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寻找一种能指导制定临床联合用药最佳方案的定量设计方法。方法:药房医师从临床实际出发,以临床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为例,使用三种药物,按不同剂量联合使用,用权重方法,以平均剂量为标准,通过血红蛋白升高情况来观察药物作用强弱及分析三种药物相互间的作用情况。结果:血红蛋白的升高情况在各种联合用药方案中有明显差异(P<0.05),药物1、药物2的作用在三种药物联合使用中占主要地位,药物3对于药物2是拮抗作用,药物3对于药物1是促进作用。结论:本试验所采取的权重定量设计法能有效地分析出各种药物在临床联合用药中的地位,药房医师可以通过此法调整主要药物及从属药物的匹配关系,构成新的用药方案,指导临床医师用药。
【关键词】 定量设计;联合用药;权重
1 绪论
临床联合用药的目的在于将药效发挥到极致,而将药物的副作用有效地减小到极致。这需要药房医师的联合用药方案作为指导,虽然药房医师身处二线,但其对于药物间的相关作用熟悉,可以通过分析临床用药情况反馈来制定较为优化的用药方案,同时有效地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因疾病治疗的需要,药物合用或是先后序贯使用时,由于药物用量相互间的作用及计提代谢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以使得药物治疗作用增强或是减弱、毒副作用减少或是增加,从而导致治疗作用的加强或是不良反应增加等,所以制定合理的临床联合用药方案,并将之定量落实显得十分重要。联合用药方案有很多,同时受到许多限制:如評价方法、病人样本量的多少、影响疗效的因素等,因此联合用药方案的设计还是要立足于临床证据之上制定出来,并在药房医师专业指导下完成。在联合组方的设计方案中,主要有析因设计、均匀设计权重配方、正交模拟设计等。目前,我们建议一种定量权重设计的方法,针对于临床联合用药。现将我院药房研究的联合用药定量分析临床试验报道如下: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 分析的患者病例为我院收治的36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其中男性18例,女性18例,均明确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未服用过其它药物治疗,基本情况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
2.2 设计研究方法使用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三种药物,分别编号为药物1、药物2及药物3,根据以往临床的使用剂量经验,将最大剂量分别定义为药物1max、药物2max、药物3max,最小剂量分别定义为药物1min、药物2min、药物3min。随机分组给药,药物从最低剂量到最高剂量共分为6级,均匀地分布到6个组中,构成6种联用方案,连续口服4周。
2.3 验证性试验 由权重设计方案计算出来的剂量值与更多的假设性试验得出的数值作比较。再者予开放性试验来观察两周口服联合药物后的副作用情况。
2.4 观察指标及统计分析 在服药第4周分别复查血红蛋白数值作记录,统计得出的数值以均值±标准差来表示。定a=0.05,若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反,若P>0.05,则认为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3 结果
经过4周治疗后发现,血红蛋白的升高情况在各种联合用药方案中有明显差异(P<0.05)。三种药物不同剂量联合使用中显示,药物1、药物2的作用在三种药物联合使用中占主要地位,药物3的治疗效果相比这两者来说要弱。从标准剂量乘积可以看出,d2d3乘积值相对于d1d2、d1d3的乘积值要低,说明药物3对于药物2的作用是拮抗作用,d1d3值相对较高,说明药物3对药物1的作用是促进作用。
4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药物联合作用定量分析后,血红蛋白的升高情况在各种联合用药方案中有明显差异(P<0.05),三种药物不同剂量联合使用中显示,药物1、药物2的作用在三种药物联合使用中占主要地位,药物3的治疗效果相比这两者来说要弱。从标准剂量乘积可以看出,d2d3乘积值相对于d1d2、d1d3的乘积值要低,说明药物3对于药物2的作用是拮抗作用,d1d3值相对较高,说明药物3对药物1的作用是促进作用。此处仅通过乘积数值的方式来说明三种药物在联合使用中相对于标准疗效的对比效果如何。但本次研究病人样本数量较少,药物剂量的分级也只有6级,虽然临床药物的疗效已经表现出来,但准确性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方案的设计需要时刻立足于临床证据之上,权重配方设计法能有效地分析出临床试验中各种药物在联合方案中的地位,并且可以根据结果调整剂量、调整主要药物及此药从属药物间的匹配关系,构成新的用药方案。经此优化检验之后,可以准确地定量设计出临床联合用药方案。本试验所采取的权重定量设计法能有效地分析出各种药物在临床联合用药中的地位,药房医师可以通过此法调整主要药物及从属药物的匹配关系,构成新的用药方案,指导临床医师用药。
参考文献
[1] 夏玲珍,丁克俭. 联合用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11) .
[2] 胡应伦,陈伟民. 联合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探讨[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08, (06) .
[3]Zheng QS,Sun RY.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rug compatibility by weighed modification method.Acta Pharmacol Sin,2005,20(11):104.
【关键词】 定量设计;联合用药;权重
1 绪论
临床联合用药的目的在于将药效发挥到极致,而将药物的副作用有效地减小到极致。这需要药房医师的联合用药方案作为指导,虽然药房医师身处二线,但其对于药物间的相关作用熟悉,可以通过分析临床用药情况反馈来制定较为优化的用药方案,同时有效地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因疾病治疗的需要,药物合用或是先后序贯使用时,由于药物用量相互间的作用及计提代谢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以使得药物治疗作用增强或是减弱、毒副作用减少或是增加,从而导致治疗作用的加强或是不良反应增加等,所以制定合理的临床联合用药方案,并将之定量落实显得十分重要。联合用药方案有很多,同时受到许多限制:如評价方法、病人样本量的多少、影响疗效的因素等,因此联合用药方案的设计还是要立足于临床证据之上制定出来,并在药房医师专业指导下完成。在联合组方的设计方案中,主要有析因设计、均匀设计权重配方、正交模拟设计等。目前,我们建议一种定量权重设计的方法,针对于临床联合用药。现将我院药房研究的联合用药定量分析临床试验报道如下: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 分析的患者病例为我院收治的36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其中男性18例,女性18例,均明确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未服用过其它药物治疗,基本情况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
2.2 设计研究方法使用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三种药物,分别编号为药物1、药物2及药物3,根据以往临床的使用剂量经验,将最大剂量分别定义为药物1max、药物2max、药物3max,最小剂量分别定义为药物1min、药物2min、药物3min。随机分组给药,药物从最低剂量到最高剂量共分为6级,均匀地分布到6个组中,构成6种联用方案,连续口服4周。
2.3 验证性试验 由权重设计方案计算出来的剂量值与更多的假设性试验得出的数值作比较。再者予开放性试验来观察两周口服联合药物后的副作用情况。
2.4 观察指标及统计分析 在服药第4周分别复查血红蛋白数值作记录,统计得出的数值以均值±标准差来表示。定a=0.05,若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反,若P>0.05,则认为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3 结果
经过4周治疗后发现,血红蛋白的升高情况在各种联合用药方案中有明显差异(P<0.05)。三种药物不同剂量联合使用中显示,药物1、药物2的作用在三种药物联合使用中占主要地位,药物3的治疗效果相比这两者来说要弱。从标准剂量乘积可以看出,d2d3乘积值相对于d1d2、d1d3的乘积值要低,说明药物3对于药物2的作用是拮抗作用,d1d3值相对较高,说明药物3对药物1的作用是促进作用。
4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药物联合作用定量分析后,血红蛋白的升高情况在各种联合用药方案中有明显差异(P<0.05),三种药物不同剂量联合使用中显示,药物1、药物2的作用在三种药物联合使用中占主要地位,药物3的治疗效果相比这两者来说要弱。从标准剂量乘积可以看出,d2d3乘积值相对于d1d2、d1d3的乘积值要低,说明药物3对于药物2的作用是拮抗作用,d1d3值相对较高,说明药物3对药物1的作用是促进作用。此处仅通过乘积数值的方式来说明三种药物在联合使用中相对于标准疗效的对比效果如何。但本次研究病人样本数量较少,药物剂量的分级也只有6级,虽然临床药物的疗效已经表现出来,但准确性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方案的设计需要时刻立足于临床证据之上,权重配方设计法能有效地分析出临床试验中各种药物在联合方案中的地位,并且可以根据结果调整剂量、调整主要药物及此药从属药物间的匹配关系,构成新的用药方案。经此优化检验之后,可以准确地定量设计出临床联合用药方案。本试验所采取的权重定量设计法能有效地分析出各种药物在临床联合用药中的地位,药房医师可以通过此法调整主要药物及从属药物的匹配关系,构成新的用药方案,指导临床医师用药。
参考文献
[1] 夏玲珍,丁克俭. 联合用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11) .
[2] 胡应伦,陈伟民. 联合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探讨[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08, (06) .
[3]Zheng QS,Sun RY.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rug compatibility by weighed modification method.Acta Pharmacol Sin,2005,20(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