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偶像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0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非常喜欢读武侠小说,对中国的武术有着一种深深的不解之情。上初中时有一位少先队辅导员,有一天我们一大早就跑到学校去,竟发现他在操场的一角打拳哩。我和一位同学便缠住他要学拳,却没有如愿,但是他那咚咚的脚步声和虎虎生威的劲架却始终留在我的脑海里。
  对武术的崇拜和武术的神奇使我对侠客英雄佩服得五体投地,常常会有些奇怪的想法:干吗不让会轻功的人去跳高?不然准拿世界冠军!到了高中我总算开了窍了,知道飞檐走壁、侠客剑仙只不过是小说的虚构而已。我总算能理性看待武术了,不会跑到深山大泽中寻找武功秘籍了,但对武术的钟爱之情始终有增无减。后来终于有机会学习武术了,那时候我的目的、动机很清楚,就是要会打架、有功夫。
  其实,我们南京地区的武术还是很有些名气的。有名的侠客如甘凤池,几乎全国皆知。也许我们这个时代并不是时势造英雄的时代,所以真正为了技击而授拳、学拳的几乎没有,人们开口就是“锻炼身体”。学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云手”有什么用,也不知道“野马分鬃”有什么用,我这拳也变成了健身操。随着年龄一天天增长、变老,自己的武术梦破灭了,但迷恋武术的情结依然不变。
  有一次,我在小土山上锻炼,有一个人在旁边看,等我练完了以后他便过来攀谈。原来他是一位晨练的老师,据说教的学生有成百上千,而且每当市里有武术比赛他都是裁判。哎呀,我真的遇到了高手。我热切地希望他能给我指点指点,让我看看真功夫饱饱眼福。可是听他热情地讲了半天,始终没见一招半式的拆解动作,真叫人失望。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听主人介绍有一位某武校的副校长,年龄已70岁左右了。我心里特别高兴,以为真的遇上了高手,便极希望他能介绍介绍现在武术运动在技击方面的发展。他的表现欲也非常强,立马就示范起来,坐到餐厅的一张太师椅上让我去拉他起来。一看他那架势,我心里便害怕起来,连连说“不行不行,我没有力气”。他却说:“你把手伸过来。”我以为他要指点我怎样拉人。刚把手伸过去,他一下抓住我四个手指,用力一扭一送,疼得我一下就摔跌在地。这哪里是示范,哪里是在指点,简直就是偷袭嘛,太没有武德了。这次我更失望了,倒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吃了亏,而是失望这种人太没有武德。
  两次失望,使我更加安心我的锻炼健身理念了。说来也好笑,老都老了,还想饱什么眼福,还说什么英雄。武术兴也罢,衰也罢,江山代有才人出,可那都是小青年的事了。万没想到,我这么心如止水起来,反而真的遇见了高人。
  我在小土山上锻炼时,认识了拳友老钱。他和我一样是瘦弱型的人,锻炼时特别认真,我俩很投缘。但他有一个特点,几乎所有见到的打拳者,无论是练的杨太极也好,陈太极也好,形意也好,八卦也好,他都看不上眼。起先我以为这是所有打拳人的通病,总以为自己的拳最正宗,别人的拳都不行。有一次山上又来了一位同好,打的既不是杨太极,也不像陈太极,但拳架很低,我认为很不错。老钱仍是不以为然。时间长了我才知道,原来他认为我是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的高手,才会觉得这个也不错那个也很好。难道老钱见过真正的高手?难道金陵城内真有高手?
  有一天,老钱终于承认了,他的老师——王平海就是隐于江湖中的高手。王老师现在已经成了我的老师,这还要从我学太极推手说起。
  虽然吾已老矣,但“贼心”依然不死,打了这么多年的太极,连推手都不会,岂不是活现丑嘛!我先是跟张长海老师学推手。张老师是解放后南京最早一批在龙王庙学拳的人,也是当时最年轻的一个,后来又是陈式太极拳的传人,曾经得过推手冠军,又是区武协的主席。有这样一位老师应该是很不错的了。他也并没有以师父的身份待我,而是以朋友之礼相待,先教我单推手,然后是双塌手,再后是折叠手,后面应该还有活步推手、大捋等等。很可惜,我正要一步步深入学习时,张老师生病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老钱带我去认识了王老师。
  王老师认为,武术锻炼身体没有错,但习武更应该研究技击。所以一见面王老师就和其他老师不一样,并不看我的拳架子练得怎么样,他知道我想学推手,便直接让我和他单推试试。武林中老师直接传授这是对弟子的一种厚爱,我一面欣喜地伸出手,一面心里又惴惴不安,上次那位武校校长的教训仍是记忆犹新。谁知一搭上手,王老师便说“你的毛病是在用劲”,指出我的劲用在哪里,是一种僵劲,会被人借力打力。王老师见我不相信,便示范说:“我不用劲,借你力打力。”也不知他的手怎么稍稍动了一下,我人就立即向后噔噔地直退,要不是王老师立即抓住我,我恐怕一屁股摔跌下去真不轻。更让我目瞪口呆的是我完全没见王老师用什么劲,如果不是点到为止,我整个人都会被打飞出去。在场的除了老钱还有几位学生,王老师便就着这个单推手一一和他们拆招,我在一旁听得真是一头雾水、一脸惊奇。一头雾水是因为我实在听不懂,这些对我来说太深奥了;一脸惊奇是因为看起来那么简单的动作,王老师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徒弟们就全被打跌出去。(其实每个人都又被他拉住,没有一个受伤的。)这是我练拳以来从没遇到过,也没听说过的。
  王老师精壮结实,个头中等,若不是头上有着白发,你是无法看出他有50多岁,从外形上看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而已,但他那处练功场就不能不让人叹服。金陵城原是帝王州,有一处明故宫。明故宫的附近有一条御河直通秦淮河,河边有一道天然的围墙,在围墙的下边有一块很大的场地,这就是王老师的练功场。场内有练功用的竖木桩,也有起着电影里木人作用的横木桩,有水泥柱的梅花桩,还有沙袋等器械练功房,其他各式各样的土造练功器材还有许许多多。这个练功场因为有高大围墙和沿墙浓密的树林遮挡,和外界几乎是隔绝的,即使有几十个人在里面练功外界也完全无人知道。王老师整天就在这么一个练功场里,可以说是一个专业的武术家了。在金陵城内,为了武术而花心血修建出这么一个偌大的练功场的恐怕没有第二个人。
  严格来说,王老师不收徒,来者自来,去者自去,但总是络绎不绝,既有赵堡的传人,也有形意的传人,既有练外家拳的,也有练内家拳的,既有开武馆的,也有像我这样的好奇之人。对所有来人,王老师总是来者不拒,有问必答,毫不保留,不收钱也不收礼。从这里走出的一些人后来成为一方高手,王老师也从不炫耀。
  其实王老师很少谈自己的事情,而且还常常特别告诫老钱不要在外为他张扬。老钱是王老师的学生,也是王老师以前的同事和朋友,对王老师的事了如指掌,但老钱的确口风很紧。王老师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较技也应该有武德和平常心,千万不能炫技、吹嘘和自满。后来我才知道,王老师对于自己年轻时的一次行事一直引以为戒。那还是十年前的事了,有一次王老师偶尔在莫愁湖公园锻炼,一位拳师走过来以教训的口气说他练得不对,王老师就问他怎么不对。那人很自负地报了名字,问王老师认不认识自己。王老师据实回道不认识,那人以为王老师是在小看他,其实他不知道王老师很少在外面串场子。那人便没好气地对王老师说:“你这腿法不经踢。”也许是当时年轻气盛的缘故吧,王老师便回道:“那你来踢踢看,踢断了我也不找你!”那位拳师果真上来就是一脚,没想到竟被王老师一下反弹出去老远,这还是王老师脚下留情,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那位拳师非常丢面子,于是便传出王老师心狠手辣的说法。对于这一个说法王老师并不在意,他常常以此反思的却是不该和人较技,以至影响了别人的名头。
  王老师应该还有许多与人交手的例子,因为老钱讲过一句话,“王老师的功夫是打出来的”。既然是打出来的功夫,交手例子还会少吗?可惜老钱始终守口如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从王老师的教授中切身感受到了什么是真功夫。
  对于“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引进落空”这些道理,凡是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看过四两拨千斤的?又有几个人会四两拨千斤?在这方面王老师使我真正开了眼界。
  在练习推手时,王老师一再要求我们不要用劲,要舍己从人,不要老是想着怎么推人、怎么“打人”,要随着对方劲走,要放松。王老师常常示范给我们看,他一点也没用力,就把我们“打”出去了。老师就是在借我们的劲打我们,我们用的劲愈大,吃的亏就愈大。王老师还具体指出我们的力僵在什么地方、他又把这些力送还到我们什么部位。他一会儿把力送到我们的肩胛处,一会儿又把力送到我们的腰胯处,于是我们不是向后跌出,便是向侧、向前仆跌,整个人简直可以随他任意摆布。
  前不久,老钱居然也体会了一次不用劲功夫的甜头。那次碰上一位卖水果的小伙蛮不讲理和人争吵,老钱上去劝架。那小伙人高马大正在冲动,老钱不由自主一抬手一个引进落空,还没见用什么力,那个小伙便噔噔向后直退出去,邪气一下矮了一半。事后老钱自己也好笑,奇怪自己怎么忽然会借力打力了,王老师笑着鼓励说“功夫快上身了”!
  借力打力的关键在于“引进落空”。“引进落空合击出”,这句话从字面上来讲很好理解,实际做起来却非常难。因为双方的力都是活的,要能听到劲才能化劲,这就要从基本功■劲不丢画圈练起。王老师在讲解形意拳时,就一再谈到时下有些人误以为形意拳是直劲,其实是螺旋劲,还是有圈子。王老师曾经让我试了一下他的崩拳,他那拳头刚一上身我便感到有一股旋转劲。这是王老师放大了的动作,若是实战时劲力吐出来,恐怕我的肋骨非断不可。其实这都是在画圈。有一次为了让我们体会画圈,王老师让大家轮流用单手去推他的胸脯。他的胸脯用了一个小圈子不但化去推力,还把推他的手压下去,逼得推他的人非蹲下求脱不可,否则硬扛的话手腕肯定受伤。还有一次王老师让我试他腹部的功力,试的时候我怕用力不对会倒霉,便用拳头顶住他的肚子向前送,以为这样就没事了。也不知王老师怎么一个动作,仿佛一吸一弹之间,我的手脖子一下就扭筋了,好在王老师收发自如,只是为了说明画圈并没有发多少力,我的手腕疼一会也就好了。如果我一拳用力打下去,那可不得了了,我打得劲愈大,吃的亏也愈大。
  为了让我们深入地掌握这些功法,王老师常常想尽各种办法,有时拿一块木板让我们练习听劲和化劲,有时拿一个篮球让我们练习球面运动中的劲力转化,有时拿一截绳子练习送拳、出拳,有时拿一根白蜡棍练习刺步和胯劲,有时又让我们背对背互相练习转劲。他创造的种种练习方法,使我们深深地折服于他对自然界的观察以及他武术上的造诣。我们锻炼的场所周围有高大的槐树遮蔽,常常会从树上掉下各种虫子。有一次王老师对树上掉下的虫子发生了兴趣,看了半天后忽然把大家喊过去,让我们看毛毛虫行动的姿态。原来毛毛虫种类不同,行动的姿态也不一样,有的呈弓形收缩前进,有的呈波浪形蠕动而前。王老师指着涌动着的毛毛虫告诉我们,太极拳中就有涌动的劲力,然后他便演示给我们看,对手受到王老师的涌劲后连连向后退出,第一波退完了原以为可以站稳了,没想到还没站稳便又受到了第二波的涌劲。这个涌劲还真厉害!
  还有一次同学小杨和藏獒在玩。小杨年轻力壮,一手拎起藏獒的脖项,一脚去拨动藏獒,竟是非常吃力。王老师就从犬的劲力谈起,谈到该如何正确使用自己的力道来对付犬力。他示范起来,一手拎起藏獒,很轻松地一脚就拨动了它。有意思的是藏獒被练来练去,竟然吃不消了,赖趴在地上不肯动了。
  王老师研究自创的招数很多,什么“脑后摘魁”是模仿猴子的动作,什么“掸灰甩手”是日常生活中的动作,什么献哈达、刺步、上楼梯、撞气球……既形象又有用。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动作,被王老师信手拈来点石成金,真不知道他是怎么领悟出来、怎么总结出来的。
  也许有人会问,你说了这么多王老师的武功如何了得,俗话说名师出高徒,那么你的武功肯定也不错了。实话实说,我的回答是:一成也没学到。用练拳人的俗话来说,就是功夫还没上身。在中国的武侠小说或通俗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三脚猫功夫”这个词语,过去我一直以为这是形容仅会一点点皮毛功夫的比喻而已,万没想到真还有“三脚猫”的击打动作,虽然是简单的一、二、三3个招式,但王老师示范时,这3个招式连贯击打,若不是手下留情我根本也招架不住。可见,我连“三脚猫功夫”都谈不上。这倒不是名师的责任,而是我这个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功夫当然上不了身。
  认识了王老师,总算有缘遇上了真正的高手,遇上的心目中的英雄。
其他文献
研究设计了往复式切割器新型驱动装置,用于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双动刀切割器。研究表明,利用双层联动摇杆机构可减少位于收割外侧的驱动机构宽度,不影响联合收割机下田作业时开
拳谚曰:“练拳无人似有人。”这是前辈练拳经验,是强调想象在练拳中的作用之大。只有通过想象把自身投入到技击实战环境之中,练拳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太极拳是一种意拳,只有意念功夫深,拳技才能增进。意产生于形,反过来意又指导形。意到形到,气也能到位。拳论曰:“心为令,气为旗,神为帅,身为驱使。”这些理论说明意、气、形之间的关系,意是统帅,形与气是将士,意不到位,形、气就不可能到位。形与气间,气依附在形上
期刊
太极拳之妙,全在于劲力,这是一切武艺的基础。劲力及其应用,是太极拳的精髓和灵魂。  在物理学中,力和劲可划为同一个概念,但在武技中它们却成了两个不同的概念。武技讲究灵活与变化,这与人的操作密切相关。劲是瞬间、变幻、爆发的,而力是长时、简单、呆滞的。不管是哪国、哪派,当其作用于一个对象(人或物)时,其最终效果只会体现在一个元素上:劲。  太极拳练功人的劲、力不同常人,它是在意识支配下,按太极拳的运动
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是伴随着中央银行会计管理体制的变革和职能转变而成立的。运行几年来,在提高核算质量、促进会计核算规范和防范资金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
物位检测技术在现代化工业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现场具体的安装环境不同.被测介质种类和状态不同。情况异常复杂,因此必须根据具体的现场工况.合理地选择物位检测的方法和产
中小企业贷款是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主打的贷款品种之一,我行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立足城乡、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市场定位战略,认真贯彻落实银监会《关
从当前洗钱案件的类型来看,基金业、证券业、股票业成为从手洗钱犯罪活动的新领域,且涉案情节往往特别重大、后果特别严重。为此根据地区特点对额尔古纳市商业银行如何履行基金
实施精益管理是烟草企业改变传统管理理念和行为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提升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是在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的过程中,烟草企业深入挖掘发展潜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
报纸
目的: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方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区位理论进行研究。结果:从协调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学校体育地域性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
简要介绍了虚拟样机技术的概念、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并在三维软件Pro/E中建立了汽车发动机的实体模型。通过Mechanism/Pro接口导入ADAMS,建立了发动机的虚拟样机,进行运动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