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电网并网技术研究现状初探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mei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电网(micro-grid)技术在国际上已经受到了广泛重视并且发展迅速,它的并网与孤岛运行是微电网运行的核心技术。文章总结了微电网并网研究现状和标准,讲述了微电网的并网条件及不同条件下的运行现象和影响,并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有相角差的并网仿真实验。
  关键词:微电网;电网并网;并网仿真实验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7-0120-03
  我国电力发展迅速,在电力“十二五”规划中提到我国要不断推进电网智能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分布式发电,积极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而微电网在智能电网中有很大的作用,使得电网更加智能化,并且微电网在某些场合具有很好的经济性,也具有一定的抗灾能力,比如在汶川大地震和雅安地震中运用微电网就可以减少一定的电力灾害影响,微电网很好地解决了许多电力问题。而微电网并网是微电网运行的核心,对微电网的并网进行研究有利于微电网快速稳定的发展。微电网并网的技术问题曾一度被视为微电网并网的重要瓶颈,所以研究微电网并网有着重要意义。
  1 微电网并网研究现状
  现今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保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呼吁越来越高,微电网发电和传统的电网结合起来能够达到更高的可靠性;而且有效利用了可再生能源,更加环保,能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随着新材料和新型的发电技术的发展,微电网在技术上得到了支持。而且我国在不断推进智能电网,微电网具有的先进的控制系统和灵活的运行方式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成分。微电网技术能够解决传统分布式发电分散接入、单独并网所带来的整体不受控的问题;当发生电网扰动时,其可有效解决单个分布式电源上关键负荷面临的电能质量问题,同时有利于提升电网可控性,而且未来的电网系统是一个公用大电网系统为主、本地微电网系统为辅的综合型电网系统。若微电网能够在孤岛运行与并网运行之间进行平滑切换,其作用更大。
  我国对微电网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定义,综合各研究定义大致是将分散的小型发电设备通过公共连接点(PCC)联结成网就地供电并能与大型电网联网运行的电网。其中微电源发电包括燃气轮机发电、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对于并网方面,我国对同步发电机与大电网并网(即传统并网方式)研究较为成熟,且如今的准确度和自动化程度较高。而对于微电网的并网研究也是处于起步阶段。它们之间的并网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微电网的电源有同步发电机,也有异步发电机,如风力发电。其原理与同步电机、大电网并网有所不同。
  微电网系统的并网实现主要是由并网逆变器完成,并网时对微电网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并且结合正序电压提取、锁相环和低通滤波等环节对微电网的运行进行监控取得数据进行并网。并网逆变器主要是完成微电网与公用大电网之间的连接和功能交换。三相全桥式逆变器在微电网并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逆变器作为微源与微电网的主要接口扮演着能量转化和扰动缓冲的重要角色。并网时,它能从PCC处获取主网电压的频率及幅值参考信号以和主网同步运行,三相全桥式逆变器在微电网并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逆变器进行并网,极好地减小了电流冲击。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目标是控制逆变电路输出的交流电流为稳定的高质量的正弦波,且与公共电网同压、同频、同相位。我国的并网逆变器原材料80%来自国外,而90%逆变器卖出国外且面对了一年多的欧美“双反”夹击,发展不太景气,且起步较晚,但近来我国的政策不断激活我国市场需要,促进了并网逆变器的发展研究。
  根据现今的研究表明,分布式电源并网,随着数量的增多实现平衡并不容易,而具有储能设备的微电网有利于微电网的并网,且有利于电网稳定性,它能提高微电网电能质量、增加系统稳定系、提高微电网的经济效益,承担着电力调峰的功能。特别是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都具有一定的波动性。而储能设备很好地解决了不稳定的问题。但储能设备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发展,于是存储设备也需要同步发展提高,以更有助于稳定电网。
  有部分学者提出了一些微电网并网的控制方法。总结起来都是通过电力电子器件监测大电网与微电网的电压相角和幅值的变化判断微电网运行状况进而自动转换运行方式的方法。其中控制方法有下垂控制、v/f控制、PV控制、采用VSC结构并网、采用潮流控制器(UPFC)并网,通过动态调节逆变器实现微电网与大电网的各参量相等。现今国际上和国内也有了很多示范工程建立起来,为微电网并网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2 微电网并网标准
  在国际上,IEEE制定了《IEEE1547分布式电源与电力系统互联的系列标准》,其中IEEE1547.4《分布式孤岛电力系统的设计、操作和集成指南草案》是专门针对微电
  网的。
  在部分国家也制定了一些相关标准。英国目前主要有《BSEN50438:2007微型发电设备接入低压配电网技术要求和嵌入式发电厂接入公共配电网标准》。德国先后于2008年1月和2011年8月发布了发电厂接入中压电网并网指南和发电系统接入低压配电网并网指,还发布了DINEN50438-2008与公共低压配电网并联运行的微型发电机的连接要求系统接入低压配电网并网指南。加拿大目前有2个主要的并网标准,有C22.2NO.257基于逆变器的微电源配电网互联标准C22.3NO.9分布式电力供应系统互联标准。还有一些是针对指定微电源并网的并网标准。
  我国微电网发电正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利好政策,但我国各方面标准缺乏统一高质量的标准,仍需要不断的优化。我国于2013年2月28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这是继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后,国家将支持范围扩大至太阳能、天然气、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此服务意见合理确定分布式电源界定标准。意见明确分布式电源,是指位于用户附近,所发电能就地利用,以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且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的发电项目。包括太阳能、天然气、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等类型。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一系列标准和细则的制订,优化了并网流程,简化了并网手续,提升了服务效率,切实提高并网服务水平。在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国家电网先后编制了16项企业标准、8项行业标准、8项国家标准。在国家能源局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电网成功建设了国家级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具备了风电和光伏发电全系列并网检测能力。但这些标准还不够细化,需要不断地发展调整。政策标准支持主要在于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但对于其他微电源并未出台详细统一的政策标准。   总体而言国际上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要比我国的微电网并网标准先进,但仍然缺乏统一的具有很好约束力的标准,而且还有些标准比较滞后。
  3 微电网并网条件及现象
  微电网的并网要做的是微电网和大电网联结运行并向外送电。微电网主要运行作用是就地供电,但在大电网高峰期和缺电时,微电网如果能够向大电网提供电能便能够缓解大电网的高峰期压力,有助于大电网的稳定运行,但是当微电网并网时如果条件不符合标准会影响大电网和微电网双方的稳定,甚至造成严重危害。微电网与大电网并网运行,无论是运用传统并网方式还是用并网逆变器进行并网,其核心都是要使微电网与大电网在一定条件下稳定并网运行。微电网要与大电网相并网条件有:二者频率相等、相序相同、电压幅值相等和相角相等。当然这些都是理想条件,也不要求完全相等,在相应的允许范围内就可以。根据我国的一些具体并网具体标准:为保证并网安全,需要满足并网前电压差值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0%,相角差不应超过10°,频率差值不应超过额定频率的0.5%,即不能超过0.25Hz。这里经过仿真比较,选择相角超前微电网2°,幅值低于微电网0.05p.u.,频率高于微电网0.2Hz。
  通过部分文献了解到并网相角差易导致微电网中的发电设备损坏,压差、频差和角差对切换造成影响的大小不同,得出相角差在并网切换时对系统造成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电压差和频率差对其造成的影响。频率差其次,电压差对并网造成的影响最小。还有针对并网时的谐波问题提出采用电磁耦合的方式对高频脉冲宽度调制(PWM)波进行缓冲,抑制高频谐波注入电网的并网谐波解决方案。
  4 仿真验证
  图1 微电网并网简化结构
  图2 没有相角差的并网情况
  图3 相角差为5°时的并网电流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微电网并网时影响最大的是相角差。本文就其相角差并网造成的电流震荡进行研究。并网时是通过10kVPCC母线将微电网与大电网相并网。大电网是50Hz,相间电压110kV,微电网为50Hz,相间电压11kV,微电网由两组微电源构成,一组风力发电机组,一组太阳能发电机组。用不同的相角差将微电网与大电网进行并网,微电网的相角滞后于大电网5°,比较其电流变化。在1s钟的时候进行并网。
  通过仿真比较可以看出发电机并网时在没有相角差的时候会有微小的震荡,并网电流增大。但在有5°相角差的时候,并网震荡加大且震荡时间加长,大概要1s左右恢复稳定。并且通过仿真验证相角差越大,震荡电流越大,回复时间越长,造成的影响较大。
  5 结语
  通过微电网的并网研究现状和并网标准的总结体现了现今微电网的并网发展情况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并通过有相角差的并网进行仿真,得出相角差造成的电网电流震荡波形。对于微电网的并网与仿真目前处于研究探讨阶段,还缺少成熟的经验,还需要不断实践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时珊珊,鲁宗相,周双喜,等.中国微电网的特点和发展方向[J].中国电力,2009,42(7).
  [2] 钟诚.微电网中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
  [3] 杨志淳,乐健,刘开培,等.微电网并网标准研究
  [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40(2).
  [4] BiYing Ren,XiangQian Tong,Sha Tian,Xiang Dong Sun.Research on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inverters in the micro-grid[R].APPEEC,2010.
  [5] 杨大为,黄秀琼,杨建华,等.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系列标准IEEE 1547述评[J].南方电网技术,2012,6(5).
  [6] 严干贵,孟方旭,王鸿焘,等.微电网并网理论的前提[J].中国科技论文,2012,7(8).
  [7] 李明慧,李国庆,王鹤,等.微电网建模及并网控制仿真[J].低压电器,2012,(8).
其他文献
科创板落地,注册制试点稳步铺开,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出炉并划定12大重点方向……即将过去的2019年,为中国资本市场按下制度改革“加速键”,其更深层次的改革效应仍将进一
12月丨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交接入列仪式并登舰视察这是仪式结束后,习近平登上山
摘要:建筑项目的地面施工是民用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地面施工技术水平对保证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做好建筑地面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提高施工质量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民用建筑;混凝土;地面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0-0076-02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而建筑地面施工质量
通过对应急物资紧急保障的特征进行分析,运用关键因素分析确定应急物资优先级;采用群决策理论,确定网络的权值,利用Dijkstra算法求取保障点到需求点的最短路径;以最少保障点
根据化工装置和设备领域专利申请检索策略的特点,重点在于确定此类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才能做出高效的检索查新。
军事物流作为联接军用物资供给与消费需求的纽带,其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军用物资保障能力的大小。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建立了基于Fuzzy方法的军事物流效益评估模型,
摘要:水泥工程建设的质量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所影响。水泥是建筑的主体建筑,在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重点介绍水泥及水泥强度测试,详细分析水泥质量的重要性。  关键词:水泥;质量检验;检验精度;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Q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0-0080-02  水泥生产工艺是连续性很强的过程。水泥的生产一般要经过各种原料、燃料的破碎、配料、粉磨、
本文介绍车身电子跛行模式下的前刮水器、示廓灯、近光灯、制动灯等跛行模式电路的开发与应用,通过介绍跛行模式电路原理,结合实际的车身电子负载情况选择驱动模型,使得与安
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唯有坚持历史、理论和现实三者的结合,方能形成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多维视野,从而推进该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科学化发展。开展马
报纸
辛词与陆诗是南宋文坛上爱国主题的最高典范,但是二人的爱国思想同中有异,前者以奏议为主要形式,是爱国将帅的平戎之策;后者以诗歌为主要形式,是爱国文士的讨胡之檄。就作品