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数学语言教学,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bi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语言学家布龙非尔德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忽视了数学语言的教学无异于买椟还珠。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
  
  一、重视教师课堂语言的引领
  
  1、教师的语言力求准确、科学、简明扼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一节数学课,教材往往只需两三页纸,若照本宣科,只需几分钟,而要将这点素材转化为四十五分钟的教学内容,就需要好几倍的语言来充实。从新课的引入、知识的发生、问题情境的创设,师生感情的交流。育人氛围的营造,教学的设计、回顾、小结,无不显示作为数学教师运用语言艺术的功底。
  2、教师的语言力求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教师的思路是一节课的神脉,若没有清晰的思路和条理,整节课的各个环节定是像一盘散沙,教师的语言也将语无伦次或生硬牵强,学生听课更是一头雾水。有一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内容时,先从生活中形象的物体,漂亮美观的建筑物引入,从中引出“体”这一概念,然后很自然问:“这些体是由哪些我们熟知的图形构成的呢?”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点、线、面,教师这样的思路引导和语言引导,步步为营。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培养学生顺畅的思维能力。
  
  二、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1、文字语言符号化、图形化。把问题文字语言翻译为符号语言,可实现从自然语言到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过渡,进而起到浓缩信息、把握实质、深刻思维的效果。几乎所有的数学问题都少不了文字语言的描述,所以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文字语言是解题的基本要求。但常常是文字语言明白了,仍然无从下手,问题出在哪儿呢?问题就在于没有很好地对文字语言进行符号化和图形化,如果能实现文字语言向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化,就更容易进入问题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2、符号语言文字化、图形化。数学中有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法,其实质就是数学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共同冲击着人的思维,把这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发挥了符号抽象简明性和图形的直观形象性,所以数形结合法是解决数学问题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例如,在教学求一元一次不等组的解时,充分利用图形也就是数轴来找公共部分,形象直观易于理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加强学生的符号意识,图形意识,并能经常训练其互译能力。
  3、图形语言文字化、符号化。图形语言能把文词语言表达的“数量关系”和“几何形式”、概念、命题及期间的逻辑关系等数学对象,给以直观的表象,起着“图解”及空间思维发展的作用。如果一数学题主要以图形的信息呈现的,那么解决这样题目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图形语言文字化或符号化。比如,在认识函数这一节内容中,有这样一题:某装满水的水池按一定的速度放掉水池的一半水后,立即按一定的速度注满水,又立即按一定的速度放完水池的水,若水池的存水量为v,放水或注水的时间t为,则V与t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解决这个题目必须认真观察、细心比较四个图形的异同点,然后把这种异同点用我们常用的文字把它表达出来,也就是图形文字化的过程,同时可以辅以式子的表达,如此对题目的理解将更深刻,更有启发性。
  文字、图形、符号这三种语言的互译,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思维的发展。我们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应不拘泥于这三种语言的单对互译。而应有意识的同时应用这三种语言,并巧妙的利用它们之间的互译,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以求信息传递和教育心理的最佳效果。
  
  三化长为短,化繁为简
  
  学生对于应用题见而生畏,其根本原因是题目较长无法理解。或者说无法把题意理顺理清。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若采取大声读题复述,读到你能复述出此题的所有量,再去寻找体现数量关系的关键词关键句,最后再去选择数学模型解决问题。这样做能大大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其实对很多冗长的数学题都中采用此法。比如,面对这样一题;分别以△ABC的三边长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为S1,S2,S3,若S1+S2=S3,则△ABC的形状为( )。对于这样一题符号与文字相杂的题目,我们也要学会看题后复述题,若能把已知条件转化成图形,对于解题更有帮助。在复述题目的过程中,其大脑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及活跃度远远超过纯粹地看题解题,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各种语言无时无刻都在转化和互译,我们要培养学生去审题。复述题,用清晰完整地语言去表述观察过程、操作过程、算理和解题思路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久而久之,学生既会想又会说,既可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能提高和发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寓数学思维教学于数学语言教学之中
  
  数学语言教学不能是孤立的,我们应当在数学语言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归纳技巧和方法,提炼策略和升华思想,将思想方法教学溶于数学语言教学之中,通过教学实例展现:零星的观点汇聚形成有用的思路和特殊的技巧,有效的思路演变为系统的方法和策略,科学的方法拓变升华为科学思想。在具体的数学思想方法应用教学中,来实施数学语言的学习。比如数形结合思想,它是将数学问题中抽象的数量关系表现为一定的几何图形的性质(或位置关系):或者把几何图形的性质(或位置关系)抽象为适当的数量关系,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实现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具体形象的联系和转化,从而使隐蔽的条件明朗化,化难为易,从而能够顺利地解题。在这种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数学语言时刻渗透着,一般以“数”呈现的往往是数学符号语言,以“形”呈现的便是图表语言,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考虑,首先必须对题目进行文字语言的理解,然后把三种语言很好地进行互译和转化,若能互译转化成功,那么自然也就能顺利地解题。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规范科学使用数学语言,有意识去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善于发现并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所描述的条件及相应转化。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他文献
云 南这个地方很有意思,好像从南诏大理国时代就以她的阳光、山茶花、多民族的各种神秘感默默偏安一隅,与中原始终相忘于江湖。自古滇王到近代护国起义,从未想过逐鹿中原的魄气,她终究是个女性气质的地方。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来到此地,这样的温柔与静默是云南给我的最初印象。  中原人看云南,就好像国人看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目光一接触就是“民俗意义上的,给人一个印象,似乎发展中国家或民族惟一能光临电视
一边是消费者对发改委成品油调价看涨不看跌的诟病,一边是石油企业对发改委成品油调价幅度不够大的埋怨。发改委可谓进退两难。 On the one hand, consumers are not critic
2005年8月,时任《南方周末》摄影记者的柴春芽,辞掉稳定而令人艳羡的工作,来到了位于四川德格的康巴藏区的一所小学支教。在这里,他待了一年多。白天面对蓝天白云和世外一般
当前新课标的主要任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愉快而有效地学习。探究学习第一步就是猜想发现问题。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和假设是物理智慧中最活跃的成分,诱发学生猜想和探索是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猜想和主动探究呢?    一、创设情境,诱发猜想    1、呈现相关图片,诱发猜想  充分利用课本中插图
近年来,浙江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全省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主动投身国家对外开放大战略.作为连接浙江“一带一路”的金纽带,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自2016年底启动建设以来已
期刊
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初中历史课堂产生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符合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因此,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又几个问题仍然需要注意:    一、避免学生只成为一个观赏者    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课
从当前来看,创新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它将把我国教育事业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能否不断创新是知识经济最关键的问题。为了使我国的创新教育健康、稳定发展,达到预期的目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创新教育有明确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创新教育的本质明确发展方向    创新教育同任何事物一样,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创新教育必
期刊
让发改委忧虑的,是如何建立保证成品油价格开放的相关配套措施,以收“既保征价格稳定,又保证企业赢利”之功。据悉,一些预警机制和价格安全措施早已着手研究建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