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突后小切口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206例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82-02
  面肌痉挛是以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无痛性抽动为特点,以一侧面神经过度兴奋为本质的功能性颅神经疾病。面肌痉挛的治疗有药物治疗、肉毒素封闭、针灸治疗等多种方法,均因疗效不肯定、不良反应大、复发率高等缺点未能推广【1】。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舌咽神经痛、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颅神经疾病的有效手段【2】。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我科共采用乳突后小切口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206例,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6例,男58例,女148例。年龄20-66岁,平均46岁。左侧病变141例,右侧65例。病程3-23年,平均15年。206例患者术前颅脑CT、MRI检查均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
  1.2 手术方法:全麻后,患者健侧侧卧,头略下垂,Mayfield头架固定。耳后乳突部直切口长约5.5cm,显露骨质后,以二腹肌沟为参照做范围约2.5cm×3cm小骨窗,前方显露乙状窦后缘,以骨蜡严密封闭打开的乳突气房。“ ”字形剪开硬膜、悬吊,缓慢释放脑脊液,待小脑半球塌陷后,在无牵拉情况下开始解剖桥小脑角池蛛网膜,显露自后组颅神经至面听神经头端范围的神经、血管。探查桥延沟,寻找压迫面神经各段,尤其是根部的责任血管,之后视压迫情况给予充分减压,置放Teflon棉垫 。术中严密缝合硬膜,不放引流。
  1.3 治疗效果:术后随访2年-4个月,即刻缓解173例,术后延迟缓解22例,11例无缓解,无复发病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面肌痉挛主要是半侧面部肌肉阵发性的不自主抽搐,严重者成强直性抽搐,发作时不能睁眼。交谈、紧张、疲劳时可诱发或促使发作次数增多,发作时间延长。反复发作经常导致患者心烦意乱,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社会交往【3】,特别是女性患者影响更甚。本组148例女性患者,其中133例患者留有长发,平时她们多用长发遮住痉挛侧面部,言谈中表现出紧张、焦虑、自卑、压抑、缺乏自信。这些患者都经过了较长时间的保守治疗,其中最长的病程有20年,对手术期望值很高。护理人员应该认真分析患者的心理,设身处地感受他们的心理需求,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向患者讲述手术的方法及术中可能出現的不适,指导患者做肌肉松弛训练,让患者产生“被尊重、被关心、被爱护”的良好感受【4】。本组患者均能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术后生命体征观察:该手术部位毗邻脑干、小脑,少量出血就可刺激脑干周围血管痉挛而影响脑干功能【5】。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意识、心率、呼吸、血压每小时测量一次,并做好抢救物品的准备。术后24小时内常规复查头颅CT,以便及时发现术区出血。如出现意识障碍、瞳孔散大、血压升高、心率和呼吸减慢等脑疝症状,要及时通知医生再行头颅CT检查。
  2.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3.1 面瘫:少数患者微血管减压术中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面神经的损伤往往与手术过程中的直接损伤及过度牵拉有关【6】。本组面瘫10例,发生手术后3-14d,属于轻度面瘫。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告知其面瘫一般能自主恢复。也可在瘫痪的面肌上做环形按摩,每天3-4次,每次15-20min。鼓励患者练习张口、鼓腮,吹气球等功能锻练,预防肌肉萎缩。饮食要冷热适宜,尽量在健侧进食,每次进食后要漱口,避免食物残渣滞留在面瘫侧口腔。1例患者面瘫眼睑不能闭合,给与红霉素眼药膏外涂,凡士林纱布覆盖面瘫侧眼睛,睡眠时纱布覆盖,2周后眼睑能闭合。本组10例患者均在1个月内完全恢复。
  2.3.2 听力障碍:王建莉等【7】认为听力障碍主要与内听动脉痉挛、听神经机械性损伤伴水肿等有关,术中娴熟的显微操作技巧,对责任血管的正确辨认及游离和实时有效的术中监测是减少此并发症的有效手段。本组4例患者发生听力障碍,给予神经营养剂治疗,3例2周症状缓解,1例无好转。
  2.3.3 脑脊液鼻漏:由于术中缝合硬膜不严密,如术中打开乳突小房以骨蜡封闭不严,脑脊液可经乳突小房至鼻腔流出【8】。本组无脑脊液鼻漏发生。
  2.3.4术后颅内感染:本组3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腰穿CSF检查细胞数1600×106/L,给以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术及敏感抗生素,1周后治愈。
  2.4 出院指导:口服强的松片2周,用于干预术后迟发性面瘫的发生;口服甲钴胺片1—2月,促其脱髓鞘的面神经恢复;出院2周避免熬夜,注意保暖,多饮水,保持免疫能力正常,谨防迟发性面瘫的发生。1月后可逐渐恢复正常工作。术后定期门诊随访。
  3 讨论
  20世纪60年代Jannetta等应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以来,手术疗效得到公认和肯定。显微血管减压术的特点是微创、治愈率高、手术并发症少,完全保留了血管和神经功能,因此成为面肌痉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护理上尤其特别重视术后的病情观察、意识评估,及时发现和治疗手术并发症。完善系统的护理是微血管减压术治愈面肌痉挛的重要环节之一。
  参考文献:
  [1] 郭东才,孙来广,闫长祥.微血管减压与面神经梳理治疗面肌痉挛[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6):39-41.
  [2] 郑鲁,陈援朝,吕福林,等.围套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1174例[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2,40(10):800.
  [3] 郑鲁,吕福林,陈援朝,等. 围套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5,33(3):239-241.
  [4] 王洪英.面部塑形受术者的心理疏导[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1):68-69.
  [5] 周良辅.现代神经外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025-1032.
  [6] 梁维邦,倪红斌,蒋健,等.微血管减压手术策略和手术并发症的预防[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6,19(3):129-131.
  [7] 王建莉,郭京,刘如恩,等.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致术后听力障碍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2(3):141-142.
  [8] 顾锐,王慧娟,朱宏伟.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112例老年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术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18-219.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瑞替普酶在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对32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并加强临床护理。结果:28例溶栓成功,再通率88%,4例发生并发症经治疗均好转。结论:通过对急性心梗患者溶栓前后严密观察、护理病人及进行健康指导,采取合理护理措施,严防各种并发症发生,可提高急性心梗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瑞替普酶;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文章编号】1004-7
期刊
期刊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必须要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因为农业产业是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大力促进农
【摘 要】目的:探讨对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早期母乳喂 养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3.7—2013.12选择剖宫产术产妇200例,随机分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母婴同室常规护理,试验组除母婴同室常规护理外,由专科护士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泌乳情况。结果:对照组母乳充足63例,试验组母乳充足87例。结论:对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早期母乳喂养有显著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临床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方法:抽取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疗养的200例病患,选中者为80名专业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满意度评分,评分每日进行,评分项目主要包括:(1)护理人员的日常态度;(2)护理人员的专业程度;(3)护理人员在遇到患者病情严重时的处理措施。采取10分制,分数越高,优质护理存在的问题越少。结果:80名被测人员中有25名评分低于6分,优质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疗养员用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提出问题,收集相关资料,结合疗养员具体情况,仔细分析相关因素,进行护理实践。结果:疗养员在用药过程中减少或避免了用药差错事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药效。结论:循证护理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做出护理决策,实施护理计划,提高疗养员的满意度,促进疗养护理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循证护理;老年;疗养员;用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今年三月,我参观了阳江十八子集团的音响陈列展示.总经理先生拿来留言本,我写了两句藏头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工作中引发医院感染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出现感染症状,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例患者中年龄超过60岁的为48例占68.57%,感染患者中感染部位最多的为呼吸道占75.71%,其次为泌尿道占17.14%;感染细菌种类从高到低依次为假单胞菌、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使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后发生堵管的护理对策。方法: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我科收治59例行VSD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冲洗方法进行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冲洗方法进行冲洗,观察VSD导管堵管情况。结果:观察组用改良后的冲洗方法进行冲洗,堵管发生率为4.17%,对照組采用传统的冲洗方法进行冲洗其堵管率为68.57%,观察组堵管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