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创业至今,她已与十几家快递公司和数百家企业签约,成为合作伙伴。短短9个月就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而且吸引到一笔1000万元的风投。她是如何用智慧创造财富奇迹的?
闯荡成都 垃圾桶边发现商机
今年23岁的郭星,是个性格活泼开朗的川妹子。也许是小时候警匪片看多了,她做梦都想当一名威风凛凛的女警察,练擒拿格斗和射击,开着警车抓坏人,多带劲啊!所以长大后她就报考了四川德阳市的一所警官学校。尽管平时的成绩很不错,但大学毕业后因种种原因,女孩未能如愿成为警察。2012年夏天,她便来到成都,想在这个大都市里干一番事业。
在大学里,郭星曾在业余时间帮同学经营过淘宝店铺,这是件既困难又容易的事情。她们为卖货,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夜里常常忙到很晚才睡觉,就连上街办事的时候,也是在用手机挂旺旺。其间虽然也赚了点钱,但这时候女孩开始冷静思考,发现单一经营淘宝网店,并不是长久之策,因为网上商场林立,传统商品买卖市场已经趋向饱和,她们即使拼命做,也只能赚些买衣服和化妆品之类的零用钱,绝对不可能做到顶尖。于是,郭星开始留意尚未开发的市场商机。
2012年6月的一天,她找到第一份工作,为一家公司散发广告宣传单。每天站在街边向路人发传单时,负责而又单纯的她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别人为了尽快完成任务,竟把多张广告单派发给同一个路人,而且将没有发出的传单随手丢进了垃圾桶,这样一来,公司广告单的有效受众数量就少了不少。
在之后的一连几天,郭星的脑海里一直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如何才能增加广告单的阅读量和最终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正当女孩苦思冥想却找不到出路时,也许之前经营过网店的缘故,她忽然灵光一现,就想到了当下最流行的网上购物。因为小郭每天都能看到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带着大量货物,穿梭在大街小巷和居民区,她想,如今喜欢网络购物的人有好几亿,仅年轻人每年花在这上面的钱就有上万亿。如果把广告印刷在快递公司的快递或送货单上,那么至少可以保证有两个人能看到或阅读广告,一个是送货或送件人员,另一个则是收货人或收件人。想想这个群体该有多大啊!而且,每份快递单都有一个独立的订单号,商家可凭订单号查询到投放广告单的有效数量,让其有保证感、信任感。
当天晚上,郭星找到同在成都的中学同学胡雪梅:“反正现在的好工作都比较难找,不如以此想法作为创业点子,再召集几个女同学,大家一起尝试创业,怎么样?”刚刚毕业于四川大学计算机系的胡雪梅,听她这么一说,觉得这个创意很不错。第二天,她们又各自找来了一名女同学,四个大学生姐妹心情高涨,一拍即合。
不几天,郭星在成都市成华区租了一套民房。在没有任何资金的条件下,一支由10多人组成的“快递单广告”创业团队组建起来了,并以郭星、胡雪梅为联合创始人和领头人。美女们很快被分成两个小组。一组的分工是,联系物流和快递公司,如果能在该公司的快递单上争取到广告位,印刷上一些广告,那么,她们将承担并免费提供物流送货和快递收件等各类单据;而另一组人员,去寻找愿意在快递单上做广告的客户,从而形成一条新的广告产业链和广告营销模式。
新鲜出击 2个月进账180万元
到了2012年6月底,虽然已有几家快递公司声称愿意合作,但却没有找到一个商家愿意在快递单子上投放广告。而且,所有快递公司也是本着节约成本而来,才愿意加盟。一个看似非常新颖、有潜力的创业计划,眼看就要中途夭折!
那些日子,郭星坐在电脑前非常着急。一天,她忽然发现一家在网上售卖休闲零食的企业,觉得他们的产品和自己的广告非常“对路”,于是,女孩每天打电话给这家公司商谈投放广告的事,但都被对方以“领导不在我做不了主”等各种理由拒绝。怎样攻克眼前这个“坚固堡垒”呢?后来郭星急中生智,干脆把“快递单广告”的宣传资料放进快递信封内,再乔装打扮成快递公司的员工,直奔这家网店的公司而去,恳请前台工作人员一定把快件转交给相关部门领导。哪知,郭星在等待一个星期之后,“乐乐滋零食网”推广部经理刘兰,竟主动与她联系。
2012年7月初,双方面对面进行了沟通。郭星说,现在使用快递的大多数人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白领和大学生等人群,而对方卖的是休闲零食,她投放的广告因针对性极强,效果肯定会很不错。听到这里,刘经理怦然心动,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支付8000元,买下了快递单上的两个广告位。“快递单广告”创业团队终于收获第一笔订单,大家深受鼓舞,这8000元钱也就成了团队的创业资金。随后不久,郭星成功注册了自己的快递单广告公司。
一个月后,最初投放广告的“乐乐滋零食网”,因客户群针对年轻白领居多,广告受众精准,每天销售量以30至40个订单递增,产生了显著的市场效应。刘经理非常高兴,没想到花很少一点钱竟能产生这么大的宣传效果。后来她不仅和郭星又签订了后续合作协议,同商界里的朋友在一起吃饭时,还特意讲了这件新鲜事。
有一位房地产开发商说,过去他曾在报纸和电视上花重金投放过不少广告,不能说没一点作用,但效果真的远远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尤其是在本地电视台热播剧后插播的广告,花钱不少还常常遭人反感。就连朋友的儿子都跟他开玩笑说,您选的时间节点不对,大家都等着看下面的“悬念”情节,哪有心思关注广告呀,您就是“狂轰滥炸”也白搭!
“亲,晚上你也经常上网、加班吗?熬夜怕上火,就喝点某某某凉茶吧!”“爱我就送我一只某某口红、某某包!”如果中老年人看了这些有点矫情、甚至甜腻腻的广告语,大多会付之一笑,说现在的年轻人就喜欢搞怪,但并不会怎么买账。但那些时尚80后、90后就不同了,立马两眼放电,好奇心让他们恨不得马上尝试一下,自然会高高兴兴掏腰包。这也是“代沟”产生的不同“心理效应”。
商家做广告不在乎你是多有名气的室外平面媒体、书报或电视台,最讲究的是实效,能否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通过“先期吃螃蟹者”的口口相传,一些商家考察后,觉得“快递单”这种针对性强的新型广告媒体,对年轻人确实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于是,陆陆续续就开始有人买郭星快递单上的广告位。
就这样,郭星从一个快递单广告业务的创业点子,到创建团队、成立公司,逐步赢得不少商家客户的青睐。
让“快递单广告”成为上市公司
普通广告的投放,基本上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热热闹闹”,但针对性较差。而郭星他们的优势相对就比较明显,可以通过地域来进行人群分层,比如是送往大学校园的快递,可以投放针对大学生消费的商品广告;写字楼里的快递,自然要瞄准颇有消费能力的白领一族。因为宣传对象精准,效果自然非常好,很容易受到商家的认同和喜欢。
其实同郭星合作对快递公司也有非常大的好处。在接受采访时,申通快递公司高攀路分部经理罗彬告诉记者,该分部平均每天同城快递有2000多份,每张快递单成本3毛。使用郭星团队免费提供的快递单后,他们每天能节约600多元成本,一年算下来就是20多万元,相当于额外增加了这么一大笔利润。
对此,投资人沈达说:“郭星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创业好点子,虽然她们都是90后和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社会经验欠缺,但可塑性很强。我加入团队后,很快聘请专业人士对公司团队进行营销知识和公司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并于去年12月砸进1000万元风投资金,然后把这个创业主题打造成一个千万元级的公司企业。”
如今在成都和重庆等地,郭星的快递单广告已被不少老板作为商务活动的首选措施,其低廉的成本及极强的针对性、亲切感和真实性,受到企业经营者的青睐。
面对未来和预期,沈达说:近期,以郭星为创始人的快递单广告行业“中国快递联盟”,已逐步在全国各地展开和创建,公司的目标是,能够在未来5年内,让“快递单广告”成为一家上市公司,以拓展更加广阔的事业空间和领域。
谈到今天的成功,郭星说,她发现“快递单广告”也是来自一个突然间的灵感。其实平时每个人身边都会面临很多商机,就看你是否留心。若能及时发现并抓住它,也许成功的大门就会轰然洞开。人人都可以创造奇迹!
闯荡成都 垃圾桶边发现商机
今年23岁的郭星,是个性格活泼开朗的川妹子。也许是小时候警匪片看多了,她做梦都想当一名威风凛凛的女警察,练擒拿格斗和射击,开着警车抓坏人,多带劲啊!所以长大后她就报考了四川德阳市的一所警官学校。尽管平时的成绩很不错,但大学毕业后因种种原因,女孩未能如愿成为警察。2012年夏天,她便来到成都,想在这个大都市里干一番事业。
在大学里,郭星曾在业余时间帮同学经营过淘宝店铺,这是件既困难又容易的事情。她们为卖货,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夜里常常忙到很晚才睡觉,就连上街办事的时候,也是在用手机挂旺旺。其间虽然也赚了点钱,但这时候女孩开始冷静思考,发现单一经营淘宝网店,并不是长久之策,因为网上商场林立,传统商品买卖市场已经趋向饱和,她们即使拼命做,也只能赚些买衣服和化妆品之类的零用钱,绝对不可能做到顶尖。于是,郭星开始留意尚未开发的市场商机。
2012年6月的一天,她找到第一份工作,为一家公司散发广告宣传单。每天站在街边向路人发传单时,负责而又单纯的她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别人为了尽快完成任务,竟把多张广告单派发给同一个路人,而且将没有发出的传单随手丢进了垃圾桶,这样一来,公司广告单的有效受众数量就少了不少。
在之后的一连几天,郭星的脑海里一直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如何才能增加广告单的阅读量和最终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正当女孩苦思冥想却找不到出路时,也许之前经营过网店的缘故,她忽然灵光一现,就想到了当下最流行的网上购物。因为小郭每天都能看到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带着大量货物,穿梭在大街小巷和居民区,她想,如今喜欢网络购物的人有好几亿,仅年轻人每年花在这上面的钱就有上万亿。如果把广告印刷在快递公司的快递或送货单上,那么至少可以保证有两个人能看到或阅读广告,一个是送货或送件人员,另一个则是收货人或收件人。想想这个群体该有多大啊!而且,每份快递单都有一个独立的订单号,商家可凭订单号查询到投放广告单的有效数量,让其有保证感、信任感。
当天晚上,郭星找到同在成都的中学同学胡雪梅:“反正现在的好工作都比较难找,不如以此想法作为创业点子,再召集几个女同学,大家一起尝试创业,怎么样?”刚刚毕业于四川大学计算机系的胡雪梅,听她这么一说,觉得这个创意很不错。第二天,她们又各自找来了一名女同学,四个大学生姐妹心情高涨,一拍即合。
不几天,郭星在成都市成华区租了一套民房。在没有任何资金的条件下,一支由10多人组成的“快递单广告”创业团队组建起来了,并以郭星、胡雪梅为联合创始人和领头人。美女们很快被分成两个小组。一组的分工是,联系物流和快递公司,如果能在该公司的快递单上争取到广告位,印刷上一些广告,那么,她们将承担并免费提供物流送货和快递收件等各类单据;而另一组人员,去寻找愿意在快递单上做广告的客户,从而形成一条新的广告产业链和广告营销模式。
新鲜出击 2个月进账180万元
到了2012年6月底,虽然已有几家快递公司声称愿意合作,但却没有找到一个商家愿意在快递单子上投放广告。而且,所有快递公司也是本着节约成本而来,才愿意加盟。一个看似非常新颖、有潜力的创业计划,眼看就要中途夭折!
那些日子,郭星坐在电脑前非常着急。一天,她忽然发现一家在网上售卖休闲零食的企业,觉得他们的产品和自己的广告非常“对路”,于是,女孩每天打电话给这家公司商谈投放广告的事,但都被对方以“领导不在我做不了主”等各种理由拒绝。怎样攻克眼前这个“坚固堡垒”呢?后来郭星急中生智,干脆把“快递单广告”的宣传资料放进快递信封内,再乔装打扮成快递公司的员工,直奔这家网店的公司而去,恳请前台工作人员一定把快件转交给相关部门领导。哪知,郭星在等待一个星期之后,“乐乐滋零食网”推广部经理刘兰,竟主动与她联系。
2012年7月初,双方面对面进行了沟通。郭星说,现在使用快递的大多数人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白领和大学生等人群,而对方卖的是休闲零食,她投放的广告因针对性极强,效果肯定会很不错。听到这里,刘经理怦然心动,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支付8000元,买下了快递单上的两个广告位。“快递单广告”创业团队终于收获第一笔订单,大家深受鼓舞,这8000元钱也就成了团队的创业资金。随后不久,郭星成功注册了自己的快递单广告公司。
一个月后,最初投放广告的“乐乐滋零食网”,因客户群针对年轻白领居多,广告受众精准,每天销售量以30至40个订单递增,产生了显著的市场效应。刘经理非常高兴,没想到花很少一点钱竟能产生这么大的宣传效果。后来她不仅和郭星又签订了后续合作协议,同商界里的朋友在一起吃饭时,还特意讲了这件新鲜事。
有一位房地产开发商说,过去他曾在报纸和电视上花重金投放过不少广告,不能说没一点作用,但效果真的远远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尤其是在本地电视台热播剧后插播的广告,花钱不少还常常遭人反感。就连朋友的儿子都跟他开玩笑说,您选的时间节点不对,大家都等着看下面的“悬念”情节,哪有心思关注广告呀,您就是“狂轰滥炸”也白搭!
“亲,晚上你也经常上网、加班吗?熬夜怕上火,就喝点某某某凉茶吧!”“爱我就送我一只某某口红、某某包!”如果中老年人看了这些有点矫情、甚至甜腻腻的广告语,大多会付之一笑,说现在的年轻人就喜欢搞怪,但并不会怎么买账。但那些时尚80后、90后就不同了,立马两眼放电,好奇心让他们恨不得马上尝试一下,自然会高高兴兴掏腰包。这也是“代沟”产生的不同“心理效应”。
商家做广告不在乎你是多有名气的室外平面媒体、书报或电视台,最讲究的是实效,能否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通过“先期吃螃蟹者”的口口相传,一些商家考察后,觉得“快递单”这种针对性强的新型广告媒体,对年轻人确实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于是,陆陆续续就开始有人买郭星快递单上的广告位。
就这样,郭星从一个快递单广告业务的创业点子,到创建团队、成立公司,逐步赢得不少商家客户的青睐。
让“快递单广告”成为上市公司
普通广告的投放,基本上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热热闹闹”,但针对性较差。而郭星他们的优势相对就比较明显,可以通过地域来进行人群分层,比如是送往大学校园的快递,可以投放针对大学生消费的商品广告;写字楼里的快递,自然要瞄准颇有消费能力的白领一族。因为宣传对象精准,效果自然非常好,很容易受到商家的认同和喜欢。
其实同郭星合作对快递公司也有非常大的好处。在接受采访时,申通快递公司高攀路分部经理罗彬告诉记者,该分部平均每天同城快递有2000多份,每张快递单成本3毛。使用郭星团队免费提供的快递单后,他们每天能节约600多元成本,一年算下来就是20多万元,相当于额外增加了这么一大笔利润。
对此,投资人沈达说:“郭星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创业好点子,虽然她们都是90后和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社会经验欠缺,但可塑性很强。我加入团队后,很快聘请专业人士对公司团队进行营销知识和公司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并于去年12月砸进1000万元风投资金,然后把这个创业主题打造成一个千万元级的公司企业。”
如今在成都和重庆等地,郭星的快递单广告已被不少老板作为商务活动的首选措施,其低廉的成本及极强的针对性、亲切感和真实性,受到企业经营者的青睐。
面对未来和预期,沈达说:近期,以郭星为创始人的快递单广告行业“中国快递联盟”,已逐步在全国各地展开和创建,公司的目标是,能够在未来5年内,让“快递单广告”成为一家上市公司,以拓展更加广阔的事业空间和领域。
谈到今天的成功,郭星说,她发现“快递单广告”也是来自一个突然间的灵感。其实平时每个人身边都会面临很多商机,就看你是否留心。若能及时发现并抓住它,也许成功的大门就会轰然洞开。人人都可以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