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所校,一束微光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baid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赵顺军在青海省化隆县德恒隆乡中心学校任教的第三年。学校有13名教师,210名学生,赵顺军每天接触的人不少,但他依然有些不善言辞——这是16年的“一师一校”生活给他烙下的印记。自2002年从湟中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德恒隆乡支乎具教学点任教,直到2018年教學点被裁撤,他始终是那里唯一的教师。
  赵顺军的经历是某些乡村教师的缩影。他虽然已结束“一师一校”的生涯,但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仍有许多教师在独守学校。仅赵顺军所在的化隆县,目前就有137个乡村教学点,其中,“一师一校”的教学点有64个。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全国共有教学点9.84万个,其中,乡村教学点8.68万所——可以想象,这中间不乏“一师一校”的情况。在那些贫困落后的乡村,一个教师守着一所学校,就像一束微光,照亮乡村孩子的未来。
  然而,这些教师的未来却令人担忧。在一些地区,教学点专项编制较少,教师多为代课人员,未来是去是留充满变数;教学点需要全科教师,而招聘的教师专业性强,开齐开足所有课有一定难度;一个人负责整所学校,事多任重,教师平时鲜有闲暇接受培训,提升自己的机会相对较少,专业能力发展缓慢;教学点多处偏僻荒凉之地,教师个人安全存在隐忧……
  这些乡村教学点和教学点里的教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他们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在撤点并校背景下,“一师一校”教学点未来该向何处去?作为中国教育事业最基础的单元,乡村教学点在发展农村教育、改变农村面貌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只有乡村教师好,乡村教育才能好,乡村的明天才更有希望。为此,本期“专题报道”聚焦“一师一校”教学点及教学点里的教师,希望借由他们的故事,唤醒全社会对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的关注。
其他文献
【摘要】“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当前语文教师开展创新教学的重要育人目标,要求语文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实情进行有效掌握,为不同学生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指导方法,让学生对语文学习逐渐树立起自信心,自主投入更多的学习精力,努力学好语文。语文教师可引入分层教学法,在分层教学理念指导下建构高效课堂。  【关键词】语文教学;分层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学生與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大,语文学习基础差异也比较明显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儿一样……”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新添镇何家坪教学点上,十来个孩子跟随教学一体机上播放的视频,唱着甜美的歌曲手舞足蹈,学得有模有样。在一旁守护着这些稚嫩“花儿”的,是这个教学点过去26年里唯一的教师——何小芸。  何家坪地处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是何小芸的家乡。1994年,面对乡村教师“来一个走一个”的困境,在村民们的请托和身为大队队长的父亲的劝说下,原本开学就该升入高中的
【摘要】诗词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教师要为学生传授古诗词精华,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体验。但受时代差异的影响,现代学生并未较好地理解和接受诗词特有的韵味。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记忆、想象、理解等多方面的认知能力,促使学生对诗词产生深刻印象,提高诗词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如何学习成为教育者关注的重
近年来,山东省莱州市城港路街道中心小学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加强劳动教育的号召,探索实践以“走进课堂加强劳动教育、走进基地学习种植技术、走进假期开展专项劳动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三走进”劳动教育模式,引领学生快乐成长。  走进课堂加强劳动教育  搭建课堂教育平台。编写劳动教育校本教材;每周一节学创课,组织学生在创客智造室、机器人体验室、劳技活动室学习电脑编程,开展3D制作、发明创造、木工操作等活动,让学生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飞速发展,在新课改的引领和带动之下,各阶段教育更加重视学生核心能力素养的提升,切实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核心。基于此,文章针对小学语文自主五步教学法的设计与实施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能够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五步教学法;设计;实施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天水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自主五步教学法设计与实施策略的研究”(课题号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