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guoxian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物理是一门严密的、有着公理化逻辑体系的科学理论。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才能教好高中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中物理学习任务。
  一、高中物理教师要重視教育教法研究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高中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物理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中物理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在教法上,首先,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照顾绝大多数同学,课后不仅要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辅导,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其次,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注重学法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最后,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物理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可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教学效率,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生动地表现出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要重视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对每一个概念可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使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关系等。
  有时会发觉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师预期的效果有很大差异,课后认真想想,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楞次定律”的学习,既抽象又难学,如何将这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知识,这对物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设计时,就应做精心准备,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突破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边做实验边学,将抽象的楞次定律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有形的东西。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掌握知识,同时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事实证明,这种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另外还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烧夹生饭”。
  三、重视图像图景教学
  应用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在教学上通过图像图景的教学,建立由实际情景——理论模型——新实际情境的有机联系。加强抽象的物理规律与形象的实际情景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的效率,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1.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
  传统的物理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都是已选择、压缩、改造的,具有典型化和简约化的知识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若是照本宣科,学生很难理解所学内容,而若能充分利用图形图片、电视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再现知识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信息,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并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物理思想寓于情景的建立和分析过程中,促进学生开展分析问题的思维活动,自然地“悟”出其中的道理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分析物理过程、建立正确的物理情景和模型的方法,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
  2.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程序训练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遇到问题时,还表现为思绪混乱,缺乏思维的程序化。因此在教学中更要重视思维程序的建立和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程序大体可分为六步,即审题——文字信息(排除干扰因素)——抽象出物理对象和物理情景——寻找问题所满足的定量和定性的规律——建立模型——求解。
  首先,从实际问题中提取与问题有关的文字信息,并用相应的图形或符号表示,使复杂的变化过程代码化。其次,确定物理对象,建立物理情景,运用示意图帮助理解题意,寻找变化规律,建立物理量之间的联系。最后建立模型关系,立式求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把应用题画出来,其用意就在于保证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例如从高一开始,可把练习本的左侧折出三分之一,专门作为画图区,把图像作为建立关系、列方程的依据。画图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对应该画图而没有画图的答案扣去大部分的分数或让学生重做,从严要求,使之养成习惯。同时,重视课本插图的观察和思考,新教材的图片更为丰富,要注意指导学生如何画图、看图,建立文字和图像的联系。
  另外,还要加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教给他们科学记忆的方法等等。
  高中物理教学的难度是很大的,但是只要重视图像图景的教学和画图习惯的培养,加强应用性知识的教学,就一定会使更多的学生爱学物理,学好物理。
  (责任编辑 易志毅)
  
其他文献
本文从分析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近十年的发展变化入手,着重研究其创新开展知识产权服务的潜力,并就如何实施提出相关建议。
古人云:“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这道破了文字叙述与图片之间的关系,即文字叙述说理,图片使道理形象化,二者密不可分。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一、从历史图片的地位、特点、作用来看  历史图片提供直观确切的图像,表现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与文字相辅相成,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逐步引起教师们的广泛重视。作为一种特殊教材,历
本文在参考图书业权威人士对“影响世界的图书”排名基础上,选取了18本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突出贡献的科学名作,发现其出版年份具有对称分布的规律,并构造一行数列,论证了科学名作
我从事外语教学工作至今已二十多个年头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笔试成绩固然是历来被人们所重视的,但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学生的口语表达在人们的认识中正越来越受重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也是目前我们每个中学英语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存在的问题   回顾这么些年来的教学,我总结出学生在英语口
许多人都向往完美、追求圆满、憧憬辉煌,可《破碎的美丽》一文的作者——乔叶,却偏偏喜欢破碎、欣赏残缺。在她的眼里,"景物"由完整到凋残,"人生"由华丽到残破,乃至世间的一切事
【设计理念】在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常常面对一个作文题目无从下手,不论是命题类或话题类,尤其是意义表达抽象、深刻的话题常常令学生无从下笔。他们不是审题偏差就是立意空泛。
本文从开放获取资源发展情况、"一带一路"开放获取资源利用难点分析及其资源建设具体策略等几个方面,探索高校图书馆"一带一路"开放获取资源建设,为教学、科研和智力服务提供文献
针对基层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宣读者日渐稀少现象,本文从5个方面分析其原因,提出电子阅览室改造路径:多功能、综合性知识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