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尊卑不一的女性管理者综论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200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智慧超群的鲜活生动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的阶级地位有天壤之别,性格也迥然不同,但从管理的视角出发,她们又都有一个管理者的身份,尽管所属管理地位有高低之差。以尊卑而论,贾母、王夫人、王熙凤、林黛玉同属一个阶梯,而薛姨妈、薛宝钗、李纨、邢夫人、尤氏、贾探春可归入同一级,鸳鸯、平儿、袭人亦属一类,晴雯、紫鹃、莺儿也可划入此属。旺儿家的、周瑞家的等管家婆婆可归于一类。或工笔细描或粗线勾勒,《红楼梦》使她们在读者心中留下了虽有深浅却无法磨灭的印象。
  关键词 :《红楼梦》 女性管理者 王熙凤 贾母
  毛泽东评点《红楼梦》时指出,《红楼梦》虽然只是写了一个家庭,但是贾家是有代表性的,通过它反映了社会。蔡义江认为《红楼梦》是封建末世社会生动而真实的历史画卷,无论《红楼梦》,抑或其他中国古典小说,仅从政治、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或是语言艺术来考察都是有失偏颇的。所以在《红楼梦》的文学价值愈发受到重视的今天,也不应该忽略它的社会意义,其中女性管理者的考察就是热点。
  一、《红楼梦》中的管理研究综述
  目前学界对《红楼梦》中的管理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宏观上的《红楼梦》管理研究,如《红楼梦》管理思想、管理方式、领导方式等研究;第二类是虽从《红楼梦》整体出发,但着眼于其中具体的一项管理,如财政管理、财务管理等;第三类是以几个或一个人物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她们的管理得失;第四类是以现代社会分工的视角考察研究《红楼梦》的管理并提出鉴示。
  第一类的研究主要有李廷海《〈红楼梦〉管理方式探析》,对小说涉及的管理方式作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四点教训可以借鉴。王生《〈红楼梦〉的领导思想探析》,他从领导科学的角度考察《红楼梦》所涉及的经营管理模式、各类管理者的人格类型,指出合格的管理者应该具有德才兼备、担当精神和锐意改革的魄力等素质。刘新宇《〈红楼梦〉管理思想初探》认为《红楼梦》反映和表达了一系列的管理思想,如“严格管理,坚决按章办事”“人治和法治的关系”等内容。另外,还有王蒙《〈红楼梦〉中的管理学》,辛颖《〈红楼梦〉中的管理模式探讨》,申秋《〈红楼梦〉中的管理智慧探析》,徐有昌《〈红楼梦〉中看管理》,刘黎平《从管理角度解读〈红楼梦〉》,张琼《从管理的缺陷看贾府的必然衰败》,李泽鹏《从管理学角度分析贾府衰落的原因》,陈宗灿《大观园里看管理》,宋倩《浅谈〈红楼梦〉中的管理思想》,纪磊《浅谈〈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管理思想》,薛会英《品味〈红楼梦〉的管理之道》,等等。
  第二类的研究主要有李国祥《〈红楼梦〉理财思想研究》指出《红楼梦》关于当时社会的理财方法有高利贷和典当,还有独具创意的理财方法——降低财产消耗,对大观园从消费型向生产型转变的描写,具有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范佳杰《〈红楼梦〉与雍正的财政制度》认为通过《红楼梦》可以考察雍正的财政措施。刘丽君《〈红楼梦〉中的财务管理方法浅析》认为,《红楼梦》中的财务管理方法虽然已经被历史遗弃,但其中朴素的现代理财观念和一些理财方法仍能为财务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借鉴。熊春凤《〈红楼梦〉中的经济管理学》指出《红楼梦》从多方面反映出试图通过改革加强经济管理以改善经济上被动局面的举动具有借鉴价值。甘建民《〈红楼梦〉中的“数字管理”意识》认为“数字管理”意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经验。
  第三类研究主要研究对象是王熙凤,如黄留珠《〈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管理术》、龙金文《王熙凤的“管理技巧”值得仿效》总结了王熙凤五点管理措施。周启志《奸雄乱世之术——王熙凤管理术之批判》认为如果管理者师从王熙凤将是时代不幸。肖春华《王熙凤:管理的行家里手》肯定了王熙凤的知人善任和唯才是举。吴清河和郑宇飞的《对〈红楼梦〉中王熙凤管理方法的思考》认为通过王熙凤的严格管理,宁国府很快由乱变治,值得管理者学习。还有安吾《管理专家王熙凤——读〈红楼梦〉札记之一》,雷宇辉《责权利对等与王熙凤治丧》,李元卿《王熙凤的“治乱”管理艺术》等。另外,还有其他人物的管理研究,如探春和宝钗,如陈大康《探春治家新论》,杜素琴硕士学位论文《试论贾探春的管理理念与实践》,刘盛昌《论探春“改革”的二重性》,罗舟《〈红楼梦〉中探春管理方式略谈》,胡祥鸿《“热面冷心”——宝钗的管理藝术》等以及比较研究如陈秋玲《探春宝钗管理模式的对比》,缪建军《王熙凤模式PK探春模式》,甘建民《宝钗、探春比熙凤的高明之处》,等等。
  第四类是现代社会分工视角下的《红楼梦》管理研究。叶楠《“凤姐管理”对家族企业的启示》认为,“《红楼梦》中荣国府的兴衰实际上是中国大家族、大企业兴衰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发掘王熙凤的管理经验对当前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启示”a。辛妍、蔡影《〈红楼梦〉对现代企业的启示》认为,《红楼梦》中有人力管理的精髓。曲维加《〈红楼梦〉与现代管理》认为,“贾府的家族管理实际是封建中国社会管理的一个缩影,代表着作者对管理的见解。实际上这种管理具有双重含义——既有封建统治的社会属性,又包涵了一般管理的自然属性,对现代管理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b。此处还有刘新建、邵文恰《〈红楼梦〉中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章乐霞《从〈红楼梦〉兴衰看企业内部控制》,李莲、邢晨《从〈红楼梦〉看航天企业财务管理》,汪才华《从〈红楼梦〉看招标采购管理》,陈建《档案管理与家族兴衰:档案学视角下〈红楼梦〉刍议》和肖荣智《读〈红楼梦〉学企业管理》,等等。
  二、《红楼梦》中尊卑不一的女性管理者
  《红楼梦》书写了众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她们的阶级地位有天壤之别,性格也迥然不同,如王熙凤和平儿,贾母和鸳鸯,林黛玉和紫鹃等,但从管理的视角出发,她们又都有一个管理者的身份,尽管所属管理地位有高低之差。以尊卑而论,贾母、王夫人、王熙凤、林黛玉同属一个阶梯;而薛姨妈、薛宝钗、李纨、邢夫人、尤氏、贾探春可归入同一级;鸳鸯、平儿、袭人、晴雯、紫鹃亦属一类,莺儿也可划入此属;旺儿家的、周瑞家的等管家婆婆可归于一类。
其他文献
【摘 要】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是社会各界共同的使命,更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立足于时代发展、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宏观角度,积极践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新时代的教育资源和有利条件,在每个学生的心灵中埋下爱国报国的种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渗透;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
摘 要:《上海赋》对老上海的历史、人物、风情等的描摹,体现了木心独特的现实主义手法。“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细节的真实”等都可以从木心所刻画的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上海人,以及生动形象、如临其境的生活场景中窥见。木心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造诣又让他善于运用传统文学形式结构散文,《上海赋》用赋体做整体框架,用白话来添砖加瓦,方言作调味佐料,采用了多样化的写作技巧。  关键词:老上海 赋 现实主义 忧思情怀  
摘要:《全宋诗》由于体量巨大,且出于众手,因此不免存在一些重出问题。近来通过研读发现,胡伸弓名下也有一些诗歌与他人重出,故有必要对其归属加以考证。关键词:《全宋诗》胡仲弓重出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在收录诗人之众、诗作量之大等方面均可谓规模空前,但因其体量巨大且出自众手,以至于难免存在误收、重出等问题。笔者在研读南宋江湖诗人胡仲弓诗歌的过程中,发现其名下诗歌也存在重出现象,今对之考
摘 要:《心灵史》是张承志是继《黑骏马》《北方的河》中精神追寻之后的灵魂皈依之作,是他的生命之作。然而在众说纷纭、哗然喧嚣的评述声音中,却很少把《心灵史》文本归于一种情感和心灵的维度,本文尝试以叙述者“我”作为切入点,从历史评述、宗教情感、“我”的联结等角度解读《心灵史》心灵维度的意义。  关键词:《心灵史》 叙述者 “我” 心灵  若提张承志,《心灵史》是绕不开的文本与话题,继《黑骏马》《金牧场
摘 要:杨宪益、戴乃迭是中国最早译介《史记》的翻译名家。学界长期以来对他们翻译的《史记》选译本关注不够,鲜有文章论及这两位翻译大师的《史记》译本。本文梳理了杨氏夫妇出版的各种《史记选》英译本,期待译界能进一步关注和研究这两位大师的《史记》英译。  关键词:杨宪益 戴乃迭 《史记选》 英译本  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的《史记》(Records of the Historian)选译本于19
摘 要: 作为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Wallace Chafe(Уоллес Чейф,华莱士·切夫) 在语篇的话语认知分析领域頗有作为。对他的语言学研究成果理论及方法作深入探讨实属必要,以期对普通语言学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起到理论方面的积聚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华莱士·切夫 话语认知 思维流与信息流 言语化过程  Wallace Chafe Уоллес Чейф(华莱士·切夫),美国著名语言学
摘 要:“父亲”一直是许多文学作品乐于探讨的话题,父亲与子女的关系更是意蕴丰富的主题。论文分别从“无父”“审父”“弑父”的叙事语言、爱与恨裹挟的父子关系形态、互相伤害的父子伦理关系这三部分浅谈邵丽小说中的父子关系。  关键词: 父权 父爱 审父 父子关系  邵丽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数百万字,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作家》等全国大型刊物,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 《新华文摘》
摘要:本次调查以华东理工大学为重点,围绕“大学生对昆曲传播的认知”主题,就大学生对昆曲的了解程度和途径、对昆曲的看法和认识、昆曲进校园三个方面展开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昆曲的了解程度普遍不高;多数大学生对昆曲艺术表示认可,但是对昆曲感兴趣的大学生屈指可数,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昆曲进校园”的想法得到普遍支持和赞赏。基于对本次调查的分析和思考,我们探索出昆曲传播的新途径——昆曲“四化”及“大
摘要: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兰桂竹木”“门”“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等喻象都是作者情感思绪的寄托与象征;而朱自清笔下的“背影”,既是父爱的浓缩,又是作者对父亲认识感悟、情感体验的转折和升华。  关键词:喻象 门 象征 背影 父爱 认知 体验  一、《项脊轩志》的喻象与精神原型  《项脊轩志》是一篇叙写伦理亲情的巅峰之作,其朴质无华的真情实感、丰富蕴蓄的内涵和纯熟自然的语言,的确是散文的佳构与精品,成为
摘 要:本文借助葛浩文英译本《丰乳肥臀》,对文学作品中的描述性称谓展开研究,从跨文化的角度,阐述描述性称谓语的语用功能,并探究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语用功能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应根据不同的语境和文化内涵,在译语中得到保留。  关键词:描述性称谓 《丰乳肥臀》  2012年10月,中国当代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随即在国内引起一阵“莫言热”。据透露,葛浩文英译本对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