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目标体系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调结构是“十二五”经济和银行业工作的焦点之一。本文对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目标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贷 结构调整
  一、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基本内涵
  信贷结构,是指信贷资金在投放过程中,其总量资产在产品结构、行业结构、客户结构、期限结构及币种等结构上的组合方式。信贷按产品结构分为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及个人贷款等;按客户结构可分为批发贷款、零售贷款;按期限结构可分为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按企业规模结构分为大、中、小企业贷款;按行业机构分为涉农贷款、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等;按担保结构分为抵押、质押、保证和信用贷款。
  二、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信贷结构调整的目标分析
  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涉及到很多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银行、借款人、政府、存款人和监管者。
  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信贷结构调整的目标具有不同的要求。
  银行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净资产收益率的最大化,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的目标要求信贷组合规模最大化、坏账率最小化、单位管理成本最小化和平均利率的最大化。
  在资本充足率的刚性约束下,规模最大化的条件是信贷组合转换为风险资产的综合转换系数最小化,即加大低风险转换系数资产比重、减少高风险转换系数资产比重。
  坏账率最小化要求借款人未来有稳定充足的现金流能够偿还到期的贷款本息,在借款人不能依靠正常现金流还款时,存在流动性强、市场价值稳定的抵质押品偿还到期本息。根据主要还款来源的差异,借款人可以分为零售贷款和公司贷款两类。零售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是借款人的收入,要求借款人预期收入的稳定性和收入对到期本息的保障倍数最大化,因此银行倾向于加大公务员、高学历、低负债率群体的贷款比重,降低个体经营者、低学历、高负债率群体的贷款比重。对于公司贷款要求借款人主营产品销售收入和销售毛利率的稳定性,即产品市场的稳定性和销售价格的稳定性,因此银行倾向与加大垄断、寡头垄断市场类型企业的贷款比重,降低自由竞争、垄断竞争市场类型企业的贷款比重。对于还款现金流不稳定的客户群体,银行倾向于最大化贷款抵质押品组合的流动性和本息保障倍数,即加大存单、贵金属、基金属仓单以及原油仓单、核心地段房产等高流动性抵质押品比重,提高抵质押品重估价值对贷款本息的保障倍数。
  单位信贷资金的管理成本由签约的合同成本、贷前贷中贷后管理的成本和抵质押物的估值成本组成。由于合同成本具有刚性,银行倾向于加大大额信贷的比例,降低小额信贷的比重;加大电子签约比重,降低手工签约比重;加大类似信用卡的一次授信循环信贷的比重、减少分次审批的贷款。贷款管理的成本和企业经营的复杂性和所处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正相关,银行倾向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主业集中的垄断行业贷款,减少处于自由竞争市场的中小企业的贷款。
  平均利率最大化要求信贷组合的期限尽量加长,提高长期贷款比重,降低短期贷款比重。在期限相同的情况下,提高可接受的信贷组合风险也可以提升平均利率,但坏账率也将随之上升。
  借款人的目标是实现债务成本的最小化;债务成本最小化的目标要求信用记录最优化、贷款平均利率最低化、逃废债。信用记录最优化可以使借款人的筹资成本降低,借款人倾向于借款组合的期限和现金流相匹配。平均利率最低化要求借款人选择利率最低的银行、向银行提供高流动性高公允价值的抵质押物。借款人按类型分为自然人和无限责任企业、有限责任企业。自然人和无限责任企业的信用记录和生命周期相联系,逃废债将永久性丧失再融资能力。有限责任的企业逃废债后股东仍然可以继续注册公司、继续融资,因此固定资产比例低、民营、信用贷款比例高的有限责任企业有天然的逃废债倾向。正常借款人基于借款成本最小化的需求,会选择借款利率最低的银行、在融资规模较大时才会选择多家银行,乐于选择银团贷款,因此倾向于降低贷款组合的集中度。有逃废债倾向的借款人追求融资规模的最大化,因此会选择多家银行,而且可以接受较高的贷款利率,倾向于降低贷款组合的集中度。
  政府的目标是GDP增长、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GDP增长要求贷款组合规模最大化和单位贷款资金创造的GDP最大化。一方面,银行的坏账率直接关系到资本净额的数量,通过资本充足率杠杆影响最大贷款能力;另一方面,各地区的坏账率又直接影响全国性银行信贷组合在各地区的分配比例。贷款规模和贷款组合的坏账率具有极强的负相关性,政府倾向于银行贷款组合的坏账率最小化。单位贷款资金创造的GDP最大化,按贷款资金对GDP贡献的差异可以将贷款分为消费类、基础设施类、生产类和投机类四种。消费类贷款创造的GDP等于发放贷款数量;由于定价政策受到地方政府间投资环境竞争的影响,基础设施贷款创造的直接GDP较低,但投资环境改善带动的投资间接创造的GDP较高;生产类贷款创造的GDP取决于产品的附加值、投机类贷款创造的GDP取决于囤积产品的升值幅度。政府倾向于贷款组合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稀缺资源储备、基础设施建设类企业的比重,向品牌、技术、自然垄断型行业倾斜,减少完全竞争行业的贷款。社会稳定要求贷款组合有利于扩大就业、支持民生。加大助学、下岗再就业、自由竞争行业的中小企业、三农、地震后的恢复重建、保障房领域的贷款。可持续发展包括节能环保和低碳经济,要求贷款组合的排放最小化、能源消耗最小化。
  存款人的目标是存款本息的正常归还,要求银行贷款组合坏账率最小化。
  监管者的目标是保护存款者的利益,追求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及市场风险等全面风险最小化。
  三、不同利益主体信贷结构调整目标的冲突和协调
  不同利益主体的目标既有一致性又有冲突。一致性体现在银行、无限责任和部分有限责任借款人、存款人、政府、监管者均追求信贷组合坏账率的最小化。对于利益目标交集内的贷款可以称之为优质贷款,包括收入稳定客户的零售贷款、抵质押品价值稳定的政府基础设施贷款、处于垄断或寡头垄断竞争环境的企业贷款等,这部分贷款在信贷组合中的占比增加符合各方利益,具有激励相容的特征。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对不同优质贷款的利率定价缺乏弹性,信贷组合不能自然实现单位贷款创造GDP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因此优质贷款组合的优化需要外部监管工具的引导。   冲突主要有银行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和政府社会稳定的冲突、银行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和政府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冲突、银行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和监管者全面风险最小化的冲突、银行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监管者全面风险最小化和部分企业逃废债的冲突。
  银行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和政府社会稳定的冲突主要体现在政府社会稳定目标覆盖的客户群体(如中小企业、学生、下岗职工、农民和无房者)处于弱势,没有稳定的现金流,出于社会稳定目的设立的项目(如保障房)收益率低,银行增加这部分贷款的比重将降低银行贷款组合的安全性、降低信贷组合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冲突的协调方式是政府利用自身的信用(如设立小额贷款)来降低贷款组合的风险性;通过强制性指令(如中小企业、涉农贷款规模增量不低于去年、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来维持这部分客户的贷款份额。政府利用自身信用和强制手段在不增加信贷组合风险的前提下牺牲效率换取公平。
  银行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和政府可持续发展的冲突主要体现在政府希望增加信贷组合对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的支持,但是部分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如铜冶炼、锌冶炼)具有很高的现金流稳定性,符合银行低坏账率的目标,同时具有很高的利润率,可以主动提高融资利率争取银行贷款。由于历史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等原因,自主创新企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信贷组合的风险性。冲突的协调一方面是银行加强社会责任建设,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税收或补贴政策来对企业利润率进行调节。
  银行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和监管者全面风险最小化的冲突主要体现在银行倾向于提高贷款的平均持有期限来提高贷款组合平均利率,而贷款平均持有期限的延长将降低贷款组合的流动性,使存贷款期限错配,增加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银行倾向于降低贷款组合内不同贷款的数量,降低贷款组合的平均合同成本和管理成本,而贷款组合集中度的增加将提高单笔贷款导致的非系统性风险对银行经营造成的冲击,增加银行的信用风险。由于银行体系具有系统重要性,而贷款坏账关系到银行管理层的职位,银行为了降低违约造成的风险,倾向于增加存在政府隐形担保的国有企业贷款,而这部分贷款可能缺乏足值的抵质押品和稳定的现金来源,增加金融体系的长期风险。
  银行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监管者全面风险最小化、政府社会稳定和部分企业逃废债的冲突。贷款组合中具有逃废债意愿的借款人最小化是银行、监管者、政府的共同目标。对于无限责任的自然人和个体经营企业,逃废债严重影响到借款人信用、再融资的能力和再融资的成本。但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借款人逃废债并不影响借款人股东的信用和融资能力,借款人股东可以注册新的公司,重新获得良好的信用。因此有限责任公司存在逃废债的天然道德风险,应该采取类似加大抵质押力度,无限责任股东担保等方式使逃废债行为在经济上处于非理性状态,从而使贷款组合中具有逃废债意愿的借款人比例最小化。
  四、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目标体系选择
  根据对信贷结构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分析,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信贷结构的不同属性存在不同的目标(见表1)。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目标体系是实现相关利益主体长期利益在不同属性上的帕累托最优。
  信贷结构优化的目标体系可以包括坏账率的最小化、平均利率的最优化、集中度的适度化、对GDP贡献度最大化、对弱势群体支持的适度化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度最大化。
  信贷组合坏账率的最小化应该是第一位和最核心的目标,是其他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不应以损害这一目标为代价来换取其他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国立.中国信贷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2]张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5.
  [3]王弓箭.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和优化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6.
  作者简介:刘丹(1980-),女,硕士研究生,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
  (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园林植物景观是时间和空间构成的统一体,植物随着四季的变化,呈现出春、夏、秋、冬不同的植物季相景观,但是园林中多注重植物景观的春夏季建设,植物在冬季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季
本试验以湖南野生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假俭草茎段丛生芽和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的分化、无菌苗的生根以及炼苗移栽过程中,不同消毒处理、
2012年7月13日辞世的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潘家铮,是一位著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他毕生从事中国的水电建设和科研工作,参与设计和指导过新安江、三峡等数十座大中型水电工程。
现代城市发展中,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领域。在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中,城市绿地的美学功能、环境功能、经济功能一直是处于主导地位,城市绿地的一个重要功
安祖花(Anthurium andreanum Lind.)是天南星科单子叶植物,作为世界第二大热带花卉,因具有独特的花枝,美丽的叶型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它原产于热带雨林地区,性喜温热,好潮湿,适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林业经营、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和对林业经营实现可持续经营理念的深入发展以及卫星遥感技术和GPS技术的应用,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具有固氮、解磷、解钾及分泌激素等生物活性。利用微生物固氮、解磷、解钾的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弥补土壤营养的不足
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为漆树科(Anacardiaceae)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湖北,陕西,山东和山西省,基本上覆盖了中国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区。
沙柳(Salix psammophila C.Wang et.C.Y.Yang)是鄂尔多斯高原防沙固沙和沙产业发展的主要植物种,沙柳种子属短命种子,致使沙柳种子储藏困难,为了寻求适合沙柳种子储藏方法,为
本研究应用扫描电镜对10属19种梧桐科(Sterculiaceae)植物的次生木质部附物纹孔的分布和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并通过Carnoy2.0软件对扫描电镜拍摄的照片进行测量,测定了10属1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