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外逃形势依然严峻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3日,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首要犯罪嫌疑人赖昌星,在潜逃12年之后被成功遣返。赖昌星被遣返回国,对中国打击贪污行贿犯罪,具有标志性意义。它意味着那些外逃罪犯即使套上“政治犯”的外衣,即使逃到没有引渡协议的国家,也会被引渡回国,不可能逃过司法审判。在肯定其震慑作用的同时,我们还需深思和研究:为什么还有很多贪官“逍遥海外”;境外追逃的难点究竟在哪;除了引渡,境外追逃还有哪些可行的方式……
其他文献
写下这个题目,“贪官”与“反腐”这个话题就绕不开了。  杨增新,云南蒙自人,进士出身。这个留着山羊胡子、梳着大辫子、颧骨突兀、身穿黄袍马褂的晚清官员,在新疆都督任上待了17年。  杨增新每每听到某个官吏“贪污自肥”时,总会言词犀利地痛骂之,那个“可恶可恶”的骂词便成了口头禅。他深谙“欲图长治久安,必须减轻对老百姓的盘剥,以缓和‘治人者’与‘治于人者’之间的矛盾”。正因此,在他甫任都督时就枪决了贪污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古有怨妇,今有“怨官”。古之怨妇,用来指称那些“被男人冷落了的,心存不满的,整天摆着脸色给别人看的妇人”。今之“怨官”,与怨妇生怨的原因不同,但“满脸旧社会”的表现大体也差不多。  怨是一种心态,但凡称之为心态的东西,个性差异很大。同样一件事,张三生怨,李四可能不至于生怨。转变心态,化消极为积极,从干部个体的层面看,似乎够了。但是从组织的层面看,似乎还不够。从组织的层面,我们还
以唱红歌为代表的“喁读讲传”活动,是一个实现群众自我教育的好方式,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好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