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国际救援队队长,武警总医院副院长——郑静晨

来源 :科学养生·百姓用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2月26日,海啸突袭东南亚一些国家,给当地造成惨重损失。12月31日,中国国际救援队赶赴海啸重灾区——印度尼西亚的班达亚齐。在12天的时间里,他们成功地救助七千多名灾民,平均每天超过了600人。
  2005年1月15日,记者采访了刚刚从印尼回国的第一批中国国际救援队队长郑静晨。在讲述那难忘的12天经历之后,郑静晨说,此次救援经历将成为他陪伴一生的记忆。
  百姓:当您听到海啸的消息后,您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郑静晨:2004年12月26日,我正在美国参加一个国际医学学术会议,当听到印度洋发生地震海啸的消息后,我的第一直觉是,中国国际救援队会一定会参加这次国际救援行动。
  百姓:您什么时候奔赴灾区的?那里的条件怎样?
  郑静晨:12月29日晚11时,我刚刚回国还没倒过时差就接到上级的命令:做好紧急前往海啸重灾区——印度尼西亚的准备!随即,我通知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医务人员集结。人员到齐后,将大家分成若干小组,一部分人迅速上网检索有关印尼的灾情、气候、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一部分人立即调集、准备救援所需要的装备;一部分人根据搜索到的印尼的自然情况,为队员准备必须的生活用品;剩余几人去处理队员出发前所要履行的手续……
  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飞机于31日早6点降落在棉兰机场。12月31日下午4点多,印尼政府为中国国际救援队调来一架小型运输机,到达班达亚齐机场时已是北京时间2004年12月31日23点50分,再过10分钟,祖国就要敲响2005年的新年钟声了。天亮之后,中国国际救援队发现,机场外面坐着黑压压一片灾民,他们当中有许多身上都带着伤。但与以往情况不同的是,外伤的病人除了挤压、擦伤等原因,伤口又被海水浸泡,加上当地气温较高,又没得到及时治疗,大多感染化脓,必须尽快救治。救治工作就从这里开始。受伤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队员们,一个伤员看完,另一个就接上了。队员们冒着雨,或蹲或跪为受伤的灾民细心地治疗。2005年1月1日上午,印尼政府为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机场边划定了营地,队员们在营地上搭起了三顶巨大的红色帐篷。当天下午,营地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是班达亚齐一个镇子的社区医院的院长,他面容焦急:“我的医院在距海边很近的一个山坡上,海啸突袭时,医院里虽然进了水,但损失还不是特别大,只是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大多不知去向。目前,那里聚集着很多受伤的灾民,我恳切希望得到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帮助,协助我恢复医院的工作,以救治更多的伤员。”
  


  救护车在泥泞路上一公里一公里地靠近海边,一些房屋的残横断壁,到后来就只能看到房屋露在地表上的地基了,路边的灾民也很多,他们的脸上带着无助的神情,渐渐地,一股股尸体散发的恶臭钻进鼻孔,但此时大家没有一丝的怨言,认真地投入工作。
  百姓:面临如此狼籍的境地,您怎样对灾民进行治疗?
  郑静晨:这所社区医院里每一间房间的地上都满是海水涌进时留下的杂物,幸好损失不算严重。待我仔细查看了医院的情况后,又和两名队员一起为聚集在医院前面的受伤的灾民进行了简单的治疗,返回营地时天已黑了下来,不过我对科学的工作方案已经在我心中产生。
  第二天,我将医务人员分成三个组,一组在机场候机楼前设置救治点,救治机场附近的伤病灾民;一组赶往社区医院帮助恢复医院,并救治那里的伤病员;另一组身背药品前往灾民点巡诊。这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最大限度地争取救治更多的灾民。
  1月4日,国际上加大了救援力度,联合国“国际转运中心”在班达亚齐机场设立了一个工作站,一些危重伤病员被送到这里,进行抢救、等待飞机转送他处治疗。这个工作站刚刚设立,一位负责此项工作的澳大利亚人找到我说,他非常希望中国的医务人员能参加这项工作。这是加强国际合作的好机会,便向领队赵和平和随队的外交官做了汇报,我们达成了共识。从目前的人员中抽调出人手再组成一组加入到“国际转运中心”工作。一天工作下来,中国救援队队员认真负责的精神,给外国同行留下了极好的印象。第二天,那位“国际转运中心”的负责人再次找到我,希望中国救援队能将帐篷搭建在“中心”……
  班达亚齐靠近赤道,天气炎热,雨季长,蚊虫多。我在赶赴印尼灾区前,查阅了大量资料,充分了解了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带上了雨衣、雨靴、蚊帐、花露水和清凉油。灾后,这里的卫生条件很差。在抓好消毒工作的同时,还规定队员每天只能吃两顿饭,早晚在营地吃,中午不得在外用餐。救援队队员在印尼工作12天,回国体检时,无一人生病和负伤。充足的准备和正确的措施充分保证了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
  


  百姓:为什么您对救援工作如此熟悉呢?
  郑静晨:一切来源于平生所学。大学毕业那年,部队到校招生品学兼优的学生,由于生性喜欢挑战,对任何事情都有股韧劲儿,经过三个月严格的新兵训练后,我被分配到武警总医院作了一名外科医生。几年后,又涉足急救医学领域,这一工作经历为日后从事救援工作奠定了基础。
  百姓:作为一名医生您已经功成名就,但在这次海啸灾区,您的身份是指挥官,您是如何把握时机分寸,在恶劣的环境下将指导救援工作进行到底的?
  郑静晨:要想成功地指挥救援行动,就要有个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救援方法。在我们国家,提到“救援”两个字,通常的想法是“舍己救人”。但作为一名救援人员,正确的理念是,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一个救援队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如果队员们不懂得怎样救护,而盲目地牺牲自己的性命去救一个人,那样是几个人为救一个人;但一个有专业知识的救护人员,能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运用自己的救护知识,可能救出更多的人。同时,作为一名指挥员,掌握科学的救援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我曾在国外参加过一次救援培训班,担负培训工作的国外老师给学员们出过一道题:一个星期天,某城市的一个化工厂发生爆炸,化工厂周围有一所学校和一个商店。问,先救哪里?有学员说,先救学校,因为那里有孩子。有学员说,先救商店,因为那里人多。老师则说,先救化工厂,因为那里有可能发生的第二次爆炸。此次救援将我平时的积累运用到了实战中。我给自己制定工作方针是:一要能够保障救援队本身的健康安全;二要对灾难中的受伤者进行救治;三是对灾民进行巡诊;四是帮助当地的医院恢复重建。
  


  我热爱我从事的医疗工作,军旅生涯成为我人生的重要起点,部队为我提供了攻克医学难关的各种条件。2000年,中国政府根据形势的需要,在国家地震局的领导下组建了中国国际救援队,我曾经担任医疗救护方面的负责人。曾指挥了两次国外救援医疗救护行动和3次大型实战演练,经过刻苦钻研,主编了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培训教材《急救医疗指南》和《急救医疗手册》,主持完成了“高科技条件下武警部队卫勤建设新模式及应用系列研究”等项目,获武警科技进步二等奖。
  (就在记者采访郑静晨的第二天——1月16日,回国的救援队队员全部拿到了温总理亲笔写的新年贺卡)。
  讲到这里,郑静晨眼角湿润了……他接着说:“作为一名救援队员,在紧要关头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事,但我们却得到了祖国人民和国家领导人这么大的关心,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我们。我想,在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我都不会忘记这12天。因为还没有品足人生中那么多的真情、关爱、挂念和幸福。 “这次印尼救援,还有许许多多普通人让我们感动不已。”郑静晨说,“我们在棉兰换乘印尼小型运输机时,由于飞机的容量有限,我们只好将全部药品和医疗器具带走,而每人只能带3天的给养。在棉兰机场迎候我们的华人团体的陈主席知道这个情况后对我们说:‘你们放心地走吧,余下的物资我会想办法从陆路运到班达亚齐,保证三天之内送到。’到了第三天,就在我们的给养马上用完之时,陈主席安排的运货卡车将余下的物资一样不少地送到了我们的手里。”
  郑静晨说,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救援行动中,还得到了印尼群众的帮助和支持,有两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件是,救援队到达班达亚齐第一天就开始了工作,但由于当地人只讲印尼语,使得队员与伤病灾民之间无法沟通。如果是外伤还好办,比划比划就能明白;如果是内脏有病就很麻烦。因为队员们无法问清病人的情况,正在着急,一位印尼小伙子说,他会一点英语,愿意为救援队当翻译。在这次灾难中,这位小伙子失去了53位亲人,但他忍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任劳任怨地为救援队当了一天的翻译。郑静晨动情地说:“换位思考,如果我们失去了这么多的亲人,我们会是怎样的心情?”
  采访就要结束时,郑静晨动情地说:“在印尼救援的日日夜夜里,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善良,善良是人类最根本的东西,善良是人类最美好的东西;因为有了善良,我们来到了印尼;因为有了善良,我们得到当地华人甚至是灾民的支持。要问我,此次救援行动对我今后人生的影响?那就是,我会发现更多的善良,我会对善良的人们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疼痛病人就诊须知   1、 遇到疼痛去正规大医院的麻醉科或疼痛科、神经科、骨科、康复科、肿瘤科等门诊就诊,一般的急、慢性疼痛都能够得到及时、满意的控制;   2、至少连续看3次门诊后作出评价,因为再高明的医生也不可能一次门诊解决问题或发挥明显治疗效果;   3、带上完整的病历和检查资料;   4、告诉医生真实的病情,配合医生的每一项检查和治疗;   5、及时反馈服药后的反应,不明白的问题随时咨询;
期刊
用中餐的价格享受自然纯正的加州风味,这里温馨的用餐环境将是最具浪漫色彩的社交、休闲场所……  加州是一个阳光充足、碧波荡漾、树木葱绿、百草丰茂的海滨城市,有“物华天宝”的美喻。而加州人更乐意将餐桌放在户外:树荫、海滩、甚至在庭院内的花草丛中。  在人们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领略风格独特的加州风味与风情,田园诗般的就餐氛围,清新自然的纯正口味,会令你暂时放松疲惫的身心。加州人在品赏美食之余注重食品的自
期刊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建立健全,人们对法律法规知识的需要越发变强烈了。人们学会了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力。近年来由于医患问题引起的事件、纠纷频有发生,但由于患者或患者家属对解决医患纠纷的程序不了解,给医院、患者本人、患者家属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上的损失。要学会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法规约束自己,用法律保护自己。    患者在医患关系中的权利    现代医学模式赋予健康与疾病新的概念,健康已由单纯的
期刊
急性疼痛类     1、外伤痛   各种可以造成机体组织损伤的创伤因素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疼痛,在外科急性痛范围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这种外伤性疼痛常呈现持续性痛性质,活动时加剧,疼痛的程度属中度至重度。   2、烧伤、烫伤痛   烧伤、烫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外伤痛,它由火焰、沸水及强酸、碱引起身体表面Ⅰ-Ⅱ度的损伤,疼痛呈持续性,程度较剧烈。   3、炎症痛   不同组织、器官的细菌或病毒感染性过程也可
期刊
近日,北京友谊医院门急诊一氧化碳中毒者骤然增多,其中有不少是昏迷(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者,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在恢复正常又经过一段时期(假愈期)后,再度在短时间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呆傻、生活不能自理、肢体功能障碍等。因此,友谊医院高压氧科孟杰主任提醒人们注意,在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后,应及时尽早的进行高压氧治疗,不仅可使多数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者康复,而且对于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的发生有
期刊
体检中心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快捷先进”的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健康的人们。  健康与疾病之间不存在一个明确的界限,一个人体内可能潜伏着病理性的缺陷或功能不全,而在表面看来仍然是健康的,有的人只有在出现一些症状时才认为自己生病。而有些疾病一旦出现症状时,往往已进入晚期,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定期体检的意义。  体检就是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个深入明白的了解。体检的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身体内潜在
期刊
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防聋走进社区。  我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2057万,其中7岁以下聋儿可达80万,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还将新产生聋儿3万余名。老年性聋949万,随着人口寿命增长和老龄化,老年性耳聋的人数不断增加。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些人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期刊
疼痛是每个人都遇到过的,但面对各式各样的疼痛,却未必每个人都会正确使用止痛药物。有些人以为只要是止痛药就可以“保治百病”,所以无论哪个部位疼痛都服同一种止痛药。结果可想而知,有些情况服用止痛药“很管用”,但有些情况却毫无用处。    疼痛种类不同,止痛药必须区别使用    医学上将常见的疼痛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比如胃肠痉挛引起的腹痛,胆管痉挛引起的胆绞痛等,解除这类疼痛必须
期刊
肠易激综合症几乎包括了下消化道发病时的全部症状:腹痛、腹胀、腹泻、便秘,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粘状便、水样便、黏液便等等。因此在临床诊断上造成模糊概念,曾被称为黏液结肠炎、结肠病变,结肠过敏、过敏性结肠炎,易激结肠等。直到现今才被统一称为肠易激综合症,临床上简称IBS。本病的症状虽然多样,但归结起来,全都是由于肠道功能紊乱造成的。为了便于临床治疗,有人将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等三型。
期刊
学会辨别药物过敏反应  药物的过敏反应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皮疹等轻微不适,严重时会有心慌、呼吸困难,甚至出现休克或死亡。  药物过敏可根据以下特点做出判断:  ●一般不发生于首次用药时。  ●大多于服药后几分钟到24小时内发生。  ●如果是轻微的过敏反应,停用药物后可较快消退。但严重的过敏反应必须及时救治。  ●对于某种药的过敏反应可持续很久,甚至终身对该药过敏。再次用药可重现原来的症状或更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