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包装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z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们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北京的南郊,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健康美丽的姑娘。可就在前不久,她忽然感觉身体有些不适,并且卷入了一场可怕的中毒事件。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天,家住北京南郊的女孩丽丽,忽然感觉头晕、恶心、还时不时地呕吐。平日,丽丽健康活泼,很少招灾惹病,她到底是怎么了?
  经过医院急诊初步确定,丽丽是苯类物质中毒。苯又名乙苯,学名乙基苯,对皮肤、粘膜有较强刺激性,高浓度苯有麻醉作用,人吸入或食入之后,轻者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重者昏迷抽搐、呼吸循环衰竭。
  邓恩第(化工专家):苯中毒有积累起来的一个过程,最初表现为食欲不振,头痛、失眠和恶心。
  丽丽怎么也不相信自己会是中毒,每天三餐都和家人吃同样的饭菜,别无二致;平时跟其他的女孩子一样喜欢吃一些小零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家里最近也没有搞什么装修,住的是她家的老房子,而且家里其他人也没什么事;她家周围和上班的地方也似乎没有什么化学工厂。为什么单单自己会发生苯中毒呢?会不会是自己最近穿的新衣服有什么问题呢?
  丽丽带着猜测和疑虑,走进了北京化工大学寻求帮助。化工大学的林博士听了她的叙述,立刻否定了她的想法。因为衣服不太可能会是引发苯中毒的原因。
  在交谈中,一个意外的情况引起了林博士的注意:丽丽随身携带的零食有些奇怪(图1)。
  有着丰富专业知识的林博士决定对她的零食进行检验。
  


  检查结果令丽丽出乎意料,在她携带的薯片中,检查出一定含量的苯类物质。丽丽最爱吃的零食里竟然会有苯的存在?这些有毒的苯类物质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林博士为揭开疑团,进行了更为仔细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发现在丽丽的零食里,并不是所有的都含有苯,而只有少部分食品有苯的残存。更加奇怪的是,同一个包装袋里的薯片,有的薯片含苯,有的则没有,这些薯片似乎并没有劣质成分,那么含苯的薯片又是如何被污染的呢?
  凭借经验,林博士判断,问题可能出在这些薯片的食品包装上。因为装有零食的包装物都是些花花绿绿的印刷品,而印刷油墨基本是由化学原料构成的。难道食品包装真的含有苯类物质吗?林博士决定对这些食品包装进行化验分析。结果不出所料,被污染食品的包装的确存在有毒的苯类物质(图2)。
  为什么这些包装会有苯呢?
  邓恩第:如果印刷行业广泛选用氯化聚炳烯油墨,那么使用苯溶剂是很难免的。因为苯是对氯化聚炳烯树脂较好的增溶剂。
  为让食品包装鲜艳好看,越来越多的印刷技术用在了包装上,而苯,恰恰是在印刷油墨这个环节被加入进来。但是,丽丽的零食包装材料基本上都是塑料质地的,比较密封,食品包装材料又多是两层、三层或是多层的设计,如果不是故意去破坏它,塑料包装材料是不容易破漏的,苯又是如何透过包装进入丽丽的零食中呢?
  邓恩第:苯溶剂在一定的工业条件下,会以分子的状态进行运动,有可能会穿透到包装层的薄膜基材,去污染包装袋里层的食品。
  李志云(油墨专家):苯的沸点是80℃左右,在高温高压下,它会变成气态,渗透到食物中。
  林爱军(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经过对送来的几个食品样品的检测,在部分食品中发现苯,一部分没有发现,特别是食品在阳光直晒的情况下,苯的含量更高。但所有食品包装袋中都含有苯,说明食品中的苯很可能来自食品包装袋中的苯。
  


  原来,丽丽很久前就有随意摆放薯片、虾条、锅巴等零食的习惯,它们常常会被放在充足的阳光下,或者存放于冰箱、以及暖气片上,在这样不经意状况下,就很容易形成高热、潮湿等让苯溶剂挥发渗透的特定条件,而一旦条件具备,苯溶剂就会自然而然地缓慢通过包装物,逐步渗透到食品中。吃了这样的零食,时间一长,中毒症状就开始表现出来了。
  既然苯是对人体有害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在印刷油墨中使用苯溶剂呢?
  据业内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包装的凹印印刷工艺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苯的来源比较方便,价格也比较低廉,因此,部分厂家为了增加包装的色彩而使用了过量的苯溶剂。
  最近,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食品包装印刷新标准,针对苯类溶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度给予强制性的限制。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努力,油墨制造行业的专家们,已经成功研制出不含苯类物质的印刷油墨,如低溶剂含量油墨、醇溶性油墨、水溶性油墨等都属于这类比较环保的印刷技术,目前,这些环保油墨技术已陆续投入使用。这对于印刷工人以及像丽丽这样的零食爱好者都是一个福音(图3)。
  我们都知道,包装食品在经过不恰当的存放后,会使其中的食品变质。可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一些包装上的化学物,正是借此机会渗入到了食品中,使食品发生了可怕的毒变。在这里我们再次提醒您,除注意包装食品的保质期外,也要注意此种食品的正确存放方式。
其他文献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专业方向:广播电视媒介学。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都需要有
期刊
汽油、柴油等石油化工产品在当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目前我国的炼油能力位居世界第二;汽油质量也开始使用国际最高的欧洲4号排放标准。而新中国的石油化工产业几乎一片空白到取得今天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催化剂的应用。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闵恩泽的科研工作。发挥了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催化剂,是现代炼油工业中最重要的一环,被誉为石化工艺中的“芯
期刊
很多人都倾向于在人与动物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的界限,人类拥有了改造丛林的本领就真能证明人类高于其他一切动物吗?    在丛林中,探索者发现人类的近亲——高智商的猴子,见识了灵长目动物的文化,甚至目睹了蓄意的谋杀。这一切在不断地模糊我们与其他动物之间的界限。    意大利灵长目动物学家克洛依·齐普莱塔,早在6年前就在中非多雨的刚果丛林中开始了一项特别的研究工作。  她下定决心要与西部低地的大猩猩进行一次
期刊
元代末期以后,连续1000多年的敦煌石窟的开凿完全停止了。直到1996年,在莫高窟以西59公里外的党河峡谷中,再次响起了凿窟的斧锤声。    2005年清明节,旅日画家常嘉煌再次来到敦煌。他是来开凿新石窟的。  公元366年,乐僔和尚在三危山前看到万道佛光,于是四处化缘,开凿了敦煌莫高第一窟。此后,敦煌石窟持续开凿了10个朝代,历时1000多年。    莫高窟的最后一个洞窟开凿于公元1574年,也
期刊
8000年前的原始部落,7000年前的防火理念,6000年前的彩雕,5000年前的“宫殿”。大地湾惊现史前人类居住了3000年的大型遗址。  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西部地区一次重大的考古发掘——大地湾考古发掘。有人说,农业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可以让游猎的人们过上稳定的定居生活,使知识和财富得以积累,逐步形成聚落、村庄,再发展到后来,城市就出现了。当
期刊
中国西部青海省的托索湖畔,一个神秘的山洞里,布满了锈蚀严重、风化已久的铁质管状物(图1)。有人猜测是史前智慧生物的鬼斧神工;有人猜测是外星人造访地球后留下的遗迹。神秘铁管究竟从何面来?是谁将它们牢牢固定在这崖壁上?    1996年6月,为了给自己的新书积累素材,作家白渔进入了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一个叫托素湖的地方。在托素湖东边巴音诺瓦山的山脚下,白渔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山洞。在这个山洞的最里面,有一根
期刊
谢家麟的名字是和以下这样一些科研项目连在一起的:世界上第一台能量最高的医用加速器、中国第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自由电子激光、新型辐照应用加速器。在这些项目中,有两项是世界第一例,有3项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这些研究,每项都耗费了近10年的时间,加起来,正好相当于谢家麟全部的职业生涯。    86岁的谢家麟是中科院院士、高能物理加速器专家。虽然早已远离了重大科研项目,
期刊
半个世纪前,毛主席提出一个设想:要把建国以前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中医和西医结合在一起,形成一门新的医学。面对这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很多人退缩了。但是有一位老人,他用了一生的时间,努力在中医和西医之间寻找一条和谐的发展之路。    他就是今年83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咸中。在近50年的时间里,他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腹部疾病闻名海内外,成为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吴咸中院士的工作
期刊
一个小山村,4年间竟然遭受8次雷击。奇怪的是雷电专劈奶牛,却从不伤人。为什么奶牛会招来雷电,而近在咫尺的村民却安然无恙?    河北省阜平县的海沿村,地处深山,一直是当地的贫困村。2002年,村里申请到了国家扶贫项目——养殖奶牛。同年,救助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示范基地也在这里落了户,村民们先后贷款盖起了46个牛棚和1个挤奶大厅,当年就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一时间,大家都觉得日子有了奔头(图1)。可是
期刊
一个不爱说话的农村孩子,竟被全国观众所喜爱!上少林寺为追寻李连杰的足迹;进北京为寻找自己的梦想。他的成功是那样的偶然,也是那样的必然!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讲述了懵懂单纯的农村孩子“许三多”,凭着一股永不服输的劲头,在战友的帮助下成长为一代“兵王”。剧中许三多的扮演者王宝强,凭借淳朴自然的本色演出,继电影《天下无贼》、电视剧《暗算》之后又一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剧中的台词“不抛弃、不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