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镜重圆之同事关系等

来源 :优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ere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破镜重圆之同事关系
  文:米拉 图:全景图片
  
  有分手就成仇一生不会重合的夫妻,却没有同在一个办公室永远不合作的同事。这是真的。
  曾经因为处于竞争位置,和自己的同事间有些小小的不快。曾经因为一些原则性问题,和同事再也没有言辞往来。曾经因为个性问题,和同事发生过冲突,当然,更多的同事关系,不一定是表面上的僵硬,而是彼此心中都很清楚存在一些心结和阴影……
  而现在,也许一个项目需要你们在一个小组里再度携手,也许因为公司人士方案的变化,你们必须又走在一起——和同事“破镜重圆”其实没有想像的那么困难,不像和伴侣分手,需要承受过多的情感折磨与权衡。只要你充满诚意地做一定的改变,就会收获到一份意想不到的愉快。有分手就成仇一生不会重合的夫妻,却没有同在一个办公室永远不合作的同事。这是真的。
  
  竞争裂痕
  要让出现裂痕的竞争关系破镜重圆,诚意是最重要的。
  竞争关系无论对于多好的同事关系,都可能演变成关系恶化或出现僵局的致命伤,在竞争有了结局后,胜方主动和败方去做一些沟通,可能不会太难,胜方也容易表现出大度和体谅的姿态。但让败方去和胜出方做沟通,却是对个人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一种的考验。
  做市场的sherry和amy就曾经是一对志趣相投,彼此也欣赏对方个性,一起工作多年的好伙伴。一个市场总监职位让sherry和amy处于尴尬的竞争关系中,那段时间,经常在一起吃吃喝喝的两个女孩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都感觉得到职位竞争带来的尴尬,两个人彼此解释对于竞争结果无所谓,无论是谁胜出都会支持对方的工作,事实上,又都不可避免地为了自己获得升迁机会,而在老板和同事面前表现。一度,她们打起肚皮官司认为对方不够厚道,在骗自己,虽然说无所谓,却很卖力地投入竞争…… 无形中,俩人的心越来越远。当结局明朗,是sherry获胜后,amy重新反省了一下全部过程,她主动抛却尴尬,表示愿意支持sherry的工作,而令sherry感动的是,她获得了一个真正对自己工作有帮助的好朋友,她和amy的关系重新找回了当初的那份自然而且这里面友谊的成分和含量都在增加。
  无论在竞争关系中处于胜方,还是败方,要让出现裂痕的竞争关系破镜重圆,诚意是最重要的。职场上一个人一生可能获得无数次胜利,同样也可能失意,但一个人一生中能够获得的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却非常有限。像sherry和amy那样,职场让她们竞争,但竞争让她们更深刻和深入地了解对方,成为职场上的朋友,这样的收获,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幸运。
  对方不够厚道,在骗自己,虽然说无所谓,却很卖力地投入竞争……
  优雅做法:
  1.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彼此关系;职业关系上的不平等,不意味着私人关系的不平等;
  2. 友谊永远值得珍惜;
  3. 当你上升之时,要继续依赖和信赖那些同事;
  4. 当你处于弱势,要继续像你以前做的一样。不要迁怒于对方;
  5.真正地为你们的关系骄傲。为彼此的需要考虑。
  


  个性冲突
  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吧,没有必要因为工作之外的习性的差异,对对方要求过多。
  比较八卦的说法,可能是把那些和你的人生观不尽一致,爱好趣味不大相同的同事,都可以归结为个性不和一类,当工作不要求你们发生过多的联系的时候,可能大家还能相安无事,一旦工作要求你们发生密切联系,那种不谐感,也许会成为你推进工作的阻力。
  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屋檐下,排斥自己不喜欢的个性,直接意味着你在给自己制造“压力环境”。
  需要做的是,首先你要认识到找到一个十全十美的同事同找到一个百分百令你满意的老公一样难。宽以待人是任何一个历经职场风霜的人都懂得的一个基本道理,也是必须遵循的原则。
  不能把你个人的人生观和审美趣味强加给你的同事。假如他永远用难听的“菜农腔”说英文,假如他永远是一个办公室的“绯闻制造机”,假如她永远把自己打扮成一棵圣诞树,摇晃到你头晕,假如她永远在办公室吃零食并发出咀嚼声……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吧,没有必要因为工作之外的习性的差异,对对方要求过多。如果你曾经“要求”过高,曾经打击过对方,那么,要修复这种关系,需要你低下头来,容忍对方个性中那些不能更改的特色或者缺陷。
  唐妮曾经因为不欣赏同事lily那种讨好老板的做法,当众说过她对老板“很犯贱”。虽然,大家都这么认为,谁也没有直接说出来过,当然,她说了之后,她和lily交恶。lily也还继续贱着。而很快,老板给了新的case,要唐妮和lily合作……唐妮一度对这种工作安排不肯接受,甚至差点离职。后来想通了——不过就是在一起做事,干嘛那么苛刻?她调整心态后,开始和lily一起认真对付工作,合作过程中却发现:在lily身上,有很多她可以接受的长处。后来,当她对lily的作法不能忍受的时候,她也会直接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不会像最初那样,超出lily可以接受的尺度了。
  她永远用难听的“菜农腔”说英文;她永远是办公室的“绯闻制造机”;她永远把自己打扮成一棵圣诞树,摇晃到人头晕;她永远在办公室吃零食并发出咀嚼声……
  


  优雅做法:
  1.当你与那些个性不合的人修复关系的时候,应该多看共同点和积极的一面;
  2.保持你的个性,但不要试图改变对方;
  3.建立你的底线,你就不会成为“潜在”危险的受害者;
  4.透彻地了解对方性格缺陷,有哪些让你感觉无法接受的行为,尽量在工作中,替自己和对方规避这些不良因素;
  5.保持应有的善意。
  
  芥蒂阴影
  你对同事的忠诚度的要求,不能像要求老公那么严格。
  有很多时候,和同事间,一些大中小事件的发生,一些不快的积累,一些小小的芥蒂,不知不觉地就酝酿和发酵了。当你重新审视那个第一印象给你很好,你们曾经有过亲密关系的人,你发现,你们的关系状态,已经远远不如最初,而彼此之间,似乎也还有可以信赖或彼此有要求的基础……
  这样的关系,需要的同样是调整心态。很多放在心里的话说出来,就自然而然地解开心结了,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更透彻地告诉对方,人家也知道该怎样与你配合与协作了。还有就是,永远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别人考虑,对方的很多行为也可以让你觉得释然或者可以理解。
  同事关系,说穿了是一种社会关系,你对同事的忠诚度的要求,不能像要求老公那么严格。而且,你的同事做了一些不令你满意的事,也没有必要过分计较。真正平等,是让你的同事伙伴也有选择的自由。
  洁西和kat是一对要好的同事,分裂原因是洁西和kat对于大主管的某些做法都有意见,商量好了一起在会上提出,结果洁西提了,kat却没有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提,大主管果然按照洁西的意见做了改变,kat也成了新举措的受益人。洁西却对kat有了一丝不满,认为kat不够意思。因为按大主管脾气,提意见是件很有风险的事。洁西认为自己关键时刻,被同事兼好友背叛。这事放在她心中一直不悦,但她对kat却找不到当初那种信任的感觉了。事隔2年后,洁西和kat仍然在一家公司工作,洁西获得了提升,kat还是在老位置,重新审视她和kat的关系的时候,她已经很释然了,她因为勇气获得机会,kat因为胆小,还是默默无闻。她也重新意识到kat其实在她的职业角色中,也很适合她的位置。Kat当然也有她的权利,在关键时候不作为。
  有些人,有些事,可能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和个人成熟,才能理解,而这样的机会来临的时候,应该很快乐地去破镜重圆。
  


  提意见是件很风险的事,关键时刻,却被同事背叛。
  优雅做法:
  1.直接告诉你的同事你有“不爽”感觉,获得理解;
  2.不要把一些小事憋在心里,要么忘记,要么及时处理;
  3.不要指望你的同事和你一样能够承担“风险”,立场绝对一致;
  4.不要认为你的同事应该为你怎样怎样;
  5.心胸宽广不是装的,是需要实实在在地去做和承受的。
  
  只多一点爱
  文:郑莉 图:马晗提供
  
  汤芋是一个神秘而情感丰富的女人。
  很小的时候,父亲在唐山大地震中去世,汤芋内心从此充满了不安全感和动荡感。大学毕业后就飘荡在北京。
  98年4月,她29岁,在一家广告公司搞设计。当时,她没有固定的男友,不知道什么人可以依赖,从生存到情感上都没有稳定的感觉,整个人特别消极、失重,没事特别爱逛五道口的酒吧。
  那年5月初的一天,她晚上十一点多从酒吧回家,经过南沙滩的过街天桥,一个小男孩突然蹿出来,用刀胁迫她。她侥幸得以脱身已是凌晨三点多,她害怕极了,终于明白:两个人不管爱得多深,只要不在身边都是白搭。她开始强烈地需要一个人去依赖。正好,一个姐姐给她介绍男朋友,是个商人,有房有车,那人开车来接她,去了一家叫“洒米色”的酒吧。但她对商人有抵触,觉得不安全。
  
  马晗当时是某著名物业广告部的创意总监。
  那个酒吧四周墙上挂满了很多油画,纸条写着作者的署名和联系方式。有一幅画,是橘红的色调,画上是一个年轻人照镜子,镜子里面的人眼睛变成了一只白色的乒乓球,强有力的笔触,风格激进。画家本人肯定热情四溢,汤芋当时就被吸引了,并特别希望被那种热情感召。画家的署名是“马晗”,她于是就给他打了一个电话。马晗住在清华北门的四合院。黄昏,两人约在海淀剧院见面。
  因为对艺术那份天然的热爱,两人一见面就很投缘。他骑车带她去工作室参观,他竟一路都在唱歌。像孩子,很可爱。
  第一次见面那天,准备分手时已经特别晚,他说:“你就别回家了,你睡床,我睡沙发。”他那个床是汤芋见过的最糟糕的床,看上去潮乎乎的。她说:“要不你也睡床上来吧,我相信你。”他果然睡上来了。他特别老实,一点都不碰她。
  那时候,汤芋特别想依赖一个人,马晗的纯真与尊重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没来由地信任他,阴郁的心中掠过一丝暖意,仿佛被一种神秘的爱的滋味包围了。那真是一个光彩而忘我的瞬间。
  
  拿结婚证那天的细节挺好玩的。
  认识两个月后,两人不约而同地想到结婚,这一切快得似乎在做梦。
  那天,民政局要下午两点才能办证,俩人12点就到了。于是就在旁边的养老院里陪老人们聊聊天。办证的时候,又因为等着前面好几对新人盖章,他们就坐在旁边面对面聊天,聊将来,聊孩子,聊彼此老掉了牙……结果等了半天,看到大家都走了,但办事员还没叫他们。
  他们终于觉得很奇怪,就起身上前打听:什么时候轮到我们啊?结果民政局的人对他们说:“我们在等你们呢。看你们聊得太开心热闹,不忍心打扰。”
  


  结婚后有一段恐怖的日子。
  现在想来,两人是先结婚后恋爱,彼此了解是以后的事情。婚前,马晗吸引汤芋的,就是他的真诚、单纯和透明,但她却并没考虑到现实是怎样的辛苦。
  他们最初住在马晗的四合院里,四合院里怎么没有老鼠跑?本来就是娇娇女的汤芋,觉得自己好委屈,接受不了。紧接着的日子很残酷。马晗当时已经不在公司上班了,只是漫无目的地画画,他有强烈的艺术情结,缺点开始暴露出来。
  汤芋觉得心里越来越不平衡。他说话也很苛刻,两个个性都很强的人在一起,彼此间的磨合特别难,争执多起来。他对金钱的态度是:人都会死掉的,要那么多钱干嘛?98年,汤芋怀过一次孕,却因为当时的情况,没有办法要这个孩子,她伤心极了。
  她本来就缺乏安全感的心,又开始不安起来,变得更加忧郁,更加疑神疑鬼。脾气变得非常极端。
  她总在不服气地跟他争吵,这样的过程却特别伤害自己,她似乎把多少年的眼泪都流光了,渐渐地,她也淡漠下来,开始不想要这个婚姻,决定出国。
  
  马晗哭了,很舍不得妻子。
  手续办好后,她找丈夫商量。她说:“咱们俩都是好人,性格不行,咱们俩太不合适了。你可以找一个特别包容的,大气的女人,我想找一个稳重的男人。我们都太需要被温暖了。”
  幡然醒悟的马晗跳出了所谓艺术家的那种自我和冷酷,对妻子说:“艺术圈里面少一个马晗没关系,但石冰洁的丈夫只有一个!你再给我半年时间的机会,我要去上班,我要给你安全感。”面对丈夫的真挚,她决定暂时留下来。
  他真的去上班了。刚开始,是在国家体委的广告公司。一个月两千五。他起初不知道怎么使用电脑。一个月之内,四个设计软件都会了。一个半月后,去了韩国公司,工资涨到5000。
  其间,她的个性依然很强,多疑,看待事物很消极,非常敏感。她把心里的不平衡跟他发泄,他任她怎么闹,就是不跟她对着干。他说他要学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渐渐,丈夫的宽容让她的内心平息了很多。
  她领悟到:爱情不只是脆弱的浪漫,因为那是不堪一击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经过现实的磨练,感情越来越好,这才是真正的感情。
  
  马晗的理想主义又占了上风。
  一年之后,马晗攒了些钱。他对汤芋说:“我要给你一个婚礼!哪个阶段完成哪个阶段的事情。”他很执著。99年11月6日,婚礼在保利大厦的酒楼举行。婚礼上,马晗给妻子送出了一套红宝石首饰。当时她很感动,又为花掉这么多钱感到很舍不得。
  婚礼之后,马晗以商量的口气对妻子说:“宝宝,我不想上班了,想搞艺术,你能不能理解我一下?咱在家弄一个工作室。”这次,汤芋默许了。
  搞艺术的前期,投入所有的东西都是在打水漂。有时候拍一组作品,成本非常高,真是个无底洞,一点回报都没有。凭着对艺术的尊重,汤芋乐观地陪伴丈夫,忍耐着。这种没有任何回音的生活持续了两年。2001年的时候,马晗开始参加展览。他的春天来了。
  
  好事接二连三。
  2001年,他们的新家刚装修完不久,他们收到一封信件,上面说瑞士驻华大使希克给瑞士的一个画廊推荐了马晗的作品。看完之后,汤芋坐在电脑桌前,眼泪哗地流了下来。她等了那么久,终于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别人对自己丈夫的肯定。
  希克一直在关注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北京的艺术圈里流传着一句话:作品只要被希克盯上,这个艺术家也就可以了。从那之后,马晗的作品便开始被市场认可。那种喜悦是没法形容的,也是两个人共同努力,毫无怨言地彼此付出的结果。
  随着艺术成就的获得,两个人的自我转变开始强烈,并且互相带动起来。尤其汤芋,马晗给她的影响特别大,让她慢慢去探寻自我的事业发展之路。与马晗一起,汤芋接触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她开始一点点地来关注自己,开始油画创作,并且顺利的办了自己的展览。
  汤芋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女人,能遇到马晗这样包容自己的男人。他是那种既尊重社会事实,又在现实中保持着乐观阳光的健康男人,并能保持着对她的浪漫。他总会给她写信,发短信,送小礼物。
  走了这么些年,她才发现:在婚姻当中,双方都有受委屈的时候,最关键是要真诚。如果你爱你自己比爱对方多一点点,关系就不会太好;如果你爱对方比爱自己多一点点,关系就会很好。
其他文献
礼遇温柔  “没有比热爱饮食更真诚的爱。”——萧伯纳  文:栖民摄影:李求学    “我要捍卫厨房的清净,我不能允许食物沦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这是一百多集的《大长今》中的纷争核心。从来没有一部电视连续剧把饮食提到如此高度,并且如此郑重其事。也从来没有一部电视连续剧令韩国菜一夜间如此风靡。虽然剧情在讲宫廷的生活,却没有高不可攀的奢靡,几乎所有的食材都是轻易就可以找到的大白菜、鸡、牛肉、冬菇、虾……
期刊
乔丹(Katie Price)  她是负面新闻女王,独踞一方。    职业是模特和歌手的乔丹,16岁时仅仅是一个简单而且平胸的女孩,被一家模特经纪公司看中,开始走一条和其他艺人不尽相同的“交际花”之路,她当然也用过和名人拖拍制造绯闻之类的老路数,虽然在今年不过刚满27岁,已经结婚、生子,还跻身世界富有的模特排行榜之列,早走上了一条成功之路,不过,她在制造视觉形象时,却丝毫没有从良表现,甚至怀孕一样
期刊
明星们的每一次出场真是让我们眷恋——她们既能紧随时尚的潮流,又能保持住自己的风格。事实上,并非所有的明星都天生丽质,而是那些化平凡为神奇的彩妆技巧让她们扬长避短,自成一派。是时候向她们学习了,让我们借鉴她们的化妆方式,将自己打扮得更像一个明星。    知性风格    代表明星:凯特·布兰切特  想要做一个不会输给时间的女人,就向凯特·布兰切特学习吧。严格地说,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整体五官没有
期刊
性是达·芬奇密码,解不开就是秘密,解开了就是舒坦。你想在7天内全面改善SEX生活质量吗?跟随我们来吧!    Style1.打不开的心,做不透的爱。    概念版伴侣:Mr. and Mrs. Smith  PS:婚姻的空间里,挤满了大大小小的秘密,朱莉的烤炉里藏着各式各样的杀人武器,皮特的地窖也是。现实中,很多精神独立的OL夫妻就像Mr. and Mrs. Smith,各有各的秘密,各有各的领地
期刊
从来没有平白无故的领悟,历经磨练,才有真正的脱胎换骨。  文:晓来摄影:陈准  如果有一杆秤,那么可以来称称李冰冰的重量,也许上面会准确无误显示她是现在中国最有质感的女星,她不完全轻如纯棉,那样软得太慵懒,尽管她内心有纯棉的特质,她也许是一方亚麻,棱角分明,虽然会露出一些线头,但一上身,却有别样风味。她自己也许会自嘲自己不过是一节缎面的样式老土的连衣裙,但裹在青春的躯体上,那就是性感和霸道。  这
期刊
在嘉柏丽·可可·香奈儿辞世约34年后,这场起于可可·香奈儿承至卡尔·拉格斐的“香奈儿特展 ”,于2005年5月5日至8月7日,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特展艺廊展出。  为了特别纪念这场展出,著名的服饰协会慈善之夜 ——“年度派对”,则将于5月2日晚间举行。慈善之夜的共同主席包括:Vogue杂志总编Anna Wintour、香奈儿艺术总监卡尔·拉格斐,以及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妮可·基德曼。摩纳哥公主汉诺威公主
期刊
统筹:魏蓝  摄影:仨儿(一一出品)  摄影助理:丽霞(一一出品)  流火七月,新一季的流行携着T 台上漫舞的裙边,迷人的印花,精美的蕾丝和数不清让人迷醉的环佩款款而来,FENDI 用热带民族娇艳的印花充斥了整个舞台,LAGERFELE让CHANEL的蕾丝裙边空前的飘逸,这些还不够他又在自己的品牌中用雪纺,褶皱和斜裁堆砌出更加浪漫优雅的春夏女郎。  设计师用斜裁的雪纺,珠片,蕾丝,印花,流苏和一切
期刊
当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是天寒地冻的二月初,我们开始了非洲之旅,这时正是东非一带最好的旅游季节。在香港乘上肯尼亚航空公司班机,见到黑人空姐时,就已经开始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非洲风情了。  内罗毕的市容不但整洁,新的现代化建筑也不少,而且外形设计优美,中心商业区显得繁华而富有活力,马路上私人小汽车很多,与我们心目中的非洲大不相同。内罗毕地处高原,气候清爽,这也与我们想像中非洲的酷热相去甚远。  到非洲看动物一
期刊
文:本刊记者 赵苹部分图片摄影:姚远感谢:文汇出版社杨建英  Ingridz,英国伦敦心理星相咨询师。就学于世界著名的“英国星相学研究院”、英国伦敦星相学校,在那里研究心理星相学、心理学、星相与预测、古代心灵炼金术,并在该研究院的大师班修炼。她是星相研究院惟一的中国人。  不同于传统的星相学家,她有雄厚的科学基础,还以商务形象设计和人格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出现。在中国、美国、加拿大分别获得了电力及自动
期刊
图:各大品牌  7月是气温和情绪最HIGH的季节。在酷暑的笼罩下,皮质物品可是男人的最爱,它有令人舒爽的天然“皮”气,和冰凉的触感,是这个季节男人不可或缺的物品。看看各大品牌推出的各款皮质物品,找出今年最HOT的皮质单品。    主张一:男士皮鞋从来都不是以外型取胜的。款式的经典、做工的精细,用料的独特才是男款皮鞋受欢迎的原因。今年特别流行的蛇皮运用到皮鞋上面,令简单的款式也有了不一样的变化,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