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化学“高效课堂”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_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绪论
  
  课堂教学中,既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又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这是每一位教师的理想目标.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备课,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课堂中充分利用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将教学的各个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可以大大的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魅力.
  
  二、高效课堂的含义剖析
  
  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一是教师,二是学生,三是教材,四是教学装备.课堂教学集合各种要素于一体,是特定时限(45分钟)、特定场合(教室)、特定目标(教学目标)、特定内容(教学内容)的复杂活动,学科不同、施教内容不同、教育对象不同,决定了高效课堂教学多样性、可变性.
  就其共性而言,高效的课堂一定是生命化的课堂,自主平等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建构”的课堂.
  构建高效的课堂,关键是教师能否有效地为学生建构知识和能力,课堂“容量”和“节奏”应当服务于“建构”,盲目追求“大容量”、“快节奏”,效果不见得好.
  诸如教学要素的关系而言,课程与教材,教材与教学,预设目标与动态生成,基本教学内容与延伸教学内容,基本教学目标与延伸教学目标,面向全体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自主参与与教师引导,提高效率与减轻学生负担等关系.这些基本关系处理得当了,就是高效的课堂.
  
  三、如何构建化学的“高效课堂”
  
  1.让生活常识融入课堂
  只有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的知识才可能被有效地再应用,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景,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笔者发现将化学知识和生活常识相结合的时候,所有的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或激烈讨论并且相关知识记得特别牢固.
  例如,在糖类、油脂教学时,上课时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霉变大米,学生觉得很好奇,老师拿霉变的米来干吗?大家在下面议论纷纷.这时候笔者问大家霉变的大米在生活中能否用来喂养家禽、家畜?很多学生都说可以,少数学生说不可以,大家争论不休.于是,笔者让大家阅读书上资料,自己去找答案.学生领悟到了霉变的大米人不仅不能够食用,也不能够喂家禽、家畜,因为家禽食用发霉变质的食物后,毒素会积累在家禽体内,人吃了这样的家禽,也会因有毒物质进入人体而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又如,在讲到溶液重要性的时候就聊聊学生们对生活中分散剂的一些用途的了解,同学们畅所欲言,竟然举出了几十种例子.丰富多彩、多姿多样的生活世界可以给我们的初中化学教学提供便利条件,去颠覆单纯深奥的学科知识,为我所用.
  2.让幽默进入课堂
  在教授元素符号的时候,很多同学老是把汞的符号Hg和银的符号Ag搞混淆,我就跟他们说:“水是H20,银是Ag,两个符号进了一家门就是水银(汞的俗名)了.”同学们在哈哈大笑之余,再也没有弄错这两个符号.
  让幽默进入课堂,既能够深刻地揭示化学原理和规律,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幽默的语言,可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幽默的手势,可以立体地展示化学操作和现象,使无形的概念具体化;幽默的眼神和表情,可以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碰撞与共鸣,实现知识的传递、领会和转化.笔者讲到金属化学性质和活动性顺序的两点规律时,总结出十个字“氢前换酸氢,前属换后盐”,加上我的解释,同学们牢牢地记住那两条规律了.
  此外,教师娓娓动听的描述、声情并茂的解说、琅琅上口的歌谣,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情,启迪学生思维.教师的言行举止(即肢体语言)的幽默对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3.利用多媒体发挥效力
  可以利用网上资源来开拓现实中不足的一些信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集多的资料信息,丰富课堂,拓展视野,提高效率.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现习题变化,举一反三,深化巩固.
  4.加强课后沟通
  教育实践证明,只有教师首先在感情上得到学生的尊重,学生才能有接受知识的愿望.初中学生因为面临中考的压力,学习紧张,长期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紧张状态,老师应该加强课后沟通,以舒缓他们的紧张情绪,可以为上课没有听懂却胆小不敢提出问题的学生提供一些克服难题的机会.给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适时、适当的指导不仅可以提高成绩,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常言道:亲其师必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了,学习化学的热情也就高了.
  因此,教师要真正做到与学生为友、与学生为师、与学生互敬互爱,不断增进感情,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化因子”,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做到这点需要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性格特点、行为特征、情绪变化、家庭环境、身体状况,尤其是学习情况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光靠上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后的时间则是老师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最好时机.
其他文献
园林源于自然景观,高明的园林设计师们总能在自然与人工之间找到精彩的契合点,从而创造出令观者动心、访者动情的园林景观。    动人的“野性”自由式花园    在以规则式造园为传统特征的西方国家,自然式花园最早出现、也最常见于那些“土生土长”的乡村农舍花园。特别在英国,随着18世纪后期风景式造园的鼎盛,自然式园林受到越来越多园主的青睐,并在西方国度流行一时。  在著名的英国女园艺师格特鲁德杰基尔(Ge
光传感器可用于很多重要领域,从消费电子产品中的环境光测量与相机曝光控制,到光谱吸收分光计、热成像IR(红外)探测仪以及双色高温探测仪等科学仪器。例如,在光学分光应用中,
摘要: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指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高中英语写作四阶段教学实践,探索各种不同写作课型结构的模式,以达到英语写作教学的最优化过程。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 四阶段教学实践    一、导言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写作技能要求有明确的界定:即学生能用英文书写摘要、报告、通知、公务信函等;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描述情景、态度或感情;能阐
评语既是给家长看的,也是给学生看的。一个班级几十位学生,虽有共性,但更多的则是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个性。教师写学生评语,共性的东西要写,以此展现整个集体的精神风貌以及学生个体在集体建设中的作用,使每个学生有一种集体自豪感和个人成就感;个性的东西更要写,因为评语是对学生个人的评价,而个性的东西才是学生独有的,也是学生十分看重的。从小学到大学,学生成长中接触的班主任很多,每个班主任都应该有不同的教育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