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造粒塔改造运行总结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ing___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Φ13m尿素造粒塔的造粒机组及喷头的更新改造,造粒塔底改造,尿素溶液中添加甲醛等不断尝试和调整,最终解决了粘塔,空气粉尘大,产品尿素温度高、板结粉化的问题,挖掘了造粒塔的生产潜力。
  [关键词]造粒塔; 喷头; 改造; 粒度; 粉尘; 粘结
  中图分类号:TQ44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392-02
  前言
  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尿素装置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1996年建成投产,设计能力110kt/a,现生产能力已达200kt/a。尿素造粒塔直径Φ13m,有效高度55m,生产小颗粒尿素。2005年11月建成新尿素造粒塔,直径Φ16m,有效高度76m,生产小颗粒尿素。2010年2月公司产品结构调整,腾出新造粒塔改造生产硝基复合肥,尿素造粒改回直径Φ13m造粒塔(以下简称老塔)生产。针对老塔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现总结一下经验供大家参看。
  1 改造前老塔生产的情况
  使用原来某公司的造粒机组及喷头。
  2.1 尿素颗粒粒度
  从上表可看出,粒度在φ1.5-0.85mm之间的尿素占到77.61%,而φ2.0-1.5mm间的尿素只占到20.19%。从塔底皮带成品外观看,粒子整体偏小,大小不均,空心粒子多,0.5mm以下的尿素几乎近似粉尘。已不适应当前产品质量竞争的要求。
  2.2 出塔粉尘
  表中显示,出塔粉尘量远高于有关规定≤50mg/m3,特别是负荷增加后,高达120.86 mg/m3。在造成大量的尿素损失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这是必须解决的环保问题。
  2.3 塔底、塔壁粘结情况
  运行约20天,塔壁粘结最厚处达12cm,必须进行清理。运行7天,塔底粘结就必须清理一次,粘结最厚处达50cm。篦子板更是3天清理一次,如遇工艺波动,则可能每班清理一次。严重制约着装置的生产能力,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消耗。
  2 上述状况原因分析
  3.1 造粒塔塔径、有效高度不足,喷洒面和颗粒冷却固化时间不够。
  3.2 造粒机组由于停用时间长,维护保养不够,机械发生腐蚀等,运转偏心,摆动,不均匀,使颗粒运动的轨迹交错,喷洒不均,造成颗粒粒度不均匀,粉尘量大,部分大颗粒未完全固化,即落到塔底,形成粘结,可从清理塔底粘结的难易程度来判断。
  3.3喷头原来已使用过,喷射流造成喷孔周边出现缺陷,喷孔制造加工精度差,喷孔呈现凸缘或有毛刺、划痕等,造成喷射流不规则。
  3.4 由于停用时间长,熔融泵已跟新,操作人员对装置已处陌生状态,调节不当,喷头过料不均,溢流等,以及喷头转速选择不恰当,造成喷头下稀料,粒度过大或过小。
  3.5 其他如造粒塔通风量不足,工艺波动,气温偏高等,颗粒固化冷却不好。
  3 解决方案
  根据上述原因的分析认为,造粒塔由于设计条件的限制,已不可能对其进行大的改造,重点放在造粒机组和喷头的技术改造。2010年4月底,我们某公司的造粒机组和喷头进行技术改造。
  4.1 改造的技术要求:
  4.1.1 塔式造粒,自然通风,适应造粒塔直径Φ13m,有效高度55m,造粒机设计适应生产能力20万吨/年生产需求。
  4.1.2 尿素成品合格率φ0.85~2.8mm≥99%,其中φ1.5~2.0mm≥70%,φ1.5~2.5mm≥86%,尿素成品外观颗粒粒度超过改造前尿素成品颗粒粒度,达到颗粒整齐、均匀,无空心,不粘塔壁及塔底,出料温度不大于环境温度+30℃。
  4.1.3 造粒塔塔顶粉尘排放量≤50mg/m3,符合相关排放标准。
  4.2 技术改造初期运行情况:
  4.2.1 尿素颗粒粒度
  表1、表3对比看,粒度在φ1.5-0.85mm之间的尿素,从77.61%降低至32.36%,降幅大于50%。而φ2.0-1.5mm间的尿素,从20.19%提高至64.17%,提高达到60%。从塔底皮带成品外观看,粒子整体偏大,大小均匀,基本无异形颗粒,0.85mm以下的尿素多為细小颗粒,不成形的粉料少。
  4.2.2 造粒塔顶粉尘
  表中数据显示,改造后的出塔粉尘量,虽然还有一定差距,但基本达到造粒塔塔顶粉尘排放量≤50mg/m3的技术要求。生产负荷加大后,出塔粉尘量增加量不多。
  4.2.3 塔底粘结情况
  塔底粘结尿素的清理周期能达30天一次,且厚度仅为10cm,篦子板也基本无需清理。塔底粘结尿素比较松散,易于清理,同时说明粘结尿素以颗粒间粘结为主,颗粒基本固化,喷头无溢流,无稀料。
  4.2.4 出塔尿素成品温度
  出塔尿素成品温度高。在气温30℃,塔底皮带尿素粒子温度85℃,输送至成品包内温度仍达75℃,特别是气温高,负荷大时,尿素粒子温度最高达93℃,这对产品质量很不利。由于尿素包装袋都是有内衬的,尿素入袋后,尿素温度高,其水蒸汽分压亦高,处于放湿状态。随着尿素在包内逐渐冷却,从放湿状态转为吸湿状态,因饱和水蒸汽冷凝析出,使尿素相互溶解而粘连。堆码中热量在包内里面集聚,散热不及时,游离氨的挥发多,以及储运过程中不当,导致粒子强度下降,所以部分产品在储运过程中发生了板结、粉化,严重影响产品的市场形象。
  4 尿素成品温度高,板结、粉化问题的解决
  尿素成品温度高,成了制约生产能力的主要原因,迫切需要解决。于是我们进行了下列一系列的改造和尝试。
  5.1 增加造粒塔的通风量
  增加通风量能部分弥补因造粒塔高不足,尿素粒子冷却时间不够,造成温度的升高。   5.1.1 降低进风口阻力系数
  拆除造粒塔进风口百叶窗全部风叶,降低护栏挡料板高度,为防止雨水飘入塔内,延长遮雨棚宽度。拆除塔底百叶窗全部风叶。拆除风叶后,减少进风口的阻力,增加通风量,实践证明能降低出塔尿素粒子温度2℃左右。
  5.1.2 进风口安装轴流风机
  在进风口安装4台轴流风机,每台40000m3/h,互成角度向塔内送风,运行几天的结果看,效果不明显,仅能降低尿素粒子温度2-4℃左右。并且被破坏后,物料偏流,在锅边形成厚度不均的粘结,部分进风口成正压,细小颗粒被吹出塔外,造成物料损失,同时说明塔内通风量并没有增加多少。运行15天左右就停止使用。
  5.1.3 栈桥内安装吊扇,振动筛处安装轴流风机
  栈桥内大部分窗户锈死打不开,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通过测量,栈桥内气温约高出环境温度1-3℃,影响尿素在皮带运输中的散热。为使尿素在包装成成品前,尽量降低温度,所以拆除了全部的窗户,使空气流通;在皮带上加装多块挡料板,使尿素在皮带上铺开,有利于散热;皮带上方安装15只吊扇,向皮带上吹风,加强散热;在振动筛处安装轴流风机,向振动筛吹风,加强散热。通过这些措施,尿素从出塔输送至包装包装成包,包内温度71℃左右,此过程中可降低5-8℃。
  5.1.4 调整喷头孔径
  从上述改造中可看出,虽然有一定的降溫,但成品包内温度仍高达70℃,并不能达到成品包内温度<60℃的要求。
  出塔尿素粒子温度高低,主要由粒子直径、塔高和通风量决定。塔高和通风量不足已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适当降低尿素粒子粒度,是当前唯一的选择。
  下表为针对夏季设计的喷头运行情况:
  5.1.4.1 尿素颗粒粒度
  表3、表5对比,粒度在φ1.5-0.85mm之间的尿素,从32.36%提高至72.26%,提高大于50%。而φ2.0-1.5mm间的尿素,从64.17%降低至25.83%,降低大于50%。表五、表一对比,似乎会到了改造前的状态,其实可从表中数据看出一些倪端,表五中粒度>φ2.5mm的尿素为0,粒度集中在φ2.5-0.85mm之间,其它范围的较少,说明尿素粒子比较均匀。而表一则不同,各粒度范围均有分布,说明尿素粒子的不均匀。从外观对比,整体均匀偏大,外观质量与改造前有较大的提高。
  添加甲醛后的各监测情况
  5.1.5造粒塔顶粉尘:
  表6对比中可看出,在添加了甲醇材料后,尿素的生产制造成本会有明显降低,这主要与原料准换几率增大相关,工作人员要对这一反应现象进行测量并且记录在报表中。需要对粉尘垃圾进行控制,以免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生产加工环节技术人员要深入现场监督管理,提升系统使用稳定性,发现突发情况时也能更好的做出解决对策。
  生产现场状况:栈桥、振动筛、包装等,现场环境粉尘减少,大大改善了作业环境,添加甲醛后包装成品仓中几乎没有粉尘,小粒仓中(振动筛下)已由原来的粉尘变成非常细小的φ0.5mm以下的颗粒及少量粉尘。
  5.1.5.1抗压强度
  5.1.5.2 塔底粘结情况
  塔底粘结尿素的清理周期能达60天以上一次,且厚度仅为<10cm,达到了20万吨/年尿素生产需求,改造取得了成效,同时也节省了另建新造粒塔上1000万的投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结论
  通过对直径Φ13m造粒塔的造粒状况的改造,特别是选用好的造粒机,设计合理、质量优越的、孔径适当的造粒喷头,是造粒塔改造,挖掘潜力的关键。当然,适当的喷头转速,添加一定量的添加剂,定期清洗入口过滤网及造粒喷头,对改善造粒状况也很重要。直径Φ13m造粒塔的生产能力是可以提高的。
  。
其他文献
[摘 要]《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对“火灾危险场所”没有明确的规定。在防雷图纸设计资料中,设计单位通常按照《建筑设計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的划分,将甲类火灾危险性类别的建筑划分为一类防雷建筑,乙类火灾危险性类别的建筑划分为二类防雷建筑,丙类及丁类等火灾危险性类别的建筑划分第三类防雷建筑。而且,当建筑设计为金属屋面结构时,对金属板下的
期刊
[摘 要]地理信息系统,它能把各种信息用地理 和相关的视图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图形与数据库技术来采集,分析数据,从而为土地利用,城市规划以及政府部门管理提供新知识为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决策服务。作为基础测绘测量,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技术,学好用好地理信息系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数字产品。  [关键词]地理信息 测量 数据管理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期刊
[摘 要]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顾名思义,就是为了保护电梯发生上行超速的裝置。电梯上行超速发生时,会有很严重的后果,较轻的是引起电梯设备的损坏,严重时可能会造成乘客的伤亡。在日常对电梯的检测中,一些人员对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检测不够认真,不能引起重视,从而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隐患,本文就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述,对检测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了说明,也分析了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产生的原
期刊
[摘 要]不久前,笔者来到了号称“塞外山城”的河北承德,目的只有一个--探寻著名的普陀宗乘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总体布局与西藏布达拉宫相似,无明显中轴线,所以有小布达拉之称。气势虽赶不上西藏布达拉宫,但其占地之广、体量之大却为内地寺庙所少有。  [关键词]世界佛教文化;普陀宗乘之庙;世界文化遗产 ; 河北承德  中图分类号:TU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3
期刊
[摘 要]本文概述了延迟焦化技术在装置大型化、投资、原料适应性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发展优势,同时介绍了延迟焦化技术进展及产品的利用情况,指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该工艺仍然是我国重油轻质化的主要加工技术。  [关键词]延迟焦化;炼油工业;优势及进展  中图分类号:TE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394-01  随着常规原油的利用量渐渐减少,原油重质化与劣质化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情报工作对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持续进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情报进行分析,让人更直观的了解情报在不同时期对社会发展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情报;作用;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399-01  引言  很多人认为情报于自己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并无直接关联,然
期刊
[摘 要]在就业难、创业难的情况下,我们要全力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充分發挥了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助推器”作用。为此,要加强协调,部门联动;创新机制,规范程序;严格审核,提升效益;做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批和贷后管理;确保收回,防范风险;严格管理,提升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关键词]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
期刊
[摘 要]介绍了吸附过滤、EDI、反渗透等三种地下水除氟处理工艺的原理及特点,并举例说明反渗透处理是经济可行的。  [关键词]氟;吸附过滤;EDI;反渗透  Zhaohaisu  (Tianjin Ganquan Group Corporation Tianjin 300352)  [摘 要]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kinds of u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虚拟现实的应用日渐广泛,其应用价值得到了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在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均积极应用着虚拟现实,充分发挥了虚拟现实的作用,为国防系统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及其在军事测绘与作训模拟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军事测绘的水平,保证作训、演习的效果,进而促进我国军事综合能力的大幅度增强。  [关键词]虚拟现实;军事测绘;作训模拟;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
期刊
[摘 要]综合分析古地貌及岩石学特征,结合特征元素比值及砂砾巖含量分布等资料,系统地研究了东营凹陷广利地区沙四上亚段物源体系特征。结果表明,广利地区沙四上亚段纯上和纯下时期古地貌差异性决定了沉积特征的差异,从而影响了物源体系的发育。在岩石学特征上,南部地区相比北部地区不论成分成熟度还是结构成熟度上来说都要高。在特征元素比值上,南部地区具有单峰型特征,而北部地区具有双峰型特征。  [关键词]广利地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