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nan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影响胰腺癌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经手术切除原发灶、病理证实和完成随访的124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胰腺癌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果

124例胰腺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48例(38.7%)。<40岁、40~60岁、>60岁患者的术后肝转移率分别为68.8%、33.3%和35.1%,身体质量指数(BMI)<20 kg/m2、BMI 20~25 kg/m2和BMI>25 kg/m2患者的术后肝转移率分别为21.6%、44.1%和52.6%,发病确诊时间差≥3个月和<3个月患者的术后肝转移率分别为59.4%和31.5%,术前合并和不合并脂肪肝患者的术后肝转移率分别为14.3%和43.7%,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患者的术后肝转移率分别为10.0%、35.4%和49.0%,脉管癌栓和无脉管癌栓患者的术后肝转移率分别为68.8%和34.3%,胰腺癌根治术后化疗和未行化疗患者的肝转移率分别为31.2%和5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发病确诊时间差、术前是否合并脂肪肝、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脉管癌栓和术后化疗是影响胰腺癌术后肝转移的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发病确诊时间差、术前是否合并脂肪肝、组织学分级和脉管癌栓是影响胰腺癌术后肝转移的独立因素。

结论

术后胰腺癌患者的BMI、发病确诊时间差、组织学分级和脉管癌栓与肝转移有关。术前合并脂肪肝的胰腺癌患者术后不易发生肝转移。

其他文献
我院自2000年至今应用介入方法治疗产后大出血32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年龄最小24岁,最大42岁.孕周:34周至42+5周.产次:最少1次,最多4次,平均1.8次.分娩方式:剖宫产13例,阴道分娩19例.产后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13例,胎盘早剥6例,胎盘植入2例,子宫不全破裂1例,羊水栓塞1例.产后出血量:最少800 ml,最多2 200 ml,平均1
目的 了解糖尿病足病病患者住院费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57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析其住院费用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足患者平均住院费用19825.6(12476.6-32745.9)元,同时期住院的3401例糖尿病患者平均住院费用9757.1(6282.1-15723.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中不同
文收集近十年我院经治的切口脂肪液化55例,就腹部手术疗措施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收集1994年8月至2004年12月我院55例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病例,其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20~72岁,平均42岁.手术类型:胆囊切除术39例,胃大部切除术5例,阑尾切除术6例,结肠癌根治术5例.1.2 临床特点患者于术后5~7 d切口出现淡黄色渗液,内有少许脂肪滴及坏死组织,切口边
本报讯(记者雍伟哲)5月27日,中华医学会在北京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动员部署会.在会议上,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通报了学会对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工作部署,并为
期刊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盛世修史的传统,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举国共筑中国梦、恰逢学会百年庆的当下,作为才疏学浅的晚辈,既无修史所需之博学,亦乏秉持探究之执着.只能
期刊
期刊
9月26日,由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市委党校承办的为期5天的卫生科学发展专题研讨班顺利结业,研讨班取得圆满成功。 专题班的学员们对课程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师资水平给予了充分肯定。本次培训班呈现出六大特点:一是首次由市委组织部、市卫生计生委、市委党校联合举办面向区县长、市政府有关组成部门的厅局级领导、区县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卫生科学发展专题研讨班。二是培训学员具有广泛的
期刊
目的 研究Dravet综合征(Dravet syndrome,DS)患儿SCN1A基因突变类型和遗传特点,分析家系受累成员临床表型及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性.方法 收集181例DS患儿及其父母临床资料及外周血DNA,对父母是受累者的,临床表型进行分析,并采用PCR-DNA直接测序和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进行SCN1A基因突变筛查.结果 共发现128例患儿有SCN1A突变,突变率占70.7%(12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