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胸片恢复正常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小儿 支气管肺炎 麻杏石甘汤
  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主要常见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或气候聚变时较多,严重影响婴幼儿的健康。麻杏石甘汤源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4味药物组成,具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功效[1],主治肺热炽盛的肺炎和热邪犯肺的哮喘[2]。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40例,效果显著,现将材料归纳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12月收治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观察组平均年龄4.7±4.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1±4.0岁。观察组平均病程8.0±5.0天;对照组平均病程8.5±5.5天。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⑴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选用阿奇霉素10mg/(kg·日),1次/日,静滴5天,同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1次/日,共5天。⑵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予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3~8g,杏仁2~10g,生石膏5~30g,甘草1~6g,可随症选加下列药物:①发热无汗加鲜芦根6~12g;②发热有汗加黄芩6g,或重用生石膏;③咳喘痰多加天竺黄6g,莱菔子6g;④便干可加瓜萎5~10g。日1剂,水煎服。
  诊断标准[3]:①发热,热型不定,热程1~3周;②刺激性咳嗽,可有黏稠痰;③肺部体征常不明显;④肺部X线表现为肺门阴影增重,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均一的肺实变等。与临床常表现不一致,咳嗽重而体征轻,体征轻但胸片阴影显著;⑤血清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高;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显效。排除重度营养不良、肺结核、支气管哮喘,以及伴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全身性疾病。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见表1。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见表2。
  讨 论
  支气管肺炎常由细菌或病毒引起,按病理形態的改变可分为一般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支气管肺炎两类,前者多由细菌所致,后者则以病毒为主,临床上常笼统地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西医治疗首选药物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该种药物组织穿透力强,在肺组织中浓度较高,能渗入细胞内,杀灭病原体,但近年来随着细菌(病毒)感染发病率的增加,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了耐药性的增加,从而使治疗效果逐渐降低。
  中医中药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标本兼治的方法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支气管肺炎中医属“肺炎喘嗽”的范畴,符合麻杏石甘汤证治。麻杏石甘汤由麻黄、杏仁、甘草、生石膏组成,具有清热宣肺平喘之功效。随症加减后可适用于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本研究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同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观察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97.5%,对照组80%。两组患儿在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胸片恢复时间等四项临床指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对抗炎、平喘疗效明显。进一步为中医中药治疗支气管肺炎提供了客观依据。麻杏石甘汤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并且观察期间无1例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辨证使用。
  参考文献
  1 马以泉,王仁忠,曹灵勇.麻杏石甘汤药理作用研究[J].中国药业,2005,14(4):32-33.
  2 邓中申.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1-24.
  3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00-465.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对比研究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效果,总结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8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组),24例行开胸手术(开胸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肺叶切除术,无手术死亡和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发生。VATS组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
期刊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感染 脑炎 并发症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时期肺炎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婴幼儿及青少年支原体感染的病例增多,且病情较重、进展快,每3~5年为1次流行周期。伴随多种并发症,其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MP)所致肺外疾患中最常见类型,表现为CNS脑炎、脑膜炎[1]。为进一步了解MP所致脑炎的临床特点,2012年5月~8月收治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31例,其中并发脑炎者3例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的补佳乐即戊酸雌二醇用于宫腔镜术后防止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收治宫腔粘连患者62例,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后,放置宫内避孕环,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随机分两组,分别给予补佳乐3mg或9mg/日口服,即分别为3mg、1次/日和3mg、3次/日,均疗程3个月。定期随诊,治疗结束后复查肝功能,并在宫腔镜下行取环术。另外,对每天口服补佳乐9mg组于连续用药60天和90天后,分别
期刊
摘 要 目的:绝经后妇女取环时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的应用。方法:分析绝经后取环前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妇女48例。结果:48例取环者,无不良反应,宫颈口均能通过4~5号宫颈扩张器,无环嵌顿,无环断裂,取环时间7~12分钟,无一例心脑综合征发生。结论:经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能有效地减轻疼痛、扩张宫颈及预防心脑综合征反应。  关键词 绝经后妇女 取环 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 应用  宫内节育
期刊
摘 要 目的:总结一期切除吻合治疗急性左半結肠肿瘤性肠梗阻的临床经验。方法:行一期切除吻合治疗急性左半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35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以探讨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的安全性。结果:35例中有2例发生切口感染,仅1例发生吻合口瘘,经双腔引流管冲洗引流1个月自行愈合。结论:左半结肠肿瘤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行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急性 左半结肠肿瘤性肠梗阻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治COPD患者5O例,其中处于急性加重期者(AECOPD)31例(加重期組),稳定期19例(稳定期组)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23例,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中CRP的浓度,并对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RP显著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均P<0.01),COPD稳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配伍催产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术后子宫复旧的的效果。方法:将400例剖宫产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胎儿娩出后,宫体肌注益母草注射液40mg,催产素10IU,静滴催产素10IU;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10IU,静滴催产素10IU;观察两组术中及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产后出血例数及术后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例数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明显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正性肌力药、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组加服芪苈强心胶囊。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散,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有明显改善(P20%,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150m;②有效:心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5例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分别测定血雌二醇(E2)、孕酮(PROG)、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将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5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术后1个月促卵胞生成激素(FSH)上升、血中雌二醇(E2)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中医妇科临床止血方法。方法:收治妇科出血患者89例,崩漏患者行三七粉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出血患者行益气止血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行健脾止血汤治疗;流产不全引起流血患者行逐瘀止血汤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总有效率92.13%。结论:采用中医止血方法对治疗妇科常见出血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中医 妇科 临床止血  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妇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