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20例疗效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bl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单纯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治疗前后整体症状评价量表、FAI(疲劳评定量表)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后患者疲劳症状积分减少,总有效率70.00%。结论单纯针刺治疗治疗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整体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是一种安全、简便、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单纯针刺;慢性疲劳综合征;整体症状评价量表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5-0054-02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精神及躯体的虚弱状态,持续时间≥6个月,以疲劳、低热(自觉发热)、咽喉痛、肌痛、关节痛、头痛、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差、睡眠障碍和抑郁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的综合征,临床检查多无明显器质性改变。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体力、脑力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CFS发病率逐年上升[1]。笔者近年来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该病20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纳入观察的20例患者均来源于本院康复理疗科门诊,其中男11例,女9例。
  1.2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11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Fukada等修订了CFS的诊断标准[2]。符合以下第1项,第2项标准,可诊断为CFS;只符合第一项标准,则诊断为特发性慢性疲劳。CFS的诊断应在确信排除了其他疾病的基础上进行,不能以病史、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作为特异性诊断依据。
  1.2.1第1项经过临床诊断的不能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疲劳,该疲劳是新发的,经休息后无实质性缓解;导致社会适应能力和个人体力明显下降;持续时间超半年;排除其它可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1.2.2第2项下述症状中同时出现4项或4项以上,而且这些症状晚于疲劳的出现,已经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超过半年。①短期记忆力及集中注意力下降;②睡眠不能缓解疲劳;③运动后劳累持续24 h以上;④出现与以往不同程度或不同类型的头痛;⑤咽喉疼痛;⑥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触痛;⑦肌肉疼痛;⑧不伴红肿的多关节疼痛。
  1.2.3需要排除的症状性慢性疲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失眠,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的医源性疲劳等原发病的存在能够解释的慢性疲劳;慢性乙肝、丙肝感染等临床诊断明确,现有医疗条件下治疗困难的一些疾病持续存在引起的慢性疲劳;精神病患者的情绪失调;近2年来有各种不良嗜好,如嗜酒嗜烟等;⑤严重肥胖,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45。
  2治疗方法
  治疗主穴:人迎(双侧交替)、风府、百会;操作:正坐位,依据患者体型选用0.25 mm×25 mm和0.25×40 mm一次性针灸针。碘伏皮肤消毒剂常规消毒针刺部位,百会顺经沿皮透刺1.5~2.0 cm,人迎穴避开颈动脉直刺1.2~2.0 cm,风府穴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1.5~2.0 cm。穴位得气后留针30 min,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隔10 min行针1次,每次行针1 min。疗程:每天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连续治疗4疗程后评价疗效。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和方法采用整体症状评价量表及FAI[3]对患者脑力疲劳躯体疲劳和疲劳总分值进行评估。(1)根据CFS诊断标准将临床症状按轻、中、重程度分级,其中疲劳为主要症状,无疲劳感计0分;疲劳持续半年到1年,疲劳感较轻,能坚持工作活动计2分(轻度);疲劳持续1到2年,疲劳感症状较重,仅能从事较轻工作活动计4分(中度);疲劳持续超过2年,疲劳感症状严重,难以坚持正常工作活动计6分(重度)。8个次要兼症也分轻中重3级分别计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2)采用疲劳评定量表(FAI)[3]观察患者FAI评分的变化。疲劳 评 定 量 表 (Fatigue Assessment Instrument,FAI):量表主要由 4 个因子组成,每个因子含若干项条目,描述29 项与疲劳有关的问题,每项描述从“完全同意”至“完全不同意”,分 7 个级别,受试者根据近2 周的情况分别从疲劳的严重程度、疲劳对特殊情形的敏感性、疲劳的心理后果以及疲劳对休息或睡眠的影响 4 个不同的侧面进行选择,总分值越高,反映疲劳程度越重。
  3.2疗效标准参照“中医诊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标准探讨”[4]拟定。治愈:临床主症及兼症完全消失,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及工作节奏;显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2/3;有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1/3;无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1/3,或无任何改善。
  3.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的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1),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显著性标准为P<0.05。
  4结果
  4.1治疗结果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0%。
  4.2治疗前后整体症状积分的比较治疗前(13.78±4.32),治疗后(11.32±3.19),治疗前后比较,P<0.05。
  4.3治疗前后疲劳评定量表(FAI)疲劳评定量表(FAI)总分值治疗前(137.46±31.55),治疗后(126.74±25.64),治疗前后比较,P<0.05。
  5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目前慢性疲劳综合征CFS 发生机制认为CFS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致病的结果,主要包括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神经内分泌异常,运动系统功能异常等[5]。现代医学治疗方法正在研究和探讨中,主要采用有计划的生活指导和心理干预为主,对症处理为辅,尚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认为疲劳之所以与脾胃失调直接关联,乃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湿及人体之肌肉和四肢。素问示从容论曰:四肢懈惰,此脾精不行也其后,丹溪心法 有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故脾主肌肉,脾胃先伤,湿浊内生浸淫肌肉,阻滞经络为CFS的主要病机。针刺治疗该病历史悠久。本法选穴少,处方精炼,操作简单,疗效较好。人迎穴为足阳明和少阳之会,可涤痰散结,风府穴疏风通络,理气解郁的作用,足三里穴有健脾化痰、补益气血、调理肝脾、濡润宗筋、宽胸理气、镇静止痛、和胃降逆等作用。单纯针刺三穴简便安全,达到强壮身体,固护元气,祛除病邪的作用,对缓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症和兼证有良好的疗效。但患者必须每天花费时间来医院治疗,不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等,致患者缺乏信心坚持下去;从而导致临床研究病例不足,缺乏可靠的对比;再有本病症状主观性强,不易辨证;治疗的方法各异,对于实验创新治疗手段,疗效难比较。为此通过前期的研究,以期找到一种更简便,花费治疗时间短,疗效显著的方法。下一步继续和耳穴综合疗法作比较研究,找出更加简便、实用的方法。将为治疗CFS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或较为理想的治疗思路。参考文献:
  [1]Devanur LD,Kerr J R.Chronic fatigue syndrome[J].J Clin Virol,2006,37(3):139.
  [2]Fukuda K,Straus S,,Hickie I,etal.The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its definition and study[J].Ann Intern Med,1994,121:953.
  [3]Schwartz JE,Jandorf L,Krupp LB,et al.The measurement of.fatigue:a new instrument[J].J Psycho Res,1993,37(7):753-762.
  [4]刘倩.中医诊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标准探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3,15(6):15.
  [5]徐纬,周日花,李磊,等.盘龙刺配合背部走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2,32(3):207.(收稿日期:2014-02-2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食疗辅助中医药治疗气滞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气滞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用中医药治疗,治疗组在用中医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食疗进行辅助治疗。2组均以6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云南红药胶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后口服云南红药胶囊或淀粉胶囊,0.25g/粒,每次2粒,每天3次,连服7d。结果云南红药胶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结论在急性软组织损伤短时间内口服云南红药胶囊,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云南红药胶囊;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4.3文献标
期刊
摘要:间质性肺疾病,在中医学中多属于“肺痿”、“肺痹”的范畴。张念志教授认为本病的病位在肺,与脾肾相关。病理因素为“虚”、“痰”、瘀”。临证时,从气、活血、化痰三个方面进行论治,疗效堪佳。  关键词:间质性肺疾病;经验传承;张念志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7-0009-03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肺部弥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阳和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选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0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分别服用加味阳和汤,洛索洛芬钠,及加味阳活汤和洛索洛芬钠,疗程均为2个月,疗效评价采用KSS评分。结果3组病例治疗后膝关节较治疗前功能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P-、L-选择素及CRP表达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 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测定脑梗死患者的P-、L-选择素及CRP水平,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与血P-、L-选择素及CRP表达呈正相关,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的患者血P-、L-选择素及CRP表达水平较高(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期刊
关键词:脏腑辨证;心脾相关;失眠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5-0009-02  田芬兰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院心病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医50余年,是第三、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治疗内科疾病,尤其善于将“脏腑辨证”用于临床,特别是对内科疾病的论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法。在学术上,她在脏腑辨证基础上,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蛹草拟青霉菌丝体,扩大其开发利用价值,综述蛹虫草、蛹草拟青霉菌丝体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方法通过查阅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类整理,总结蛹虫草的研究概况以及从蛹虫草中分离出的无性型蛹草拟青霉菌丝体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结果蛹虫草在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和抗感染等方面有很强的活性,可以作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结论蛹草拟青霉与蛹虫草及冬虫夏草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但含有一些冬虫夏
期刊
关键词:针刀;腰痛;脊柱九宫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5-0065-02  针刀疗法从发明到应用已有30余年的历史,目前全国大约有十万人在临床应用针刀疗法,这项技术还传播到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它使用带刃针,直接作用于病变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损伤部位,松解粘连、瘢痕,调整病组织的应力,改善组织循环,通过机体的重新修复清除炎性介质及致痛物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清肝消痈汤联合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临床确诊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使用抗生素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32 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清肝消痈汤,2 组均治疗14 d,观察2组疗效。结果 在疼痛缓解、体温复常、血常规复常、肝脏脓腔消失及治疗缓解所需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 。观察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844%,
期刊
摘要:调查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漕涧镇阿昌族民间医药现状,对阿昌医在面部色诊上与中医的异同进行比较,以了解阿昌族面部色诊诊断方法的特点。  关键词:阿昌医;面部色诊;比较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7-0079-02  阿昌族[1]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阿昌族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户撒和梁河县九保、囊宋3个阿昌族乡。潞西县江东乡高埂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