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四法”考论

来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春秋繁露》之《三代改制质文》篇中,董仲舒先以质、文互变诠释三代法统,接着又根据阴阳之气糅合以天、地,带入夏、商之历史;王朝与质文气质、与阴阳之道相辅相成,抽象化的质文、天地、阴阳与具体的生活事件或礼法仪轨交融在一起,感性现实中有了普遍的哲学诉求。“四法”流转将历史伦理化、自然伦理化,蕴含着丰富的人类学内容,尽管于义理层面也不乏可疑、争议之处,而把“四法”寄托于天命之授并附着于上古人文先祖的神话传说,虽不可信,但却可以为现世帝王增添了神性权威。 In the article entitled “The Texts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Reform”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Dong Zhongshu first expounded the three generations of the system of law by the qualitative and the inter-change of texts, and then blended it with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according to the yin and yang atmosphere to bring the history of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The textual temperament is complementary to that of the yin and yang. The abstracted texts, heaven and earth, yin and yang are blended with specific life events or ceremonies of ceremonies and ceremonies. There is a general philosophical appeal in the sensual reality. The “Four Laws” of Circulation Historical Ethics and Natural Ethics, contains a wealth of anthropological content, although there is no lack of suspicious aspects of controversy, controversy, and the “Four Laws” pinned on the grant of God’s command and The myths and legends attached to the ancient human ancestors are not credible, but they can add divine authority to the emperors.
其他文献
首先讨论格值命题逻辑系统LP(X)中子句的规则型范式以及极简规则型子句集的形式,然后定义MP归结式以及(A,α)-归结演绎、α-逻辑推理以及α-不可满足,讨论了它们的一系列逻辑
为进一步持续提高江西黎川基地烟叶质量,通过对其烟叶质量的鉴定与分析,初步明确了黎川基地烟叶质量主要特点,结果显示,下部烟叶表现为高糖、高钾、高糖碱比和低烟碱,中部烟
《同文馆唱和诗》是以诗体分类、每体依韵编排的唱和诗集,比较几个通行版本后,发现附录在《柯山集》与以其为底本的《张耒集》中之四卷本,要比《张右史文集》与以其为底本的
生态美育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手段,它的提出有美学学科、社会运动、理性认知等多方面的背景.生态美育的目的是培养“生态审美人”,其具体目标包括观念、情感、态度、境
在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所得税暂行条例》之后,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代表的职业会计师积极联合商界,参与到所得税法的讨论之中.与工商界关注于自身税负不同,所得税开征对于会
科学的繁荣,夺走了哲学至尊的地位;形而上学的后裔,始终不愿面对瞬息万变的视界;语言的先天不足,使其远不能成为思想的家;概念的歧义,使思想交锋成为学术精英展示个性的游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项重要的理论命题和实践任务.马克思对于社会主义是和谐社会持赞同的态度,但是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社会利益高度一致的基础上
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关于中国这一名称的由来以及有史有中国开端问题却一直错讹颇多。中国是关于天子、黄帝所统治国家的简称,这是“中国”名称的真实由来。自黄帝以来,中国
以《灵能真柱》的问世为标志,平田笃胤实现了对前人国学思想的脱逸和自身国学思想的构建。《灵能真柱》由国学宇宙论和显幽论两部分构成。平田笃胤摆脱了此前记纪二典对国学
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变奏是20世纪西方修辞美学观念的重要内容.这一观念强调从审美走向意识形态是修辞活动的一半,从意识形态重返审美也是任何话语不可逃避的命运.尼采等人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