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unn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语言重要的事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反映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有了良好的语感,能够做到对语言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语文这个人文性的学科,随着教学的课改,增加了许多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培养学生语感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积累、赏析、实践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语感  培养  方法
  语感是一种对于语言的素养,短时间对语言的学习肯定不会形成良好的语感,想要获得良好的语感,必须经过长期的规范时间,不断进行积累、训练与应用。随着语文教学的改革,语文的课程目标有了改变,语文的研究更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小学阶段作为接触学习的初始时期,教师应该做好关于语感的培养方法,灵活应用,因材施教,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一、加强平时的积累
  语言的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不断从外吸收的过程,正如在婴儿时期学说话的时候,我们所说出的断断续续的字词都是通过听别人说话获得的。语文的学习也是如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发现,有些时候我们会看到有的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十分深刻,或者对于一篇文章,学生可以读出深层的意义,引申地十分全面。但是有些同学学起来就不是这么地容易,需要反反复复才能领会一二。一是由于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还不够,积累的十分少,一是由于所使用的分析方法等问题。因此,在平时的阅读课堂或者早读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让学生们广泛阅读。
  在阅读课堂上,教师也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看的书籍,比如高年级的同学本身就拥有了自己读书的能力,可以让学生读简单版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木偶奇遇记》《悠长的岁月》等等这些书籍,这些叙述性的书籍是对学生的视野进行拓展,还无需对个别词句进行赏析,只需学生在读完一二本书后,可以将故事讲给周围人听,并且聆听者可以通过这位同学的讲述明白书的大致内容。在早读时候,老师带着学生读课本上给出的经典古诗,如《诗经》《离骚》《唐诗宋词》等,古诗是最可以积累词语的一种方法,因为诗歌的语言简洁优美,同时还有作者反复推敲出来的韵脚,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及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二、深化词句的理解
  简单的阅读远远不能满足语文教学目标,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与推荐。低年级同学阅读叙事的文字,对于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需要对他们加强阅读理解的内容,可以向他们推荐《童年》《在人间》《小王子》等书籍,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看完后,教师可以强制学生交一篇读后感,可以是对书的人物,或者书中的一些词句进行赏析,重点是对学生所领略出的感想进行批阅。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在笔记本上每周记三次阅读摘记或者经典语句,让学生摘抄优秀的语句,并在语句下面写上自己的感想。当然,有的同学可能比较懒惰,不会一天写一次,或者与规律的进行积累,而是每次在老师检查的时候随便进行网上摘抄,为了防止这种现象,教师可以随机进行抽查,每次选取五六个同学的进行批阅,这样也让老师的工作量得到了分担。
  小学阶段是一个刚刚进入学习状态的阶段,学习要靠不断的积累。只有教师让学生养成不断读书,乐于积累的好习惯。学生才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主动的去动力。边读书边思考,边思考边笔记,这种读书方式不仅仅是自古以来文人的读书方式,而且我国的文学家等大家都会使用这样的方式。这样的读书方法,不仅通过读书详细了解了字词的意思,而且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内心感情世界,让他们在书中领略人生会出现但目前又无法体验的人生百态,使小学生的的情感在深化理解中得到提升。
  三、增多生活的应用
  我们学习知识就是要去运用知识去指导我们生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语言的应用是学习的根本也是最终的目标,只有用好了,才能说明真正掌握了这门语言,小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可以体现为说、写。说是指说话,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与同学交流,而且能够与陌生人进行礼貌但又不亲近地对话。这一项可以通过学校的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教师应在教学中安排丰富多彩的语言运用活动,比如举办主题演讲比赛、话剧比赛。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等等,以此通过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可以跟随时代的潮流与步伐,不断变换活动的形式与主题,比如国庆节期间,可以组织一次以“弘扬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学生自己写演讲稿,教师对其进行修改润色,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表达进行有感情的诵读。这种方式不仅对小学生的写得到了训练,而且对小学生的表达也得以联系,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新课改的要求也表示,学生与教师之间应该互帮互助,一起讨论,共同思考,教师既不能对学生不管不顾,也不能过分干涉学生的思維,应该尊重学生不同的想法。
  总之,小学语文的语感在语文字词读音、句子断句、语文阅读与写作分析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英语的学习不仅仅需要语感,语文学习更是需要语感,小学语文教学语感培养是一种十分艰难的过程,语感不是学好就可以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需要学生具体细化,将学到的东西内化心中,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自己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葛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以及语文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
  【2】郑宝玉.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J】.学周刊,2016(02)
  【3】傅建丽,韩银秋.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与强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29)
其他文献
【摘 要】  乡村小学作文教学应与生活紧密联系,将各个年龄段学生的阅读、观察视角引导到生活中,使他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写作文时才会有素材,激发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流露的情感才会更丰富、真实。生活是小学生写作素材的源泉,作文教学的生活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生活,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乡村小学 作文教学 回归生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
目的:对比阿立哌唑与奎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别以阿立哌唑与奎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各60例,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
【摘 要】随着新时代的教育体制不断改革与发展,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也有了新的规划,同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也有了新的要求。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将发散思维法引入语文写作课堂,不仅能适应于现代教育的要求,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本文结合当前语文教学现状,就初中教师在写作教学时如何利用发散思维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以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能力 教学
【摘 要】  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学生的发展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导向与培育功能,形式多样的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交往、合作、组织管理的舞台。以社团为载体,通过有效开展社团活动,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系。对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社团 基地 推进 校园文化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树立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
学校从学生命成长和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进行课程建设,突出学校绿色教育特色,促进学校发展,努力构建一个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课程体系。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学校从培养核
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opathie pulmonary hemosoderosis,IPH)是一种病因未明,肺内间歇出血的少见疾病。部份病人胃液中查到含铁血黄素细胞,视为IPH的确诊依据。现将我站于200
摘要:  服装版型作为影响服装设计风格神韵的关键因素所在。可以从服装版型设计理念的角度,再通过整体造型、细节、风格线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实现服装设计风格的神韵。  关键词:服装版型;服装设计;服装风格;服装神韵  服装设计风格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服装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所显示出来的价值取向、内在品格和艺术特色。要合理的表现某种服装设计风格,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时代特色、社会
为了研究天然软黏土在真空下的排水固结性状,组装了一套Rowe型真空固结试验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功能和标定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该系统可开展不同边界条件、应力路径的试样的单元体固结试验,该套固结试验系统相比常规固结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它克服了传统固结试验手动加压的不足,实现了试验过程中的压力加卸载与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它能够直接测量固结试验过程中试样底部的孔隙水压力,自动读取、记录试验中试样底部的孔压
1病例1激烈争吵后急性视力丧失患者女,33岁,务农,病前性格争强好胜,敏感易怒。素与婆婆积怨甚多,近来与婆家人争房子而使矛盾激化,在争吵期间,突然双目失明,声称自己看不到东西了,伴情
【摘 要】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影响着一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关键词】兴趣 实验 视频 情境  教育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引导学生,使学生对教师所教的知识由被动地听转变为主动地学。教育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