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热浪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ww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北京市气温热浪(热浪)对当地居民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方法 运用病例交叉设计方法,分析北京市1999年1月1日至2000年6月30日期间热浪对居民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同时研究其对每日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人数的影响.选择死亡发生前第7天作为自身对照,分别计算不同长度的危险期OR值,以最高OR值及其对应的危险期来反映热浪过程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影响的大小、滞后天数及持续时间.结果 研究期间共发生5次热浪.第1次持续9 d,最高气温为38.8℃,平均湿度为46.7%,居民每日心血管疾病死亡、脑血管疾病死亡和AMI死亡的OR值分别为1.384(95%CI:1.128~1,697)、1.776(95%CI:1.456~2.167)和1.276(95%CI:0.905~1.799);第2次热浪持续3 d,最高气温为36.8℃,平均湿度为61.0%,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1.385(95%CI:0.678~2.826)、1.300(95%CI:0.726~2.329)和2.000(95%CI:0.684~5.851);第3次热浪持续7 d,最高气温为41.5℃,平均湿度为58.5%,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2.613(95%CI:2.116~3.228)、2.317(95%CI:1.875~2.863)和3.088(95%CI:2.098~4.546);第4次持续3 d,最高气温为39.6℃,平均湿度为31.9%,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1.333(95%CI:0.724~2.457)、2.429(95%CI:1.007~5.856)和3.333(95%CI:0.917~12.112);第5次热浪持续4d,最高气温为37.4℃,平均湿度为42.0%,3种死因每日死亡OR值分别为2.333(95%CI:1.187~4.588)、1.727(95%CI:0.822~3.630)和1.800(95%CI:0.603~5.371).结论 (1)热浪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有影响,且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期为2~4d,其中AMI死亡的滞后期较短,为0~2d;(2)热浪开始当天日最高气温较前一天升温的幅度越大,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影响的滞后期越短,死亡风险越大,对脑血管疾病死亡影响更大;(3)热浪期间日最高气温的波动可以增加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中国7省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父母版),对随机选择的3944名农村4~7岁留守儿童看护人进行问卷凋查.结果 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检出率为43.6%;其中,情绪问题检出率8.3%,品行问题检出率9.5%,多动注意不能榆出率8.7%,同伴交往问题检出率18.9%,亲社会行为检出率16.8%.男性留守儿童困难总分、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
目的 探讨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情况与慢性病的关系,为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某城市社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以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入户调查,对可能与跌倒有关的慢性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寻找跌倒的危险因素.结果 被调查的1512名老年人中,272人在过去的1年中发生跌倒,跌倒发生率为18.0%,其中男性92人,女性180人,男、女性跌倒
目的 探讨1985-2005年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身体机能、素质发展趋势.方法 利用1985-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杳资料,对蒙古族、同族、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藏族、瑶族、黎族、羌族、布依族、侗族、苗族、土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15个少数民族7~18岁中、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及素质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的部分指标均有所提高,但也有部分指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大
目的 探讨钙蛋白酶10(CAPN10)基因SNP43、SNP44位点及主要单倍型、单倍型组合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联性.方法 根据系统评价的原理和规范,检索PubMed及中文期刊数据库,纳入CAPN10基因与T2DM的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种族,采用分层Meta分析评估CAPN10基因多态性与T2DM的关联性.同时评估发表偏倚.结果 各种族与T2DM有关联的基因多态性分别是:蒙古人种,SNP43
目的 对中国滇西北地区分离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进行分子特征研究,了解与云南省内其他地区病毒株的差异.方法 用RT-PCR的方法扩增滇西北地区分离的13株乙脑病毒PrM、E片段和3'非编码区,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用Clustal 1.8X、DNASTAR、GENEDOC等生物学软件进行核苷酸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基于PrM和E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显示,滇西北分离的13株乙脑病毒中
以HER-2原癌基因Ile655Val多态性、吸烟与乳腺癌之间的关联研究为例,运用大样本近似原理计算检验效能,并通过逐步提高对照组中匹配因素的比例,探索弹性匹配策略在环境与基因交互作用分析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效能计算方法 .HER-2基因多态和吸烟交互作用的检验效能在非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中为30%,应用传统的频数匹配则提高为56%,进一步增加对照组的吸烟率,则能获得更高的效能值(power=74%).
目的 了解慢性血吸虫病家庭负担和经济负担.方法 收集2006年湖北省阳新县监测点226例慢性血吸虫病确诊病例的有关资料,并对其中219例愿意配合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家庭负担量表(FBS)评价其家庭负担.直接经济负担由现场调查获得,间接经济负担采用健康寿命损失年(YLD)与人力资本法相结合估计.结果 调查发现,FBS量表的家庭经济负担和家庭娱乐活动2个维度的阳性回答率较高,分别为54.8%和47
目的 研究广州市中老年人大豆异黄酮摄入与血脂的关系。方法用食物频数问卷分析395名40—65岁广州市居民每日大豆异黄酮及其他食物和营养素的摄入量,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脂。结果134名男性和261名女性的大豆异黄酮摄入分别为11.95(0~61.96)mg/d和14.90(0—82.5Z)mg/d。按照大豆异黄酮摄人量将研究对象等分为低、中、高三组,在校正了总能量摄入和脂肪供能比后,三组间TC、LD
期刊
目的 研究微量营养素对HIV感染者体内免疫细胞及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5~49岁的HIV感染者,试验组服用复合微量营养素片,对照组服用安慰剂.试验开始及结束时分别进行体格测量、免疫细胞及微量元素水平的测定.结果 试验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身高、体重和微量营养素摄入、免疫细胞及微量元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试验组免疫细胞(CD4+、CD8+、CD3+T淋巴细胞)分别
说明:(1)主题词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序。(2)在汉字相同的情况下,按数字、英文字母、西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序。(3)缩略语未译出的原文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在各(字母)部之首。(4)作者姓名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文章起止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