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会计信息化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出现了新的特征,研究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化在运作模式、内涵外延、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特点以及构建适应网络环境的财务管理系统,对提高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109-1.5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深入推广,财会管理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的会计手工管理或电算化管理,而是要建立能够全面、及时提供各种相关信息的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就是采用基于网络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流程重构的基础上建立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
一、会计信息化的特点
(一)信息采集的实时性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不仅打破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而且把企业与外部各利益相关单位紧密联结在了一起,使信息的实时传递成为了可能。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也使得经济业务的开展发生了由物理空间到媒介空间的转变。会计信息化消除了传统会计信息滞后的弊病,为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构建了畅通的信息平台。
(二)信息集成后的多维性
传统会计流程中,由于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无法对信息进行多维的存储与处理。而在信息时代,集成却是一个最显著的特征,计算机可以轻易地实现会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成。这样就可以充分保证业务数据在发生时,信息在各环节实时实现共享,从而有效地存储多维业务信息。
(三)信息资源的开放性
会计信息的相关数据都是实时存储在数据库当中的。作为信息的需求者,可以随时通过查询界面,自由地获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改变了过去被动接受财务部门提供的固定格式报表的模式,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二、会计信息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财务模式重新整合
会计信息化的实现促使传统的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分工的财务流程发生了变化。同一经济业务活动相关数据不再被分别保存在财会人员和业务人员手中,而是统一整合在一个信息系统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步产生。财务部门从系统中实时取得信息,分析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二)财务信息高度集成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不再是部门立足于自身的业务数据系统形成的“信息孤岛”,而是以建立中心数据库或信息中心为手段,各信息子系统或终端用户根据交易的执行情况补充、修改、更新中心数据库的资料,以科学、及时决策和最优控制的高度把信息作为战略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的信息系统,实现了企业内财务人员资金、财务信息等的综合优化管理。
(三)财物资源逐步扩大
在现代企业商务中,企业以供应链的形式来参与竞争,供应链企业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会计信息化为财务决策站在供应链的角度思考提供了信息平台。在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下,企业内外流程一体化,不仅实现了企业内部各个信息系统的集成,而且企业所在的供应链联盟体之间也实现了集成,形成了更大的财物信息资源。
(四)财务组织的协同化
会计信息化使财务组织与会计组织相互之间的界限模糊,会计和财务不再需要对各自的组织进行严格的区分,而是在同一信息平台上业务的着重点有所不同。同时,企业部门之间上下流通无阻,财务组织不再是传统的垂直式组织结构,而成为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管理的重点也由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人本化管理理念将成为现代财务管理的新课题。
(五)财务管理目标的多元化
在信息时代,知识资本等无形资本的地位相对上升,利益相关者、社会公众对企业价值形成的影响力加强,财务管理的目标需要重新定位,既要考虑股东财富,又要关注股东以外的相关利益主体,使得财务管理由单一目标向多目标发展。
(六)财务决策地位凸现
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使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日常财务流程中彻底解放出来,同时管理会计的相关方法也有效地集成到了系统当中。财务人员可以有时间并且有方法进行更深入的数据分析,为决策工作提供更有力的信息支持。
(七)财务管理对技术的依赖性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为财务管理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电子存储介质具有可篡改、不易直接观测的天然属性,网络系统很难避免非法访问、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的侵扰。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以及程序运行的重复性,加大了失效控制长期不被发现的可能,控制风险增加。
三、会计信息化在财务管理中的构建
(一)建立项目驱动的财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建立业务项目驱动的财会信息系统是指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大量利用成熟的信息技术的成就,使财务会计流程与经济业务流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这个财务信息系统当中,大部分事件数据都以原始的、未经处理的方式存放,实现了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同时存储,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同步生成。原来由财会人员编制的业务凭证、报表等财务资料,可由计算机实时生成、输出,大大减少财务部门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差错,做到“数出一门,信息共享”,同时,财务人员可以利用实时信息控制经济业务,从核算职能向决策职能转变。
(二)建立财务管理模型库,直接导出预测、决策等财务管理信息
项目驱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建立后,可建立一个与数据库直接相连的财务管理加工的模型库,在模型库当中设立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型,如财务预警模型、预测模型、决策模型、筹资模型等。对于特殊的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满足企业需要的模型。这些模型所需的数据可以直接从数据库中进行提取,也可以从会计系统中得到。
(三)建立企业的资源计划系统
以项目驱动系统为核心的财务管理,能够实现企业内部的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实现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实现实时的管理。在现代商务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管理等资源的竞争,更包括外部的资源供应链、客户资源等外部资源的竞争。所以,要想使企业能够适应瞬间变化的市场环境,建立企业整个资源计划系统是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以业务为中心来组织,把企业的运营流程看做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从供应商到客户,充分协调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集成企业的整个信息,实现企业的全面竞争。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际上是先进的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它认为企业资源包括厂房、仓库、物资、设备、工具、资金、人力、技术、信誉、客户、供应商等全部可供企业调配使用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资产,强调人、财、物、供、产、销全面地结合,全面受控,实时反馈,动态协调,解决客户、供应商、制造商信息的集成,优化供应链,实现协同合作竞争的整个资源的管理。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109-1.5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深入推广,财会管理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的会计手工管理或电算化管理,而是要建立能够全面、及时提供各种相关信息的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就是采用基于网络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流程重构的基础上建立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
一、会计信息化的特点
(一)信息采集的实时性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不仅打破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而且把企业与外部各利益相关单位紧密联结在了一起,使信息的实时传递成为了可能。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也使得经济业务的开展发生了由物理空间到媒介空间的转变。会计信息化消除了传统会计信息滞后的弊病,为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构建了畅通的信息平台。
(二)信息集成后的多维性
传统会计流程中,由于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无法对信息进行多维的存储与处理。而在信息时代,集成却是一个最显著的特征,计算机可以轻易地实现会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成。这样就可以充分保证业务数据在发生时,信息在各环节实时实现共享,从而有效地存储多维业务信息。
(三)信息资源的开放性
会计信息的相关数据都是实时存储在数据库当中的。作为信息的需求者,可以随时通过查询界面,自由地获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改变了过去被动接受财务部门提供的固定格式报表的模式,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二、会计信息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财务模式重新整合
会计信息化的实现促使传统的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分工的财务流程发生了变化。同一经济业务活动相关数据不再被分别保存在财会人员和业务人员手中,而是统一整合在一个信息系统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步产生。财务部门从系统中实时取得信息,分析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二)财务信息高度集成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不再是部门立足于自身的业务数据系统形成的“信息孤岛”,而是以建立中心数据库或信息中心为手段,各信息子系统或终端用户根据交易的执行情况补充、修改、更新中心数据库的资料,以科学、及时决策和最优控制的高度把信息作为战略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的信息系统,实现了企业内财务人员资金、财务信息等的综合优化管理。
(三)财物资源逐步扩大
在现代企业商务中,企业以供应链的形式来参与竞争,供应链企业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会计信息化为财务决策站在供应链的角度思考提供了信息平台。在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下,企业内外流程一体化,不仅实现了企业内部各个信息系统的集成,而且企业所在的供应链联盟体之间也实现了集成,形成了更大的财物信息资源。
(四)财务组织的协同化
会计信息化使财务组织与会计组织相互之间的界限模糊,会计和财务不再需要对各自的组织进行严格的区分,而是在同一信息平台上业务的着重点有所不同。同时,企业部门之间上下流通无阻,财务组织不再是传统的垂直式组织结构,而成为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管理的重点也由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人本化管理理念将成为现代财务管理的新课题。
(五)财务管理目标的多元化
在信息时代,知识资本等无形资本的地位相对上升,利益相关者、社会公众对企业价值形成的影响力加强,财务管理的目标需要重新定位,既要考虑股东财富,又要关注股东以外的相关利益主体,使得财务管理由单一目标向多目标发展。
(六)财务决策地位凸现
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使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日常财务流程中彻底解放出来,同时管理会计的相关方法也有效地集成到了系统当中。财务人员可以有时间并且有方法进行更深入的数据分析,为决策工作提供更有力的信息支持。
(七)财务管理对技术的依赖性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为财务管理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电子存储介质具有可篡改、不易直接观测的天然属性,网络系统很难避免非法访问、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的侵扰。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以及程序运行的重复性,加大了失效控制长期不被发现的可能,控制风险增加。
三、会计信息化在财务管理中的构建
(一)建立项目驱动的财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建立业务项目驱动的财会信息系统是指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大量利用成熟的信息技术的成就,使财务会计流程与经济业务流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这个财务信息系统当中,大部分事件数据都以原始的、未经处理的方式存放,实现了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同时存储,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同步生成。原来由财会人员编制的业务凭证、报表等财务资料,可由计算机实时生成、输出,大大减少财务部门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差错,做到“数出一门,信息共享”,同时,财务人员可以利用实时信息控制经济业务,从核算职能向决策职能转变。
(二)建立财务管理模型库,直接导出预测、决策等财务管理信息
项目驱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建立后,可建立一个与数据库直接相连的财务管理加工的模型库,在模型库当中设立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型,如财务预警模型、预测模型、决策模型、筹资模型等。对于特殊的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满足企业需要的模型。这些模型所需的数据可以直接从数据库中进行提取,也可以从会计系统中得到。
(三)建立企业的资源计划系统
以项目驱动系统为核心的财务管理,能够实现企业内部的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实现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实现实时的管理。在现代商务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管理等资源的竞争,更包括外部的资源供应链、客户资源等外部资源的竞争。所以,要想使企业能够适应瞬间变化的市场环境,建立企业整个资源计划系统是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以业务为中心来组织,把企业的运营流程看做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从供应商到客户,充分协调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集成企业的整个信息,实现企业的全面竞争。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际上是先进的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它认为企业资源包括厂房、仓库、物资、设备、工具、资金、人力、技术、信誉、客户、供应商等全部可供企业调配使用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资产,强调人、财、物、供、产、销全面地结合,全面受控,实时反馈,动态协调,解决客户、供应商、制造商信息的集成,优化供应链,实现协同合作竞争的整个资源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