身监禁具有积极的一面,不仅是我国刑法上的创新,也是对人权保障理念的响应。但这种带有情绪性的立法在适用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定罪量刑时必须坚守刑法的基本原则和底线,做到罪责刑相适应,这样,刑罚才能朝着更加健康长效的方向发展,才更利于法治国家的建设。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式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消化内科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就诊的患者共120人。以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患者用西药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用中医辩证分型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经过治疗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
期刊
【摘要】: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作为一门新兴技术,物联网技术在生活服务、安全等方面的应用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家电产品俨然成为了市场热门。本文主要介绍了物联网核心技术,并指出了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家电方面的应用情况,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物联网 智能 家具家电 应用  1.物联网核心技术概述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实现了物与物的互联,形成网状联系。
期刊
【摘要】:在进行《烹饪原料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中职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即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教学任务,围绕着任务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一次严峻考验。在《烹饪原料知识》教学中,要做好班级策划,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程的要点,提高中国烹饪的教学效率。本论文针对提高《烹饪原料知识》教学质量的方法展开研究。  【关键词】:提高 《烹饪原料知识》 教学质
期刊
【摘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发展了人民群众思想的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十九大报告中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成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穿于思想的各个方面的基础,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深刻了解认识党的宗旨,有利于把握新形势下党的发展方向,进而领悟新目标、新要求、新发展动态,从而更好地践行党的宗旨,促进党和国家的发展。  【关键词】:人民 根本宗旨 践行 以人民
期刊
【摘要】: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由理论变成现实,并在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农村生产组织的思想。列宁在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农民问题中关于农村的理论的基础上,从俄国的现实出发,创造性地探索了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农村发展生产组织的一些具体道路,形成了一些关于农村生产组织的理论。  【关键词】:列宁 农村生产组织思想  一、列宁农村生产组织思想的背景  (一)理论渊源
期刊
【摘要】:宪法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大法,在建设党与国家事业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作为一个优秀的、合理的中国共产党人,有必要深入学习宪法,积极发挥宪法积极作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本文在阐述宪法重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学习宪法重要性及现实意义,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共产党人。  【关键词】:宪法 根本大法 共产党 社会主义事业  宪法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大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普及工作的展开,校园暴力现象开始增加并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为了教育事业能够更好的发展,首先就要解决这一现象。在教育法学理论视域下分析校园暴力现象并使用法律手段予以解决成为了人们普遍认同的方法。  【关键词】:教育法学 校园暴力 分析  近些年来校园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校园暴力的产生使得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担忧起来。要想使得教育事业能够健康的发展校园暴力的解决刻不
期刊
【摘要】:在我国时尚产业中,服装表演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从服装表演的发展现状入手,阐述了其发展背景及提升服装表演审美水平的重要意义,总结了服装表演审美的特点,对促进我国服装表演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服装表演 审美 发展 文化传播  引言  服装表演是我国时尚产业中的重要部分,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服装审美性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国能够与其他国家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这对
期刊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期刊
【摘要】:保安族服饰纹样的产生和演变是多重因素的共同结果,是其实用性、宗教性、审美、民族起源,外来文化交融下的产物。保安族服饰纹样语言所蕴含的是保安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服饰纹样的本身。  【关键词】:保安族 服饰纹样 文化创意  保安族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少的民族之一,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主要居住在宁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的大墩、梅坡、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