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诱导运动治疗联合经颅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来源 :现代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city_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限制-诱导运动疗法(CIMT)联合经颅电刺激(TES)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接受常规临床药物、物理因子、规范运动疗法,且每天接受TES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作业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CIMT治疗.采用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上肢运动力指数(MI)评估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运动活动日志(MAL)评估患手使用频率(AOU)、动作完成质量(QOM),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评估神经电生理学.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侧上肢FMA、M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患手MAL-AOU、MAL-QOM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MEP潜伏期、CMCT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CIMT联合TES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患手运动功能,提高日常使用频率与质量,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 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肺栓塞(PE)高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帮助该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符合条件的CAP合并PE患者及单纯CAP患者,对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症、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生化指标包括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肌钙蛋白、脑钠肽(BNP)、D-二聚体及氧合指数.结果 CAP合并PE组胸痛、呼吸困难及咯血发生率均高于CAP组(均P<0.05);CAP合并PE组合并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比例均高于CAP组(均P<0.05);CAP合并PE
近年来,随着胸部CT的普及使用,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对于疑似恶性的结节,电视胸腔镜下手术(VATS)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对于直径小于1 cm,或距离胸膜边缘大于1.5 cm,尤其是磨玻璃结节,术中难以通过手指触摸定位,需要在术前对此类结节进行定位,术前准确定位肺结节是术中精确切除的必要条件.肺结节的定位技术根据使用的引导系统不同,分为CT引导下术前经皮穿刺辅助定位、气管镜下术前肺结节穿刺定位、CT虚拟3D辅助定位及术中超声引导下肺结节定位.本文就这四大类定位技术及近年来肺结节定位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期刊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胶囊与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用药依从性.方法 以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稳定透析时间>3个月)为研究对象.使用罗沙司他治疗的患者作为罗沙司他组(n=32),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注射液患者作为rhEPO组(n=32).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贫血、铁 代谢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异.在治疗后3个月使用Morisky问卷评价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并记录依从性低的原因.结果 两组治疗3个月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均P<0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周疗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90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将联合化疗方案中硼替佐米用法不同分为传统方案组(1.3 mg/m2,第1、4、8、11天静脉推注,57例)和周疗方案组(1.6 mg/m,第1、8、15天静脉推注,33例).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疾病无进展时间(PFS)及总体生存时间(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2年及3年PFS、O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液学毒性、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