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迷走神经电刺激对大鼠心肺复苏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ho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迷走神经电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对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大鼠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经皮心外膜电刺激诱导心室颤动方法建立大鼠CA模型.53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假手术组(SHAM,n=5)、CPR组(n=12)和VNS组(n=36).SHAM组不经历CA/CPR;VNS治疗分别设置在CA前30 min(PRE组,n=12)、自主循环恢复(recovery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5 min(POST5组,n=12)以及 ROSC 后30 min(POST30组,n=12),以统一的刺激参数给予迷走神经电刺激30 min.观察大鼠ROSC后24、48、72 h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72 h生存率.采用TUNEL染色检测ROSC后72 h的大鼠脑组织皮质区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检测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subunit-containing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的表达.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分析和Log-rank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CPR组(生存率为33.33%)相比,CA前VNS处理(PRE,生存率为75%)和CA后VNS处理(POST5组生存率75%;POST30组生存率83.33%)均可显著提高大鼠CPR后72 h生存率(P<0.05),降低ROSC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脑皮质细胞凋亡阳性率,而VNS各处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NS处理后脑皮质α7nAChR的表达较CPR组增加.结论 CA前和ROSC后5 min和30 min给予VNS处理均对CA/CPR大鼠具有脑保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α7nAChR介导的抗炎与抗凋亡效应有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